大学校长如何与社交媒体“社交”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公共领域的个人社交媒体
  所谓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主要是指一种以电脑为媒介的新的媒体形式,人们据此可以撰写、分享和交换信息、观点、照片、视频等。大概没有人会否认,仅仅兴起于十年之前、原本属于个人社交用途的网络媒体,已经完全走出了个人的小圈子,大踏步地进入到了公共领域之中,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国外,有脸谱(Facebook)、推特(Twitter),当然还有Instagram,LinkedIn以及Pinterest等。在国内,有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这些,已经成为人们及时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社交网络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交往交际交流的方式。
  与传统媒体不同,社交媒体在有效、快捷、传递与结果上,都更胜一筹。近年来,社交媒体更多地开始依赖手机、iPad等形式,创建了更多更快捷的交流平台,从而实现了个人与他人乃至社会之间更多互动机会的梦想。这种新媒体可以用于个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用于商业或者组织机构等。据有关报道称,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所耗费的时间,远远超过人们对传统媒体的关注时间。
  有多少大学校长,在使用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产生于青年人为主体的高校,最终成为运用者的最大群体,这在情理之中。在美国,几乎所有高校的网站,都包括了脸谱、推特等在内的社交媒体,方便学生通过各种社交媒体,随时关注大学的相关信息。而一些大学校长,早早就有了自己的个人社交媒体,而有些大学校长则刚刚加入其中。据美国麻省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的一项调研,截止到2013年,美国高校中,超过50%的大学校长拥有自己的脸谱或者推特账户。相信这一数字,近两年会有更大比例的增长。
  那么,大学校长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如何?成效如何?有何得失?2015年1月,加拿大研究人员扎翁茨(Daniel A. Zaiontz)在著名的高等教育出版社(mStoner)出版了一部《追随校长:社交媒体成功经验谈》(Follow the Leader: Lessons in Social Media Success From HigherEd CEOs),专门论述了这方面的问题。为此,《美国高等教育纪事》专门推介了这部在2013年硕士论文基础上写成的著作。
  在书中,扎翁茨采访了22位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美国与加拿大的大学校长,探讨了他们使用网络社交媒体的具体情况,对于所在高校有怎样的推动,全面分析了利弊,列举了使用网络社交媒体的最佳案例,最后还为大学校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大学校长为什么要使用社交媒体
  所有人都知道,社交媒体非常耗费时间,而大学校长很难有充裕的时间去花在社交媒体上。而且,作为表达的工具之一,对于单纯的个人来说,社交媒体可能是重要的,但对于大学校长来说,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多很大,因此不会十分依赖社交媒体。换句话说,大学校长使用社交媒体的动力不足。因此,在采访中,无论是扎翁茨还是大学校长,大家都认为,即使是对于一位讲究成效的21世纪的大学校长来说,也并非必须要积极去使用社交媒体。
  然而,几乎所有人也都承认,大学校长的角色越来越公众化,他们更像是大学的代言人。扎翁茨在接受《高等教育纪事》采访时说,没有任何大学校长愿意“被隔离在人们想象的象牙塔之内”。而社交媒体恰恰为大学校长提供了讲述栩栩如生的大学故事的机会。而这样的一个沟通平台,使得大学校长与学生之间毫无屏障感,其效果远远要好于其他媒体。
  正因为如此,接受采访的大学校长都认为,虽然现在使用社交媒体并非大学校长的职责,但相信越来越多的校长会选择使用这样的平台。
  使用社交媒体有风险
  毋庸讳言,网络社交媒体的即时性、传播速度之快,以及可能带来的完全出乎意料乃至与其初衷南辕北辙的结果,则迫使很多大学校长变得谨小慎微。
  社交媒体,在传播负面消息时,威力巨大。在扎翁茨看来,所有校长最为担心的是,在社交媒体上一言不慎而酿成局势失控的严重后果。或者是,校长言辞不当,经过社交媒体的广泛散布后,形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在扎翁茨的研究中,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校长因为社交媒体的不良后果而去职的,但却有大量的例证说明,一旦言辞不当,它就会像病毒般传播,所造成的后果难以想象。
  比如,去年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名誉校长特拉奇滕伯格(Stephen J. Trachtenberg)在接受电台采访时说,为了更好地抵制性骚扰,女性“应该学会节制自己,不要过度饮酒”。这一番话在社交媒体上被一传再传,令很多人感到非常愤怒。人们认为,这无疑是要强奸受害者去承担被强奸的责任,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人们在推特上专门设立了平台,贴上了“谴责作恶者”标签,在此留言并表达各自的愤懑和不满。虽然特拉奇滕伯格现在还在该校任教,但这一事件无疑成为人们心目中该校的一桩不太光彩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校的声誉。
  正因为如此,大学校长们就不得不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就个人而言,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去宣传、推广自己的大学?做好做坏之利弊何在?在这样一个一步走错就会引发病毒性扩散的负面影响,且会因此将个人与所在的大学置于尴尬之地的平台之上,究竟怎样做才能将言说的风险减到最低?
  使用社交媒体的几点建议
  总体上看,扎翁茨为大学校长开出的药方听上去不过是老生常谈。第一,要慎言,要想到一句话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第二,要三思而后行,即便是对突发事件的一种表态,一着不慎,你的话也会登上第二天报纸的头版头条。第三,要应对得当。当学生们在抱怨财政经费的时候,你却在社交媒体大谈体育,这就会引发人们的反弹。
  上述对于使用社交媒体风险的探讨,听上去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谈到如何使用好自己的社交媒体时,扎翁茨认为:
  首先,大学校长应该重视社交媒体。一般来说,现在很多大学校长的社交媒体都是由自己的属下代为管理的。有时候发些大家都知道的校内新闻,有时候则发些报刊上有的内容,有的甚至经常不更新。有些校长就认为,社交媒体既然是以个人名义所开,那就应当由校长本人负责,否则,这样的社交媒体与根本不使用社交媒体,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其次,最好亲自上阵自己管理并撰写、评论与分享个人的观点。在扎翁茨看来,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校长昂诺(Santa J. Ono),可谓运用社交媒体的一个杰出代表。在推特上,他有4万多粉丝,定时收到他发送的相关信息,既有该校所取得的成绩,也有非常个性化的东西,包括自己喜欢的格言,还有不少自拍照片。而学生对此热烈回应,反响强烈。昂诺的实例说明,社交媒体运用得好,既能传播大学校长的思想观点,也能及时接收到学生的反馈以及意见和建议。而这样的积极互动,使学生对所在的大学产生了更多的认同感。
  最后,要有计划,对自己运用社交媒体所要达到的目标心知肚明。衡量一个社交媒体的成功与否,不能仅以粉丝数量的多少来确定。大学校长完全可以,也完全能够通过社交媒体而让自己所领导的大学稳步前进。像加拿大的欧茨学院(Olds College)的院长汤普森(H.J. Thompson)就很好地利用了社交媒体。他通过自己的推特与所在省的教育官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大家定期会面,互相沟通和交流,从而为学校争取到了更多的财政支持。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吉姆爷》是约瑟夫·康拉德的经典著作,自问世以来备受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讨论它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至今评论家和学者已从多个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解读和研究。希利斯·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弥补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研究的缺陷,描述性翻译理论作为一支新兴的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以色列学者吉迪恩·图里作为本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对
传统翻译研究过分强调译文对原文的“忠实性”问题,译者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字对字或句对句的翻译上,片面追求字与字、词与词或句与句的对等,结果却忽视整个语篇的衔接性和连贯性,译
学位
自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之时诞生以来,人道主义精神就长久地活跃在法国大地上。不论是启蒙运动还是法国大革命,都是人道主义精神在实践中的体现和升华。但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彻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政治价值和政治信念的总和。政治文化具有民族性、继承性、发展性和可变性等特点。在西班牙的历史上,占主流地位
唐·德里罗(Don DeLillo,1936-)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体裁丰富多样,其中小说成就最大,为他赢得了包括“国家图书奖”,“福克纳笔会小说奖”,“耶路撒冷奖”,“索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杰出代表,植根于传统哲学、中医理论和美学等优秀中国文化的土壤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促使太极拳逐渐成为一项世界运动,因其养生价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