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过渡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pf443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现行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根据《新课程标准》,按照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螺旋上升安排的.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对《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整体设计理念及各个学段的内容和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那么小学教师就不知道学生在初中将要学习的内容,难以做好相应的基础性铺垫;而初中教师也无法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另外,教过七年级新生的教师可能有这样的经历,许多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开始时成绩不错,过了一段时间后,数学成绩却很快落了下来,尤其到了八年级分化情况更为严重(现在已经提前到七年级),由此必然会出现小学和初中在教育教学衔接上的断层现象,因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中学教学,促进课改的深入推进,我们必须树立“大课程观”,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角度加以研究,解决好小学数学教学和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从小学的角度考虑与中学的衔接,也要从中学角度考虑与小学的衔接.结合十几年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本人就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过渡教学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乡镇教学辅导站要在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师协作方面多做工作,努力营造集体合作的教学氛围
  辅导站要组织成立中心教研室,为中小学数学教师的集体合作搭建平台,努力引导中小学教师相互了解数学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而把握好中小学数学的内在联系.新课程标准把数学学习内容概括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把学习目标划分为“数字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几个方面.中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只不过是层次、梯度不同而已,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应有针对性地对初中数学有所铺垫和渗透;初中数学教师也应了解小学数学的内容及教学情况.把中小学数学看成一个系统工程,中小学教师各尽所能,互相配合.
  二、落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衔接
  抓好教学方式方法的衔接是实现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有效过渡的关键.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从“衔接”着眼,改进教学.这就要求小学教学要注意“瞻前”,中学教学则要注意“顾后”.
  中小学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有理数、三角形等,到了初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旧知识才能得到改造,新知识才能获得实际意义.因此,在传授新知识时,必须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指导学生进行类比、对照,并区别新旧异同,从而揭示新知识的本质.
  三、中学数学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方面多“给力”
  新生刚入学,面对初中的全新环境,自然会有许多压力.特别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种种误解,甚至是恐惧.这要求数学教师作好初中数学的“学前教育”,打好“攻心战”,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顾虑,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首先,上好第一节课.新教师应该在第一节课给学生留下学识广博、志趣高雅、风趣幽默、宽严有度、容易亲近的印象,使学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逐步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多年来我的数学第一课,都是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探索精神、不朽贡献;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及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组织利于不同层次学生都参与的数学游戏等等;让学生感受数学本身的魅力、数学学习的乐趣.此外,讲解中小学数学的知识联系,介绍学习方法、学习要求,甚至请高年级学生现身说法,鼓励学生勇于面对现实、敢于向困难挑战,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个初步的心理准备.
  其次,上好第一章,组织好第一次测试,给学生来个“开门红”,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尽量放慢教学进度,使教学内容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关注那些基础稍差,容易掉队的群体;又要给学有余力的群体适当的挑战,防止他们“低估”自己对学习数学的能力,而放松学习.加强学生动手活动的环节,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开发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让学生觉得初中数学与小学有联系、与生活有联系,且有趣、有用,并不难学.
  此外,利用好第一个月的时间,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组织集体活动,布置几项需要团体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真诚大方地与同学、与教师沟通交流.营造一个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帮助,师生关系融洽的学习环境.
  一座巍峨的圣殿起始于一块普通的石砖.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正如这块基石一样,关乎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关乎整个教育的成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有责任指导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学习,找到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契合点,从而更好地把握初中数学,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让任何一位学生因学不好数学而掉队.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清晰严密的课堂环节,以及对学生无私的爱,引导学生打开中学时代的知识大门.
  (责任编辑 易志毅)
其他文献
【正】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全县聚居着16.7万侗、瑶、苗、壮等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和自然的原因,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缓慢,绝大多数人仍然处于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课程实施的策略应该是以学生为主的策略,(它)主要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学”是主要方面,“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因此,在数学课程实施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有效教学率,已经成为每个数学教师的共识.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启发主体意识,挖掘内在潜力  大教育家第斯多慧有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开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各类刑事案件层出不穷,尤其制售假发票犯罪呈愈演愈烈的态势。笔者从近年来所打击惩处假发票犯罪的办案实践出发,围绕
我们通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口干舌燥地指导学生怎么写,而后当学生动笔写作时,依然有不少学生咬着笔头茫然四顾,不知从何下笔。教师就纳闷了:指导了那么久,怎么还不会写呢?通过了解发现,其实教师往往对作文“怎么写”强调得比较多,而学生更愁的是“写什么”。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殊不知学生也正为无“米”做“炊”而发愁呢。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找“米”做“炊”呢?本文根据自身实践摸索
一、引言    國内关于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因素的研究,吴汉洪、张志奇(2007)根据新古典要素禀赋理论,从定性的角度指出1985~200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的推动因素有三方面:内因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工业化进程,外因是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以及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国家的改革开放和鼓励机电产品出口的政策。王晓东等(2009)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从供给角度研究影响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因素,得出国外收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