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生活变化万千,审美活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爱美是人类所特有的高尚的综合性品质,不知如何热爱和向往美好,也就很难知道怎样去憎恨和铲除丑恶,不知道如何辨别和区分高尚文明的情感,也就很容易与腐朽邪恶为伍。因此,教会学生去分辨美丑、去发现美、欣赏美无疑是我们初中美术教师应尽的责任。中学生素质发展要求每个学生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操,基本的创美能力。初中美术课就显得责无旁贷。美术欣赏课是初中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美术欣赏课,对完成初中美术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审美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提升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呢?本文从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精心设计好课堂导入语言,引人入胜。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创设环境,激发兴趣。三、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点燃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四、注意教学作品的选用,将欣赏与创作相锲合。五、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美景,将课堂与大自然联系起来。六、让学生用评论短文的方式进行评述,展现个性、展现自我。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 效果 做法
人类生活变化万千,审美活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爱美是人类所特有的高尚的综合性品质,不知如何热爱和向往美好,也就很难知道怎样去憎恨和铲除丑恶,不知道如何辨别和区分高尚文明的情感,也就很容易与腐朽邪恶为伍。因此,教会学生去分辨美丑、去发现美、欣赏美无疑是我们初中美术教师应尽的责任。中学生素质发展要求每个学生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操,基本的创美能力。初中美术课就显得责无旁贷。美术欣赏课是初中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美术欣赏课,对完成初中美术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审美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提升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看,可从如下方面做起。
一、精心设计好课堂导入语言,引人入胜
一段新颖、精彩、别致的开场白,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为课堂教学作一个良好的铺垫。美术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同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它担负着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所以导课方式就更应具有艺术性,趣味性,启发性。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启发谈话式、直观导入式、设问导入式等方式。比如欣赏一幅美术画,我们可以这样的导入:爱美是我们人类的高尚情操,是情感、愿望等综合的品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发现美、创造美更有价值。下面请大家欣赏一幅我们课本上的山水画(课件放大显示),请同学们谈谈这幅画美在何处,假若是你创作的,能否在画的更美呢?这样的设问导入,激发了同学们的听课兴趣,迸发了听课和思考的热情。教学的效果无疑会收到高效。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美术欣赏教学,很容易出现的现象是:只注重纯美术作品的欣赏,而忽视美术史,美术家生平以及社会背景的介绍。一节课下来,只有空洞、孤立、脱离实际,不能让学生产生美感,更谈不上有美的享受。由于知识链的断裂,也很难把一幅美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欣赏和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所以通过对作品来源的介绍,创造一个现实的时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站在作者的位置上来品味作品,便可激发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当我们欣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时,我们老师可以将这位艺术家的生平简介给学生;可以讲一讲这位艺术家创作的小故事,以故事来诱导、激发同学们的欣赏兴趣。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发掘学生自身已具备的朴素的审美意识。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点燃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
初中美术欣赏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养成健全的人格。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幅作品,一个物体,一条线条,美在哪里,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先行回答。先由学生利用自身的审美素质来体会,捕捉。然后,教师在以此为起点,进一步引导,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层层剖析。使学生既肯定原有的知识,又拓宽了视野和想象的空间。这样,学生的欣赏水平、方法和视角也会随着剖析向纵深发展。这样的课堂,就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的新理念。
四、注意教学作品的选用,将欣赏与创作相锲合
一节美术课教学常分为知识的传授和练习两部分。美术欣赏不仅是让学生享受美,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为社会为人类创造出更好的美。单纯的欣赏课往往会显得贫乏无力,所以欣赏课切忌高格调的欣赏。教学中有时会出现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却无动于衷。这样的课堂是事倍功半。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选用切合学生实际并且能够促使学生随感而作的作品来进行欣赏。从而达到欣赏与创作锲合的目的。
五、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美景,将课堂与大自然联系起来
神奇而美丽的大自然是学生的乐园,学生们喜欢大自然,也喜欢来到大自然中,在大自然中内心会激发起对大自然的爱,而我们的欣赏画面就是受内在情感所驱使的。当内心有了情感的体验,就会去寻找一种方式去表达它。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欣赏、去实地教学。让他们去欣赏、去想象、用画笔与大自然直接对话,表达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样的欣赏课教学效果会更好。
六、让学生用评论短文的方式进行评述,展现个性、展现自我
艺术是讲究个性的,艺术家有艺术家的个性,艺术品有艺术品的个性,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绘画课本上的画进行改造,画出景物的独特个性。比如画太阳,不同季节时的太阳形状也是不一样的。画猫,不同个性的猫也是不一样的。要在画作中突出不同的个性。
就必须先欣赏他人作品的个性。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用评论短文的方式对欣赏的画作进行评述,在评述中展现个性、展现自我。在学生评述后,教师再作适当的点评和总结,让学生收获成就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和个性。这样的美术欣赏课效果也是高效的。
当然,一节美术欣赏课的好坏不仅要注意以上这六个问题,教师还应该在语言的情感和教态等方面下功夫让学生也产生相应的美感。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 效果 做法
人类生活变化万千,审美活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爱美是人类所特有的高尚的综合性品质,不知如何热爱和向往美好,也就很难知道怎样去憎恨和铲除丑恶,不知道如何辨别和区分高尚文明的情感,也就很容易与腐朽邪恶为伍。因此,教会学生去分辨美丑、去发现美、欣赏美无疑是我们初中美术教师应尽的责任。中学生素质发展要求每个学生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操,基本的创美能力。初中美术课就显得责无旁贷。美术欣赏课是初中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美术欣赏课,对完成初中美术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审美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提升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看,可从如下方面做起。
一、精心设计好课堂导入语言,引人入胜
一段新颖、精彩、别致的开场白,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为课堂教学作一个良好的铺垫。美术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同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它担负着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所以导课方式就更应具有艺术性,趣味性,启发性。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启发谈话式、直观导入式、设问导入式等方式。比如欣赏一幅美术画,我们可以这样的导入:爱美是我们人类的高尚情操,是情感、愿望等综合的品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发现美、创造美更有价值。下面请大家欣赏一幅我们课本上的山水画(课件放大显示),请同学们谈谈这幅画美在何处,假若是你创作的,能否在画的更美呢?这样的设问导入,激发了同学们的听课兴趣,迸发了听课和思考的热情。教学的效果无疑会收到高效。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美术欣赏教学,很容易出现的现象是:只注重纯美术作品的欣赏,而忽视美术史,美术家生平以及社会背景的介绍。一节课下来,只有空洞、孤立、脱离实际,不能让学生产生美感,更谈不上有美的享受。由于知识链的断裂,也很难把一幅美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欣赏和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所以通过对作品来源的介绍,创造一个现实的时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站在作者的位置上来品味作品,便可激发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当我们欣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时,我们老师可以将这位艺术家的生平简介给学生;可以讲一讲这位艺术家创作的小故事,以故事来诱导、激发同学们的欣赏兴趣。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发掘学生自身已具备的朴素的审美意识。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点燃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
初中美术欣赏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养成健全的人格。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幅作品,一个物体,一条线条,美在哪里,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先行回答。先由学生利用自身的审美素质来体会,捕捉。然后,教师在以此为起点,进一步引导,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层层剖析。使学生既肯定原有的知识,又拓宽了视野和想象的空间。这样,学生的欣赏水平、方法和视角也会随着剖析向纵深发展。这样的课堂,就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的新理念。
四、注意教学作品的选用,将欣赏与创作相锲合
一节美术课教学常分为知识的传授和练习两部分。美术欣赏不仅是让学生享受美,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为社会为人类创造出更好的美。单纯的欣赏课往往会显得贫乏无力,所以欣赏课切忌高格调的欣赏。教学中有时会出现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却无动于衷。这样的课堂是事倍功半。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选用切合学生实际并且能够促使学生随感而作的作品来进行欣赏。从而达到欣赏与创作锲合的目的。
五、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美景,将课堂与大自然联系起来
神奇而美丽的大自然是学生的乐园,学生们喜欢大自然,也喜欢来到大自然中,在大自然中内心会激发起对大自然的爱,而我们的欣赏画面就是受内在情感所驱使的。当内心有了情感的体验,就会去寻找一种方式去表达它。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欣赏、去实地教学。让他们去欣赏、去想象、用画笔与大自然直接对话,表达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样的欣赏课教学效果会更好。
六、让学生用评论短文的方式进行评述,展现个性、展现自我
艺术是讲究个性的,艺术家有艺术家的个性,艺术品有艺术品的个性,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绘画课本上的画进行改造,画出景物的独特个性。比如画太阳,不同季节时的太阳形状也是不一样的。画猫,不同个性的猫也是不一样的。要在画作中突出不同的个性。
就必须先欣赏他人作品的个性。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用评论短文的方式对欣赏的画作进行评述,在评述中展现个性、展现自我。在学生评述后,教师再作适当的点评和总结,让学生收获成就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和个性。这样的美术欣赏课效果也是高效的。
当然,一节美术欣赏课的好坏不仅要注意以上这六个问题,教师还应该在语言的情感和教态等方面下功夫让学生也产生相应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