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幼儿创设可选择的学习环境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da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学习,孩子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们进行选择的环境,来培养和表现他们的独立性和主动性。那么,幼儿园该怎样为孩子创设可选择的学习环境呢?
  一、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
  决定孩子学习状态的因素,不是学习内容的深浅,而是这个学习内容是不是孩子喜欢的,能否激起孩子的学习热情,能否引起孩子的探索兴趣。因此,在自主学习中,我们应从孩子常见的问题和矛盾冲突中确定孩子的学习内容。
  在一次猜谜活动中,小朋友了解了谜面的特点:语言简短,突出重点但不能出现谜底。小朋友非常喜欢猜谜但又受到识字量较少的限制,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活动就很难开展。于是,老师引导小朋友尝试编谜语,启发小朋友把动物的主要特征用简洁的语言编成类似儿歌的谜面,互相出谜、猜谜,促进幼儿与同伴的互动。一次集体活动不能充分满足每一个小朋友的兴趣,于是老师又将许多动物卡片放到区角中,让小朋友随时可以编谜语、猜谜语。老師还在活动室的一角放置了一些有关动物的文字卡片,以满足个别小朋友对识字的兴趣。猜谜活动在分散—集中—分散的过程中,使集体活动、区角活动、个别活动有机结合,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满足。
  二、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材料
  材料的适宜性,直接影响着孩子自主学习的成效。提供丰富、合适的学习材料,供孩子自由自在地选择,可以让他们依据自己的水平和意愿,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
  一般来说,孩子是通过接触直观的具体事物来感受信息、获得经验的。所以,在孩子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尽量把学习内容“物化”为可以呈现的经验,尽量通过学习材料传递更多的信息。如生活常识,我们让孩子通过对不同材料的亲身感受去获得。例如在“光和影子”的活动中,用到的材料有手电筒、各种塑形动物和厚薄不一的纸。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自己去选择喜欢的材料动手制作。总之,我们在孩子自主学习时,一定要提供给他们可以操作的、具体直观的、可选择的材料,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作。自己动脑想,自己动手做,这样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就有了保证。
  三、对幼儿的选择进行相应的引导
  孩子是有差异的,孩子的愿望也是各不相同的,他们有各自喜欢的内容、材料,也有各自喜欢的活动方式。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有不同的发展进程。
  让孩子自己选择发展进程,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当孩子自选的发展进程影响到整体健康发展时,教师就要研究创设适合他们的内容和材料,供他们选择学习。如在中班初期,有的孩子在折纸活动时,总是选择已经折好的双三角纸进行制作。我们发现这种情况后,专门为这些孩子设计了“叠宝塔”的活动,提供的材料中,只有一张折成双三角的纸,孩子完成了一层宝塔之后,就会主动探索双三角的折法,为建成“高高的宝塔”而努力。这时,教孩子学会折双三角只不过是引导孩子探索学习的一个必要环节。
  学习过程中的“可选择”,给了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创作的空间,对孩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将两种或多种材料进行对照阅读,比较作者的选材和立意,分析文本的内容和情感。这样做能够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对课文有更充分、深刻的认识,准确把握文本的特点,从而提高欣赏能力。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我们也采取了这样的做法,利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提供的大量文章,安排学生将之与教材进行对比阅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解读同质
采用计算机远程控制技术对乳化炸药连续乳化生产线进行全方位控制,提高了乳化炸药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模糊控制和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参数的控制精度和产品质量.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阶段在小学数学课
高一新生对高中生活大多会有一个不适应期,这个不适应期的长短对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的状态和成绩影响很大。不适的主要原因是错位对比:教师拿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和已经毕业的高三学生对比,学生拿高中的要求和初中对比,这样的错位对比使师生在情感上、教学上和管理上都产生了不适应。因此,做好初高中衔接非常重要!  一、情感调适  第一,教师的情感不适。刚刚送走高三毕业班、接手新高一,面对教室里全然陌生、没有任何默契的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由此,荔园小学承担了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主题学习的儿童阅读课程建设研究”,确定了荔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阅读、勤思考、善表达”的总体目标。如何帮助学生整合学习语文内容,是实现此目标的关键。在这一过
绘本教学作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正逐步得到普及,它在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启迪儿童心智、发展儿童语言能力、陶冶儿童思想情操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笔者发现,
在经济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做出各种决策,而做出这些决策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取舍,常言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比较中意的、比较渴望的一件东西,通常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情感的渗透。这样的教学,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情感的丰富、能力的发展。语文教学是审美的教学,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层面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情趣这个层面上来。情感就如同一片沃土,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片土地上。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情感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要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相对于单独的个体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