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魂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lihong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2月8日晚,在上海时尚新地标一以“远东第一”名躁一时的“1933老场坊”,NE·TIGER作为中国时尚界的标志性品牌,以一场美轮美奂的高级定制华服时装秀,盛情款待来自远方的尊贵客人——丹麦王国约阿希姆王子。
  为了把华夏礼服文明呈现给约阿希姆王子,我精心挑选了39套NE·TIGER高级定制华服。果然不出所料,这位来自欧洲最古老王室的王子对华夏礼服的复兴与新兴啧啧称奇,并且据我所见所闻,王子殿下是真喜欢,而非出于客套礼貌。还有,一同观赏的欧美使节及商务领事,也大为首肯NE·TIGER华夏礼服。他们亲口告诉我:“这是最中国的!也是最华贵的!”
  同样的肯定,我在整整一个月前也不绝于耳。那是在2007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开幕秀上,NE·TIGER推出的高级系列华服就已得到了广泛的肯定与赞誉。我曾经反复追问三类人——服饰专家、媒体权威评论员以及文化型消费者,而且只问一个问题:这是你们心目中或想穿的新华服吗?我需要他们的肯定,而我得到了!并且不夸张地说,他们高度肯定。
  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更有在沙漠中跋涉许久发现甘泉般的甜意。为了走到这一目标,我从确立NE·TIGER这个自己的品牌之日起,已经上下求索整整10年,太累且太难,但苍天永不负有心人!
  很多媒体都对华夏礼服的设计灵感十分关注。我所能给的答案就是,华夏礼服的诞生绝非一日之功,它源于我10年前就已确立的一个信念。我坚信文明之源来自东方,同时一个出类拔萃的品牌必须植根于深厚的文化沃土。所以,从1997年开始,我毅然将NE·TIGER的设计中心由海外回归到中国,利用10年时间对中国服饰文化进行潜心研究,梳理并打通服饰文明之脉络。从2003年开始,我集5年心血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符号进行采纳、精粹,并对其进行现代演绎。使NE·TIGER逐步实现了从天然奢侈品皮草到高档晚装,从西式婚纱礼服到高级定制中式婚礼服的几次跳跃性发展,并最终古今汇聚、贯通中西,实现了自NE·TIGER品牌创立之后的一大里程碑之作——华夏礼服。
  其实,早在NE·TIGER华服之前,国际时装界就曾数度刮起强烈的中国风。但是西方人看中国的眼光很多都只是停留在文化的表象,习惯于将中国的“文明之符”——传统服饰元素堆叠罗列在设计的表面,很难深入到中华服饰文化的精髓去探寻。这样虽然能够成就一时的潮流,却难以成为经典。
  华夏礼服的成功来源于10年的积淀,溯文明之源、通文明之脉、粹文明之符,只有将三者合为一体,才能够出神入化地将文明之符运用于设计的形神,也才能够成就真正的中国奢侈品品牌。正是基于此,我在2006年开创性地提出了《中国奢侈品复兴与新兴宣言》,指出中国奢侈品的复兴要建立在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发掘和重塑的基础上。但这种发掘并非一味的复制传统符号,而是要以现代的审美和国际的视角,汲取中华文明瑰宝中最具生命力的养分加以再创造,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明在复兴的同时,在新兴中焕发新生。
  2006年,NE·TIGER“凤”高级定制婚礼服系列的推出,应该是“复兴与新兴理论”的初次实践,也是中国品牌高级定制中式婚礼服的第一次实践。在“凤”系列中,我第一次大胆尝试了将具有1500年历史的御用贡品云锦同四大名绣相结合,通过现代视角加以创新设计,以中国红为整个系列的主色调。而2007年的华夏礼服系列更是多年积淀的一次整体升华,由此成为受到欧洲皇室青睐的中国现代奢侈品的代表。
  在中国时尚界,采用中国元素很普通。但NE·TIGER不是将中国元素作为点缀,而是以东方文明为主体,将西方立裁为我所用。华服是有灵魂的,因为深植5000年。
其他文献
道教发展到魏晋南北朝之时,积弊产生而影响道教声誉。至北魏时,嵩山著名道士寇谦之为拯教宗,挺身而出,力除时弊,使北方道教渐入正途。寇谦之主要是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引入道教义理,全面改革东汉以降道教的教义和制度,并且其中吸收佛教的礼义规戒,制定和提出的教义理论和斋醮仪范,既为北魏政治上层接受,又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人称经他整肃后的道教形式为“北天师道”。  《魏书·释老志》说:“寇谦之,少修张鲁之术,
文化史意义上“西方思想体系”的奠立,可以寻踪到古代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 354-430年)。他在西方文化发展上有“第一位西方的思想家”之称,也是西方古代与中世纪得以交接和沟通的哲学大师。其传奇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可以用“悔过与创新”这一表述来从人性意义上揭示西方社会文化如何告别其曾经辉煌却终归衰落的远古,走入漫长、复杂、在“黑暗”中仍能现出生机的中古发展
论及北京的老字号绸布店,位于前门及大栅栏一带的“八大祥”声名显赫。瑞林祥、谦祥益、瑞生祥、瑞林祥东记、瑞增祥、瑞蚨祥,益和祥为两号门市,八祥送瑞,誉冠京城。这“八大祥”并非全为同时开设,最早者开设于同治年间,最晚者瑞蚨祥开设于光绪十九年。经历时代风雨,至今仍有谦祥益和瑞蚨祥风光殿后。  难得的是,八个祥字号均出于一家,为山东章丘旧军镇孟氏所开。孟氏为山东著名商贾世家,其家族产业布于北京、济南、保定
在中国还在为稀土价格的大涨大跌伤脑筋的时候,大洋彼岸的稀土矿山开采正在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