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困生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指导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itao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代农村初中困难生的出现了青春期心理危机、网络成瘾与家庭教育环境恶劣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加强家校联系这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家庭教育;农村困难生;叛逆心理;网络成瘾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121-01
  一、学困生心理问题及农村家庭教育的三大难题
  1.孩子的叛逆心理家长无对策
  孩子生理的迅速发育,给他们带来强烈的心理震荡,成人感的增强,使他们强烈要求摆脱父母或成人的监督。他们开始用独立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审视自己与家庭的关系。要求从家庭的依赖与父母的保护中摆脱出来,希望与家人平等。心理学家将这一时期成为“心理断乳期”,如果家长不了解这一点,不尊重他们的意见或愿望,无视他们的兴趣与需要,或生活上过度照顾,就会使他们的成人感受挫,长此以往下去,使他们产生自卑、焦虑。甚至发生冲突,从而失去教育的可能性,以致影响其性格发展。
  叛逆心理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情感的自我封闭,不愿意将自己的情感倾诉任何人,包括父母,而更愿意写日记。这种封闭成为了家长了解子女的天然屏障。
  2.青春期的情感萌动家长无对策
  由于生理的成熟,中学生的性意识开始萌芽,开始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开始与异性交往。大多数的家长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是绝对的粗鲁否定,而不是从教育入手。异性相吸是正常的情感成长过程,性意识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是生理成熟的自然现象。作为家长、学校,能做的就是要在青少年性本能苏醒之前,就是他们的理智做好充分的准备。
  3.网络成瘾家长无对策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期,向往独立、渴望得到尊重、喜欢探求新事物是他们共同的心理特征,网络的易入性和互动性很容易使他们流连忘返。而他们的逆反心理又使得他们的行为更加固执,一旦长时间上网,就很难接受别人教育和劝导。贪玩和幼稚的心理,使他们混淆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误以为虚拟世界能做的事,现实中也可以做。这不仅造成了初中生伦理道德观念的混乱,更让他们漠视亲情,轻视生命,泯灭良知,甚至认为自己就是网络世界中的一份子。
  二、农村家庭教育现状
  农村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家长,自身的文化程度和素质不高,对子女的学习不够重视。有的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只满足子女的物质方面的需求,对子女的学习和其他情况不闻不问;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家长的不良爱好对子女的行为习惯带来直接影响。近年来,农村的单亲家庭也出现增长趋势,隔代教育也同时增长。单亲家庭的学孩子常常缺乏自信,自卑感强。隔代教育由于爷爷奶奶的“隔代亲”,对孩子百依百顺地溺爱孩子,同时祖父母文化比较低,很少接触新事物,影响了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孩子学习信心不足,动力不够,成绩低迷,成为学困生,而学困生出现问题时容易行为偏激,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对策
  1.确立学生人格的教育大于分数
  由于现存教育体制的不健全和大多数的初中生都面临着升重点高中的压力,在家长和学校之间过多地强调了分数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对青少年的人格品德的塑造。青少年正经历着世界观、人生观的重塑时期,对这一阶段的忽视将会影响到其一生的发展。可以这么说,给予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品德。一个吵吵闹闹不和谐的家庭走出来的很可能就是一个逃避厌世的人,一个缺少关爱缺少沟通的家庭走出来的也很可能就是一个冷漠麻木的人。做人比做学问重要,性格决定命运。比如应该让孩子敢于面对各种困境,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不盲目的自卑也不盲目的自负。在孩子取得某个方面成绩的时候,不管是大是小,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而当他们因为一次的失误而成绩下降时,要帮助分析原因,不要让孩子带上思想包袱,这时候鼓励比批评更有效。
  2.家长教育助推家庭生活环境建设
  家庭人员之间应该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创造严格而又温馨的环境。学生成长到十二三岁,已经具有独立人的意识。这个时候家长要重视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不要轻易否定他们,更不能以“小孩子,一边去”的口气对待他们。建立温馨的家庭就是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爱,同样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以爱人之心对待别人。当然,温馨的家庭并不是要求对孩子放任自由,而是要将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并行。还有一点,父母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孩子经常沉浸在一种语言粗俗,或者赌博不良风气中,则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将产生不好的影响。
  3.家校结合共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作为家长,不仅要增强自身素质和修养,以自己的行动感染孩子,也不能孤立地教育孩子,需要经常跟孩子的老师交流,及时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作为父母,要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帮助,与老师一起解决出现的问题。
  四、总结
  教育是塑造人的心灵的事业。教育两字有着教学和育人两个层面的内容,教师在授课教学之余,更是育人的园丁。学困生更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更多的关爱和培育。社会上要严厉打击不合法的网吧,网吧管理要规范化;家长方面,家长要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孩子的零花钱,而学校方面了解正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宽容理解的态度,平等和谐地交流。
  参考文献:
  [1]刘东菊,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危害性与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维普资讯.
  [2]张丽,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成因探究[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4(10).
  [3]章春良,農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的缺憾与对策.维普资讯.
  [4]仇光旭,试探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 2006(9).
其他文献
杭州银行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杰出典范之一。加入杭州银行三年来,邵丽萍积极参与战略层面操作和公司重大投融资项目,引进资本管理,构建多种融资渠道,力推战略落地计划。与此同时
韩国十分重视国民的财经素养教育,通过多次教育改革,构建并完善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财经素养教育体系,其“八维度全过程”的课程体系、“六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产学研结合“共
教学中的德育就像生活中的食盐,不可或缺。生活中我们必须将食盐溶入到日常生活的每口饭菜之中,同理,教育中,我们也应该把德育渗透进每一节课,每一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下面,我就谈一谈我这几年的通用技术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做法,如何将德育工作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之中。  一、爱国主义教育  在学习必修一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的时候,课本引导学生认识技术对人,对社会,自然的巨大作用,技术使我们
期刊
素描是用单色表现物体造型关系的艺术学科。虽然已被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但它仍然不可替代地发挥着一切造型艺术基础的作用。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实用美术学科的
小学是育人的重要阶段,对于纯洁的犹如一张白纸、好奇心强,极具模仿力的小学生,德育是小学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泰戈尔有句名言:“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随时包围着你却给你充分的自由。”爱是教育的真谛,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必须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让学生在师爱中感受到爱心,让学生在关爱中感受到尊重。 德育教育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关键在于投入“真爱”,只有爱心打动学生,才能深
期刊
九洲电器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将国学儒家经典思想和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有机结合,把《弟子规》中的国学精髓,举重若轻地穿过理财的表象,理顺理财的脉络,在理财中修定慧、修德
符拉基米尔佐夫是俄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著名学者 ,是受到过国内外蒙古历史学家重视和推崇的一位杰出史家 ,他的著作在国际蒙古史学界至今产生着非常广泛、深远的影响。
我认为成功的教育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深深体会到: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有意识地改变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与方法,有利于建立良
期刊
摘 要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我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政府要求农村教师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关怀教育,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树立学习信心。笔者从事农村小学班主任一职多年,对农村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深入的了解。笔者认为对待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必须另辟蹊径,不仅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还要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作用,从资源上满足儿童学习需要、心理上解决儿童问题,用呵护和关怀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素描”概括来说就是单色描绘, 它主要借助于单色线条的组合来表现物象的造型、色调和明暗。素描一词来源于西方,它是由近代美术家根据sketch(草图、概略之意)一词意译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