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技术对人人关系的影响

来源 :科协论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x_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因技术作为当今世界影响人类最为深远的技术之一,极大地改变人类生命和生活的面貌。技术本身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社会创造财富和辉煌的同时,也造成社会中的人人关系出现了很多问题。通过分析基因技术对人人关系的影响,使人类重新认识基因技术,正确地开发和利用基因技术。
  关键词:基因 基因技术 克隆技术 人人关系
  中图分类号:Q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8—188-02
  
  基因技术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场革命。它在基因制药、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改变人类生命和生活的面貌。同时,基因技术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难以估量的商业财富。然而,技术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使人类拥有了关于自身的说明书,促进了人类自身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它的不恰当应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各种社会道德伦理问题。因此,人类必须正确认识基因技术的利弊,引导基因技术沿着有益于人类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1 基因技术
  
  基因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对基因的研究,测定和破解遗传代码,从而获得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技术。目前,在基因技术对人人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方面,最为深刻的是克隆技术的应用。
  克隆技术则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其目的是获得某一基因或DNA片段的大量拷贝,用于深入分析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并可达到人为改造细胞以及物种遗传性状的目的。
  
  2 对人人关系的理解
  
  既然人是社会的人,那么个人就不可能绝对地独立于社会而存在,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和社会中的其他人之间存在着联系,即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人人关系按照是否存在血缘关系可以划分为血缘关系非血缘关系。其中,血缘关系主要包括家庭关系、亲属关系和种族关系,此种人人关系主要是依托血缘而建立起来的。非血缘关系只要指除了血缘关系之外的其他社会关系,主要有单位中上下级关系和同事关系、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事业上的合作关系和伙伴关系、生活中的朋友关系和邻里关系、社会政治经济交往中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以及法律关系等等。
  人人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形成是立足于社会和群体的环境中的,个人是不可能独立于他人而建立起某种人人关系,人人关系是一种双向的、多个体的、互动的关系。
  
  3 人和人的本质
  
  什么是人?人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无法单从生命实体的领域,从人的基因得到解释。“社会的生产和意识的历史进步不是人的遗传程序进化的简单延续。……在智人种的4万年历史中,人类种群基因型没有发生定向变化。依据稳定的种群遗传结构,社会进步没有引起遗传密码的变化,具有超生物性质的社会进步成就没有在基因中记录下来。参与形成人们意识的社会遗产,体现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其起源和内容不是生物的,而是社会的”。
  人是社会的人,人制造并利用工具进行劳动,在社会中获得发展,离开了社会,人无法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作为社会中的人,是有目的的使用工具通过某种方式实现自身的需要。人既是作为目的而存在,也是作为手段而存在,因此,人是具有本体上的价值的。倘若通过基因技术将人同其他生物体一样,进行改造或提升,以此来满足他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人的本体性的存在的事实就完全被忽视掉了,人本身变成了一种工具,仅仅作为一种目的的实现手段或是工具而存在,那么人与非人之间还有什么差别呢?
  
  4 基因技术对人人关系的影响
  
  4.1对血缘关系的负面影响
  (1)克隆人的产生会扰乱家庭关系。在自然演化的过程中,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并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血亲为基础的家庭关系。但是,如果运用克隆技术制造出克隆人,那么将会打破自然的男女结合的生育模式。原本以两性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关系将被打乱,以血缘为纽带的父子、父女、母子和母女关系将会出现问题。此外,克隆还可能导致父女协作生育、祖孙三代由同一“种子”克隆等颠倒人伦、辈分和世代的事情。
  (2)克隆人的出现会造成当代人和克隆的后代人之间新的不平等。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优生论者认为,未来完全可能把克隆和基因增强结合起来,通过基因增强技术改变人类基因,然后再通过克隆技术使优秀的人类基因得以保存和发展。于是,问题就产生了。在通过克隆技术培育优秀人类基因的过程中,优秀基因是怎么被定义的?选择某种基因为优秀基因的标准是什么,而这种选择标准制定的依据又是什么?为什么某些基因是有缺陷的,而认为这些基因有缺陷的理由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会层出不穷的产生。当代人将某种标准通过克隆技术植入下一代,把当代人认定的所谓的价值标准强加给克隆的后代人,迫使克隆的后代人被动接受这些标准,这种行为本身就粗暴地剥夺了后代人自主地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权利。有着优生观念的父母在决定克隆哪位家庭成员的行为中,将自己的家庭成员划分为具有克隆价值的优良者与不具备克隆价值的低劣者,家庭内部的平等关系就会被破坏。
  (3)克隆人的出现可能会引发种族危机。种族主义者可能会利用克隆技术来培育其所谓的“高等”民族,通过基因的增强技术和克隆技术改变人体的某些基因组织,使人类在体质和精神上更加完善,从而进一步排斥他们所谓的“低等”民族,一些更为极端的种种主义者甚至可能会利用基因技术抹杀他们认为的“低等”民族。这样一来,民族和民族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的矛盾会愈演愈烈,地区之间的不稳定状况将为更为严重,世界和平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4.2对非血缘关系的负面影响
  (1)由于基因技术而导致的个体基因出现差异,这种差异性引起社会其他个体对基因差异者的异样心理,致使受基因技术影响而出现差异的个人或此类人群在心理上出现问题或是遭受伤害。无论是在单位、学校还是社会其他领域,无论社会多么进步,对于一个由于基因技术而导致的有着基因缺陷的人,社会中的其他个体或多或少都会以一种异样的眼观看待他,这是一种歧视的表现。因而,这样的基因缺陷者和社会其他个体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2)基因信息的使用群体在利用过程中的公平性和安全性问题。在社会信息交流频繁的时代,基因信息是否能够被安全使用而不被泄露,这本身存在着安全隐患。假设基因信息在使用中是絕对安全的,那么在基因信息的使用权分配上又如何保证做到公平公正?要想平均各方的使用权,在实际操作上几乎不可能实现,那么就会出现人人关系的不平等。
  (3)基因信息的所有权问题。对于个人、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社会个体来说,都希望自己能够占有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那么在基因信息的开发中,谁有权获得基因和DNA片断的所有权?是提供基因的个人还是进行研发工作的科研机构或是对研发项目进行投资的企业或者政府?怎么协调个人、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5 结语
  
  基因技术对人本身的改造,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人人关系,给人类社会造成困扰和威胁。技术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够把我们体内的“基因缺陷”当做是敌人,盲目地依赖基因技术,妄图利用基因技术来改造我们自身,以求得更加完美地进化。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多媒体课室、语音室等高职英语教学设施已无法满足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英语的需要,只有通过设立校内英语自主学习中心、英语实训中心、英语村等英语教学实践基地和开辟校外英语实训(实习)基地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语言的教学设施,才能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英语技能的形成。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设施 以学习者为中心 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为目
花生(Arachis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我国的花生种植面积逐年递增,产量已达17000kt,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位居世界第一。其主要成分是油脂、氨基酸、膳 Pe
摘要:20世纪90年代朱期以来,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四六级考试改革、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试行成为改革中的标志性事件。近两年来,一些高校在大学生中施行英语课程免修制度,将改革引入另一条道路。发端于美国并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了我国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的单一性以及大学英语教育与现实的脱节,这对高校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改革方向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金融危机 高校英语教育 职业定位
信贷风险内控评价是管理银行信贷风险的关键途径。随着该评价方法的逐步推广,已经成为银行在制定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风险评价方法。现在,国内在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评价过
根据消费者决策理论,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之前,会收集、分析各品牌的相关信息,如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营销信息。而互联网尤其是PC、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企
自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发起了反腐风暴,反腐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而近来颁布的红色通缉令也进一步显示了我国整体反腐的决心。国家审计作为我国国家治理中重要的内生的具有预
摘要:目前,我国急需大批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而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短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技能性人才的培养要强化过程教学,并引领学生自我超越,关注职教生中的弱势群体,唤起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扬长避短。  关键词:制造业 技能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8-176-02    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的制造技术领域在国民经济
自熊彼特提出“创造性破坏”的概念以来,创新已成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并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手段。然而,进入21世纪,互联网及IT技术使信息呈指数增长,消费者需
摘要:为了解决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中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不匹配的问题,探索了建立以项目为中心,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在真实的工作任务驱动下,整合知识模块和学习领域的思想,即PBL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运用。通过教学实践,认为这种学做相间,教学互动的学习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PBL项目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 教学过程 运用    根据教育部职成教厅2001年颁发的教学指导方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