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xiaoyonghe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9
  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科技在创新,文化在创新,经济在创新。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要靠教育来培养。为此,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还要使他们具有创新能力,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人的创造力,其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经济建设和国民素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 鼓励创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有心理成份,也有具体内容。认知、情感、行为意向是创新心理构成的三种成份。由于儿童对自己具有创造力并没有真正的认识,使许多儿童缺乏应有的自信心,从情感与行为意向上都难以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创造意识的培养也就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可把创造学的观点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听,使他们认识到只要有点新思想、新意思、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是创新。不要把创新看得太神秘、太高不可攀,要有标新立异,敢于破旧立新,打破常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唯新,使他们认识到自已是有创新才能的。
  独特见解常常是创造性思想的火花,会产生独特的创造结果。我国古代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从思维角度讲,颇令人深思。他的思维与众不同,常人所想的是"使人离开水",而他却是想使"水离开人",所以果断砸缸救人。由此得到启示,思维的独特性、创造性是很需要的,在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要时时牢记"创造"二字,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宽容误见,鼓励异见,支持创见。对哪怕是星星点点的创造萌芽,也要细心呵护。如,一位学生作文时,这样写老师的家:"屋里的陈设极其筒单,一张木床,一个木立柜和一套桌椅,仅此而已。"我当时眼前一亮,觉得他是仿《一夜的工作》,但仿中有创("仅此而已"比"如此而已"好),这是个创造的萌芽,故及时表扬。因此,我们要善于启发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由此及彼,不断提出新问题,引出新想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指出其价值所在,增强儿童的学习信心,树立创造精神。
  二、营造氛围,给学生的创造兴趣
  在教学中,要大力营造积极思维的氛围,训练学生多端思维,畅通无阻地思维。要精心设计提问,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方向、多途径地思考问题,作出多样性的答案。特别是当学生思维处于"定势"或受阻时,教师要善导及激励,对营造语文教学的思维氛围,调动学生恩维积极性,就显得十分重要。我曾听过两位教师执教的《坐井观天》,他们都设计这祥的一个问题:"假如青蛙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它会说什么?"一位教师善导功夫不足,两个学生只能分别说出"它会看到天很大","它会说自已是错误的"这样既筒单又够规范的话,教师也只好作罢,课堂思维气氛冷冷清清,训练效果差。而另一位教师却不同。她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话说(①啊,天真是大得很啊!②天真是无边际!),再用自己的话说(③天真大啊,我今天算是开了眼界。④我筒直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天有这么大!),最后启发学生"变一变",说跟别人有些不同的话,(⑤青蛙呆住了,半天說不出话来!⑥青蛙就再也不回井里去了。)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发言面广,思维流畅、多端、积极,通过想像、说话,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语言,训练求异思维。同祥是"续尾"式的发散训练,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训练效果?关键在"导",在营造思维气氛的功夫不同。
  三、勤引善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为了达到"诱导学生运用其才智,广开领悟之源"的目的,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巧设问题,开拓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推测、想像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即在思维过程中,不急于归一,而是提出多方面的设想或各种解决办法,经过筛选,找到比较合理的结论。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使思维的方向由一点生发开去不断扩散到各条渠道、各个侧面、各种角度,以求问题的解决。
  如,在教第十册(凡卡〉一课的结尾时,可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展开讨论: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以后,他的命运将会出现哪些可能?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紧张地思考。这时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讨论:爷爷能不能收到凡卡的信?为什么?凡卡能不能跑回去呢?为什么?学生又积极思考,议论纷纷。接着老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既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接他到乡下,是否就能摆脱苦难的命运?为什么?这样逐层深入地讨论,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发散--集中--发散--集中"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有价值的答案出现的概率就愈来愈大,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向独特性和创造性方面发展。
  2.循循善诱,发展思维的求异性。
  思维的求异性,即不荀同于传统的或一般的答案或方法,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如《狼和小羊》最后一句:"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按照思维定势,小羊成了狼的腹中之物。为了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教师有意设计这祥的问题:"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棹了呢?"一部分学生回答是,可一部分学生的看法则相反,理由有:"狼向前扑的时候,由于用力过猛,一头撞在前面的树上昏倒了";"狼向前扑的时候,掉在前面的陷井里了";"狼向前扑的时候,前腿碰在石头上撞伤了"等等。这一部分学生突破思维的定势,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象和让小羊活下来的愿望联系起来,这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
  3.因势利导,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培养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否则就无所谓"创新"。为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因势利导,不断改变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向,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自由灵活之中。
  有位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林海》一课的段落划分时,许多学生根据课后提示分为六段。教师看到学生思维受到"提示"的羁绊,就引导学生变换思考的角度,按照不同的线索,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分法分段。这一指点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有的说,根据这课段落之间内在逻辑联系--总分关系,可分为两大段:第一段(第一节)总写大兴安岭;第二段(2-7节)具体写大兴安岭的美丽可爱。这段还可再分为五层:岭--林--花--木材--"兴安"。有的说,按照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线索,可分为三段:第一段(1一5节)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岭、林、花感到是那祥的"亲切与舒服"。第二段(第6节)作者认为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又一次感到"亲切舒服"。第三段(第7节)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感到"亲切、舒服"呢?还有的说,依照作者参观顺序或方位顺序,可分为五段。这几个学生的分段方法都有一定的根据,通过分析、比较,最后选择了一种最佳分法。
  这样不断改变思考角度和思维方向,学生的思维就不断趋于自由和灵活,思考问题就能迅速地从一个系统、一种事物类别,跳到另一个系统、另一种事物的类别,从而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由于学生思维能充分地、自由灵活地散发开去,因而出现了独特见解。
  培养创造性思维关键在于善于启发诱导。教师要遵循创造性思维的规则与方法,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把握好转换思维的方向和类别的时机,不断地发散思维,开拓新的思路,以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萌芽。
  此外,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手脑并用的"小考察"、"小实验"、"小改革"、"小建议"、"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投身到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中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本在编排上涉及到天文、地理、社会、历史等各方面的内容,但是语文学科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增强审美趣味。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应牢记语文教学的本质,注重挖掘语文元素,加强对学生言语行为的训练,使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关键词】: 人文性; 工具性; 语文元素 ; 言语行为 ; 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
目的:  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与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相比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患者中的效果。  材料与方法:  在EMBAS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Ov
【摘 要】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此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本文结合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 教学方法 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一、引言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此类专业学生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有趣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们真正的爱上数学、乐意主动去探究数学知识、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可是怎么才能让学生也体
【中图分类号】G633.6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
研究背景肺癌是全球范围内肿瘤相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近年来,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提倡"爱每一个学生"势在必行。教育一定要回归于爱,为爱而教,当用爱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真正地把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时,很多教育方面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只有你真正的爱学生,学生才会健康、茁壮的成长。  【关键词】爱;教育;以人为本;换位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0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还记得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