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原则小议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cheng0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习方法。”陶先生的话道出了教师的重要任务,那就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学习的目的。这和古人所说的“授人以渔”是相通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显得特别重要。那么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形式、方法又是什么?
  一、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与形式
  启发性教学原则也叫学生自觉性积极性原则,它是教师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简称。其中启发自觉性是发挥积极性的基础,没有学习上的自觉,就谈不上学习上的积极性。启发自觉性包括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要求,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
  启发性教学的实质在于调动学生内因,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讨新问题的能力,它反映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
  启发式教学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有问有答。问必须有启发性,要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学生的思路,使他们围绕教材重点,难点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新知。二是课堂上无问答,要求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读书,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深入浅出,有条不紊地精讲,通过精讲引导学生从读讲中发现问题,使教材内的知识、思想等因素在教学中得以充分发挥。三是运用各种练习使学生直接进行实践,从中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总而言之,启发式教学和精讲多练是紧密联系的。
  二、启发式教学常见的方法
  1、直观启发。这种启发不从理论上过多的阐述,而是从学生的感性知识出发,运用学生所熟悉的知识或具体事物进行分析,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有时直观地从分析材料入手,总结优缺点,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分析,受到启发。如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笔者没有从理论出发,而是选取了班上学生的三篇作文(上中下)印发给学生,请同学们从这三篇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详略,谋篇布局到语言文字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由老师概括归纳,结合写作知识进行一次修改,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激疑启发。激疑启发就是激发起学生的疑问,引发他们在生疑——释疑——置疑的循环往复中,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矛盾运动中探求新知识,发展智能。在课堂教学中,能过激疑,同学们纷纷发言,相互争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也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通过反复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疑的教学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是产生认识冲突,造成求知欲望,形成探索和发现目标的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学习具有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类推启发。有个体育教师在教前滚翻、后滚翻的动作要领时,发现不少同学不能掌握动作要领,无法翻滚。这位教师及时提问:“什么东西最容易滚动?”学生回答:“西瓜”。“为什么?”“它是圆的。”“对,那我们在翻滚时,就要把身体蜷缩得圆一些。”几句简单的话引起了学生相似性联想,达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可见,对教学中的一些难点,教师要擅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有助于突破难点的事物,运用类比启发,达到良好的效果。
  4、情境启发。教师在教学中,配以恰如其分的神色手势,巧借具体情境,把学生带进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气氛中,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反响,唤起学生的丰富想象,激发学生思维;或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地诵读,分角色朗读课文,再现形象,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情境的熏陶感染,达到预期的效果。
  5、讨论启发。教师围绕教学任务,善于在关键处从学生实际出发,看准时机抛出问题,揭示矛盾,引导学生讨论研究,逐步寻求答案。
  6、比喻启发。教师在讲课中选用具体的、形象的、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激起学生的联想,诱导他们在积极思考中巧妙地对照,自然类推,化繁為简、化难为易、使教学生动活泼,学习效率提高。
  此外,还有练习启发,描述启发,提问启发,演示启发,对比启发,表情动作启发等。总之,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做为教师,不能因为学生一时不能回答问题,就埋怨学生“启而不发”。应努力创造条件,引起学生“愤”、“悱”,然后抓住矛盾,层层诱导,以便使学生茅塞顿开。
  
  (作者简介:郑清海(1981-),男,陕西安康人,安康市汉滨区谭坝九年制学校小学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昏黄的街灯下,马路上空荡静谧,空气中,不知是何来的孤独与寂寞,充盈着这个世界,簌簌秋风在月影下穿梭流转,还真是个孤寂的夜……  不觉,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我独自一人早早解决了晚饭,登上了外公家楼顶宽阔的天台,坐在略有些粗糙的厚实砖瓦上,抬头,漆黑的夜被通透的月照亮;低头,阴暗的柏油路在路灯下亮得晃眼;没有来往的车流人流,只有一片斑斓而却失去了情趣的灯火缭绕映衬,大与夜空中的绝伦星火有几分相似,只可惜
期刊
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是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结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开展优化物理教学的研究,是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关键,要把物理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来研究,让物理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物理难学已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结果,过去的物理教学过程,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视教
数学是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初中数学在教材表达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多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为
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矛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认识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  一、良好的心理素养、痴迷的学习兴趣——学好数学的前提  喜爱也就是做一件事的理由和把事情坚持下去的最强动力。良好的心理素养、近乎痴迷的兴趣是高效率学习数学的前提,也是在最后的考试中取胜的必要条件。大多数同学都会觉得繁重的数学学习几乎让人喘不过气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不仅仅是简单的年度数据的加减,而是对全年账务的分析甄别,依据税收法规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工作中应对以下事项加以注意。一、
类比构词(Word-Formation by Analogy )是英语中一种有趣而又实用的构词方式。其构词特点是,以某个同类词为模式,在语义上进行联想类比,替换其中某个词素,构造出与之对应或类似的新词来。例如,work aholic(工作迷)系仿alcoholic(嗜酒者)而造,而seajack(海上劫持)和skyjack(空中劫持)则是类比hijack (拦路抢劫)而成,故都属类比词。  从原形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长寿问题正逐渐为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所关心。事实上,长寿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系统工程。我们不能迷信某一种长寿经验,诸如瘦人长寿、矮人长寿等。只重视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都是片面的,其实,过胖或过瘦其实都是不健康的表现。    清晨,我坐电车上班,邻座的两个男青年为“瘦者长寿还是胖者长寿”问题发生了争执。瘦瘦的那个说:“要长寿,先要瘦。人们不是常说‘有钱难买老来瘦’吗?”胖胖的那
新课改为基础教育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重视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以达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目标。  新的课程改革几年中,教师常提到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但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双基”教学却提得很少。在自我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中,发现学生“双基”能力下降,在农村学校产生很多学困生,想达到预想的课改要求目标,事与愿违.要达到课改目标,为学生打好
伴随着国内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现阶段我国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英语阅读教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