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书法教育在教学管理上的缺失与对策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cui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其表面的书写技巧蕴含着丰富的藝术特征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书法教育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力和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等。因此,为了弥补高等教育书法教育上的缺失,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积极调整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规范书法课程的教学机制。
  [关    键   词]  书法教育;教学管理;缺失;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172-02
   一、引言
   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从汉字的转折点隶书到楷书、行楷再到行书、草书,汉字经历了形体上的演变,沧桑岁月的打磨,形成了世界独一无二的意音方块文字。而书法作为以汉字为载体的文化艺术形式,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高校加强书法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瑰宝的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需要。
   二、高校书法教育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已将书写技能训练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师范生的培养方案中,这说明高校认识到了书法对未来从事教师行业的学生的重要性。但是,书法教育的受益群体不仅仅是师范专业的学生,它在全体大学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书法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品德
   书法教育绝不仅仅是书法技巧的训练,大学书法教师在引领学生鉴赏和临摹名家帖文的同时,还要透过书法的外在表现,让学生了解古往今来的传世佳作背后的故事。颜真卿、欧阳询、柳宗元等书法家的诞生、《兰亭集序》等书法精品的问世,一定少不了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等励志故事。如颜真卿的“坚贞一志”,欧阳询的“不择纸笔,皆能如意”,都能让学生从名人故事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书法教育有助于磨炼大学生的意志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学生一味追求速度与激情,享受高速发展带来的新鲜感,做事越来越缺乏耐心、缺乏恒心。书法技巧的熟练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它需要学生停下追逐脚步、平心静气,每天坚持练习,才能换取书法视觉上的美感。高等院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应是磨炼学生意志以适应未来职场生活的平台。因此,高等院校教学管理者运用书法教育来磨炼大学生的意志是高校教育的有效手段。
   (三)书法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书法教育不仅是外在形式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让新时代大学生传承文字和书法技巧等外在表现形式下蕴含的厚重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情怀,使他们成为优秀历史文明成果的接班人。外在行为方式是内在素养的体现,当学生的精神食粮充盈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素质涵养便自行彰显。大学生临摹字帖进行书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书法水平的提高,也是为了追求内在文化底蕴的丰富。因此,书法教育对提升学生素质有很大帮助。
   (四)书法教育有助于增加大学生的竞聘成功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垄断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远程通信手段由原始的书信过渡到到现在的语音聊天。书法作为艺术反映书写者的个人风格,所谓“字如其人”。“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金之。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韦诞书龙威虎震,剑拔弩张。”(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在合适的面试场合,竞聘者如能巧妙利用现场环境,展示书写功底,一定会吸引考官目光,考生或许会通过字迹留给考官良好的初步印象,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在工作环境中,领导会因其漂亮的书法,委以“专“任,在团队中建立不可动摇的地位。
   三、高校书法教育缺失的原因
   书法教育可以为大学生带来如此多的益处,但是到目前为止,多数高校只是按照教育部对书法文化教育的要求将课程列入培养方案规划范围内,实际取得的训练效果并不理想。下面我们分析下高校书法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时间保障方面
   为了分析高校书法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我在课前对83名理科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喜欢书法、每天利用多少时间练习书法、喜欢什么字体、书法技巧的了解情况、期待的教学方式等问题(问卷调查结果见下表)。其中,62%的学生表示喜欢书法,但只有9%的学生能够坚持每天练习书法半小时以上。一年级新生刚刚步入大学殿堂,生活学习作息时间完全自己做主,再加上多姿多彩的人际交往和网络世界时刻吸引着他们的目光,以至于很少有学生能够每天自觉挤出半小时的时间安安静静地练习写字了。学生表示“每天理论课程时间安排紧张,没课时间还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所以真的没有时间练习写字”。这样的回答让我们不得不考虑书法教育在教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二)师资力量方面
   虽然书法艺术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目前书法在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独立的专业。因此,书写技能训练课程没有完整的授课团队。各学院如果重视书法教育中的文化内涵,就会邀请本学校文学院具有丰富汉语言文化知识的教师承担课程任务;如果没有深层次的考量,便在具有书法功底的教师中选择一位即可。任课教师选择的随意性,必然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持续性;授课任务的不稳定性,必然影响知识的连贯性;教学内容的不系统性,也必然影响文化的传承性。    (三)课程安排方面
   现在,高等院校师范生的书法课程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我们先說理论部分,理论部分是师范生必修的书写技能训练,多数在本科第二学期开课。本科生普遍从第二学期开始专业课程增多,课业负担加重,而此时很难要求学生静心练习书法。很多学生会因短期书法练习看不到成效,忽视它的长远作用;因练习时间不足失去耐心,应付作业敷衍了事。除此之外,书写技能训练多数少于20学时,教师为了在规定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需要在书法文化背景知识与书写技巧训练之间做出取舍。然而,多数教师为了学生的直接需要,放弃文化教育,单纯讲笔画、讲临摹,这样的书法有形无魂,偏离了书法教育中更重要的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授课意义。再者是实践教学部分,无论是师范类学生还是非师范专业学生,都开设了“三笔一话”实践课程,并且要求学生达到及格及以上标准才可获得毕业资格。课程培养目标是明确的,但实际成效还没有达到预期。有效的实践是要在专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因此,问题解决的关键还是在于理论课程的安排。
   四、高校书法教育教学管理上的改进对策
   书法教育缺失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下面我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对上述书法教育存在的学生练习时间不充裕、师资力量匮乏和课程安排有待完善三点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练习书法
   大学生因为初入大学殿堂“乱花渐欲迷人眼”,沉迷于大学自由自在的自主生活方式,缺少奋斗目标不能自觉利用多余的时间进行书法练习。所以,教学管理者可以在学生第一学期时开展类似书法竞赛的活动,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在以赛促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书法练习的积极性,为第二学期开设的书写技能训练课程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以及耐力基础。同时,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比赛内容可以有所调整。比如面对师范专业的学生,开展粉笔字大赛;针对非师范专业的学生进行钢笔字的比拼。
   (二)组织书法教师系统培训
   高等学校书法教育缺失的一个原因是缺乏完整的书法教师团队。当然,书法专业的建设是需要综合评估和时间规划的,这个长远目标短期无法实现。但是,教学管理部门可以为了完善书法课程师资队伍,对有书法功底的教师进行短期的关于汉字文化、书写技巧等方面的培训,确定书写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使书法理论课程走向正规化。
   (三)调整书法课程时间安排
   书法练习需要学生主观意志力,当然也需要教学管理者为学生创造理想的客观条件,比如浓厚的书法学习氛围、专业的书法技巧指导和充裕的练习时间。书法学习氛围教学管理者可以利用有效的活动方式调动学生的书法热情,可以通过书法专项培训壮大师资队伍以满足学生获得更加专业的书写技巧指导的需求。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者会给予刚步入校门的大学生一定的适应时间,第一学期在课表安排上都会以政治、英语等公共课程为主,专业课程较少。学生在第一学期不仅没有繁重学习任务,而且还留有高中时期的学习态度。因此,建议在课程安排上把书写技能训练课程调整到第一学期,让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得到充分的练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学生利用一学期的时间看到明显的进步,并且养成了良好的书法练习习惯时,他们会为自己骄傲,这份坚持也会让其受用一生,这难道不是教书育人的意义所在吗?
   五、结语
   一门课程的开展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从教学管理中的学生管理、师资配备以及课程安排三个方面探讨书法教育的缺失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当然,造成缺失的原因并不局限于以上三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会成为书法文化传承的冲击力量,有待于关注书法发展的学者更深层次的交流探讨。
  编辑 张 慧
其他文献
摘要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一个人在社会环境里行事做人,有他应循的义务,那是他应该做的。但是这些义务的本质应当是爱人,即仁。本文指出重温与借鉴、继承与发展孔子的这些思想,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孔子 仁 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388-01    孔子早年以治礼闻名于世,但生在
行政公益诉讼对于弥补法治的漏洞、保护社会公益、推动行政权的法制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已成现实需要,而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立是提起行政公
进入新时期,社会时期出现一系列明显的变化,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在开展思政工作中需要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进一步提高实效性.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思政工作实效
【摘要】高校管理中的公共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目标明确,并且处理好相应的公众关系。高校管理者必须进行有效的传播和沟通工作,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寻求内部公众的协调和合作,以及社会公众的关怀和支持。  【关键词】高校管理;公共关系;公众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其它相关公众之间各种关系的综合表现,通过人际沟通与大众传播,组织在公众中交流信息,协调关系,树立良好形象,从而有利于实现组织与公众的共同利
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2015年新发胰腺癌患者48 960例(男女比为1∶1),其中约40 560人死亡.尽管过去40年里,对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迅速,但胰腺癌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改善不容乐观
近年来,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企业加强党建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此同时党务干部年龄老化、党建工作方式传统化、创新意识较差等也成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
企业在决策和管理工作中离不开统计工作,且统计工作对企业发展意义深远,所以,企业应关注该工作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帮助企业决策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
我国香港“刑法”中只规定管有财产来历不明罪,其与大陆刑法中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犯罪目的上具有一致性,但是在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以及刑罚上,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别。
【摘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及目前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地方高校如何创建教学团队提出了若干思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学团队;教师队伍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以及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逐渐凸显。教育部在2001年4号文件中明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