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和承诺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l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曾长夜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看完电影《战马》之后,心情很复杂。电影给我的感觉很奇妙。它讲述的是关于一匹名叫乔伊的马的故事,故事里充满着浓浓的人性色彩。电影里没有反派,无论是德国士兵还是英国士兵,农场主还是小姑娘。唯一的丑恶,大概就是战争。因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反而衬出许多更美好的东西。
  阿尔伯特的父亲买下了那匹马,这大概就是传说中注定的相遇。他们都抱怨着哀叹着,只有阿尔伯特偷偷地笑得那么开心。看到乔伊的眼睛,那么黑那么亮,他天生就是一匹战马,他们那么说。可是,它不止一次带上马具,犁田或者拉大炮,用它本应该在战场上奔跑的矫健四肢在泥泞里挣扎。它的命运似乎听起来有些糟糕,可是它见证了哥哥宁肯背负逃兵的罪名也要保护好弟弟的承诺,见证了一个法国姑娘从脆弱到开朗的改变,见证了战争中那短暂却弥足珍贵的和平。还有,它跨越千里,终于在一个雪夜里和它年少时的主人重逢。
  战争固然糟糕,但残酷之下,仍然有希望,仍有善良而又美好的东西存在。不需要谴责谁,就像乔伊一样,凭着唯一的信念,单纯却执着地纵然经历千辛万苦,也要来到一个人的身边。它不会抱怨不会逃跑,只是在它力所能及的时候,帮帮它的朋友,能够在离开的时候,再给它的主人一个亲昵的拥抱。
  人也是啊。那个法国老人,纵然生活并不总像他做的果酱那样甜蜜,他身边唯一的亲人并不理解他,他不在意,我想他一定曾在火炉旁一个人忧伤地怀念着战争之前的美好时光。但是他不会哭,他要想出一个个温暖也许幼稚的谎言来哄他可爱的孙女,还要做那么一只飞跃战场的信鸽。故事的结局,也许他的孙女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他偏执地想要买下那匹战马,只是因为这是他孙女的念想。可是他仍然一头奔向阿尔伯特,将缰绳交到阿尔伯特手中,然后一个人消失在雨后的巷中。那样一位老人,在此时完美地诠释了坚持与放弃,让人如何不动容。
  当阿尔伯特又一次吹响了熟悉的口哨,乔伊拖着受伤的腿,在雪中轻盈得像从前一样。不知道阿尔伯特是对乔伊有多么深的信任与爱,才能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在黑暗和冰雪中,找回他的乔伊。他们重逢的时候,一切过去的苦难都不算什么了,再残酷的战争也阻止不了希望和爱的存在。还有那些士兵,用他们一点一滴的爱,来帮助阿尔伯特接回乔伊,尽管这样的帮助并不大,却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人性的美。
  说实话,我最喜欢的是战争间隙,敌对双方的两个士兵来解救乔伊的那一幕。当说需要再来一把钳子的时候,藏在掩护后面的德国士兵们纷纷站起来扔过来几把钳子,这时候的我想着,啊,原来那些人一直都在关注误入的乔伊。休战时分的善意,显得战争是多么的荒谬与可笑。
  还好,一切都是童话般的美好结局。阿尔伯特骑着乔伊,重新回到故乡。那时红霞遍天,夕阳下的剪影美得让人醉。和平多好……
  (编辑:于智博)
  评点:杨仕威
  看过影片《战马》的人都会被作品打动。这主要在于正如严雨歌同学所说的那样,一个以战马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故事里充满着浓浓的人性色彩。无论是在乔伊的身上,还是在阿尔伯特的身上,或者是在法国老人身上,即便就是在休战时分敌对士兵的身上,无不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以及对个体生命的尊重。这篇观后感没有拘泥影片的故事情节,而是很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讲,看影片就是在看自我,从影片中透视自我的内心世界。观看影片,一方面要能够把自己融进故事里,另一方面还需要从影片里跳出来,细细品味,深深思考,设身处地去想象。走进去,然后跳出来,经过这么几遭,就会品出其中不一样的味道。
其他文献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钓的是一份心境;“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劝的是一份情谊;“多情自古伤离别”,伤的是一份不舍。历史的长河曾走过无数过客,他们最终都以诗的方式存活在我们的记忆里。品读人物,就是品读生命行走的印记、时间走过的脚步。让我们随着诗人,走进那些记忆。  等  □罗俊鹏  三岁时  你说让我等五分钟  二十三岁时  你却还没有回来  爸,我现在不要马路对面的冰糖葫芦了  
问题疫苗VS道德经济  素材A 母女贩卖价值上亿“问题疫苗”  据媒体报道:2015年,山东济南市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非法经营疫苗类产品案件,经查,涉案人员庞某和女儿孙某,从疫苗批发企业及其他非法渠道大量购入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疫苗未经严格的冷链存储销往全国24个省市。此案中庞某累计购进疫苗共计2.6亿元,销售金额3.1亿,违法所得近5000万。3月18日,此事件一经披露,舆论哗然,社会公众
名作简介:  《暗店街》是莫迪亚诺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中,叙述者是位患了遗忘症的私家侦探。  《暗店街》中,为了找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主人公循着蛛丝马迹,穿越时间,像拼碎片一样拼凑自己的一生,然而,他又始终无法抵达“我”之所在。或许这便是莫迪亚诺对人之生存境遇的看法。他在小说中哀叹“我们生活在一个奇怪的时代”,社会性的力量如此恐怖,随时都有可能碾压、摧毁、隐匿人的一生,这给孤独迷惘的现代人带来的心理
【作家简介】  威廉·福克纳 (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是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49年“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福克纳出生于美国南部密西西比州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五岁时随家人迁至牛津镇。幼年的福克纳深受母亲和外祖母影响,在她们的引导下阅读了狄更斯的作品和格林童话,养成了热爱阅读的习惯。除了阅读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考题解析  今年江苏高考语文场结束后,即在网络流传开以下的作文材料: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有人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无话的时候也要说
2017年6月7日,微博上流传着一段视频:一名女子在过斑马线时被疾驰的车撞倒,一分多钟里,无人上前救助,紧接着,第二辆车碾压了她的身体。视频下有网友留言:感觉被撞的人只是一个全息影像,来往的行人、车辆都没有看见她,她完全就是一个不存在的“透明人”。  “透明人”是34岁的马瑞霞。她被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实上,马瑞霞被第一辆车撞倒十几秒后,曾把头抬起来试图挣扎呼救,随后又落回地面,一动
真题回放  根据下面的文字,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考题解析  题目的第一句点出了言说的对象——车,文章必须围绕车来展开。脱离车空谈真情、哲理都属于偏离题意。第二句规定了对象的范围,不同种类、形态的车都可以,也就是说古往今来的各种车,只
總有不尽人意的工作,工作中也总有不尽人意的事,比如:微薄的薪水、“蛮不讲理”的老板、难以合作的同事。这时大家不免自怨自艾,为什么偏偏自己摊上这么一份“寒酸”的工作。其实,如今的人生赢家们也曾和我们处在同样的起跑线上,甚至更糟糕。但越是艰难的境况,越能检验“态度决定一切”。改变了人们付费方式的“维萨(VISA)之父”迪伊·霍克年轻时曾应工作要求翻找过垃圾桶。晚年,这位坐拥无尽资产的“信用卡之王”仍对
几则“90后博导”的消息一时刷屏。在知乎上,一条“在比自己小的90后博导下面读博是一种什么体验”的提问,引发热烈的讨论。毕竟,很多90后同龄人还在攻读研究生,或者初入社会。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代表科研界形象的常常是两鬓斑白的中老年教授,然而现在,青春靓丽似乎成了科研界努力对外展示的新形象。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这样,“00后CEO”脱口而出“三四十岁的老一辈企业家”,也是因为年轻创业者颠覆了约定成俗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选材表明,全国卷和各地自主命题的试卷,人物传记所占比例最大。人物传记重在记人,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主要是通过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的。命题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某人……的一项是”;另一种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正确)的一项是”。  如何在时间极度有限的高考中,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快速选定一个正确的选项呢?实践证明,紧扣阅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