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原则看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hu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的课堂话语是一门艺术,教师用什么方式表达以及怎样表达这门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运用经济原则研究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以期探究高效的教师课堂话语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经济原则;课堂话语;教学效果
  一、前言
  话语的本质功能就是交际,或者说交际的工具是话语,教师课堂话语是一种在特殊语境下的交流,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作为语言教学的一种有其独特的特点:英语既是教学内容又是实现教学内容的工具。教师的课堂话语是教师进行组织教学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媒介和手段,因此教师课堂话语在整个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运用经济原则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进行研究,揭示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使用情况,探究高效的教学课堂话语。
  二、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
  (一)课堂话语的定义
  教师课堂用语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来发出指令、传达信息、讲授知识,为学生解惑、讲评、暗示、纠错、组织课堂活动等用的语言[1]。简单地说,课堂话语就是教师用来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的工具。而外语课堂的教师话语除了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外,还是学生所需要学习和模仿的语言输入。因此,教师话语,尤其是外语教师的课堂话语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课堂话语的特征
  不同于自然状态下的话语,课堂话语是一种特殊语境下的话语,因此课堂话语有其独特的特征。
  1.规约性。根据语言学理论,我们知道语言具有任意性的特征。课堂话语由于发生在教室——这一独特的语境下,就要求教师用语要做到规范化。教师首先要发音清晰、语调自然,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其次,课堂用语要准确规范,一词多义是英语的一大特征,教师的用语要选择最地道的最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语言。
  2.简洁性。为了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应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有些教师为了凸显自己词汇量丰富、见多识广,故意使用一些冗长复杂的表达方式,致使学生不易理解,无法激起学生学习模仿的兴趣,从而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经济原则
  省力原则(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又称经济原则(the Economy Principle),可以概括为: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2]。经济原则是由美国学者George Kingsley Zipf 于1949提出的。经济原则分为说话人经济原则和听话人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最终强调的是人们在争取某种效果时,经常会采取相对经济相对省力的途径。
  四、经济原则与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
  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往往会采取相对经济、省力的方法。笔者从课堂问候语、课堂讲解、课堂指令、课堂结束语等方面来讨论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是怎样提醒经济原则的。
  (一)课堂问候语
  英语教师的课堂问候语,一般是打招呼用语,如,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 today?等,这是有课堂这一特殊语境决定的——课堂短短45分钟,如果教师的课堂问候语拖泥带水,就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这样用语课堂教学的时间就缩短了,不利于完成教学任务。简短的课堂问候语,既让学生知道到上课时间了,要快速地融入课堂,调整注意力,同时教师也完成了给学生寒暄、交流的过程,这样有利于维持课堂秩序,易于组织课堂教学。
  (二)课堂讲解
  课堂讲授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输入的形式,英语教师为了达到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的效果往往会采用简单、明了、生动、幽默的话语,特别是讲解某个复杂的知识点、语法现象等不易于被学生理解的东西。但是为了达到句式的多样化、为了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多种表达方式,英语教师也会舍弃经济原则,此舍非比舍,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表面上舍而实质上是得——得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指令
  英语教师的课堂指令,一般都采用祈使句如,stand up,sit down,answer this quesrtion,follow me,open your books等等。祈使句本身的特点就是简练、果断。课堂指令采用祈使句学生易于接受,使“政令畅通”——能够指导学生语言技能训练以及交际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但有时候,英语教师也会明显的违背经济原则,舍弃祈使句而选用委婉语气的疑问句,如Would you/Could you please answer this answer? 这样是为了缓和紧张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的距离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课堂结束语
  英语教师经常采用的课堂结束语都比较简单,一般都是So much for today or That’s all for today. Thank you.或者最简单的See you.这种简练的课堂结束语既达到了说话人经济原则也达到了听话人经济原则。此时,学生期待着课间休息,一次课的课堂学习已经非常疲惫了,介绍的时候此种套语契合此情此景。
  五、结语
  心理学研究表明,冗长的话语易于使人注意力分散,英语教师遵循经济原则组织课堂话语,选用简单、明了的话语,不拖泥带水,既兼顾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又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维持,此种课堂话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到达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娥君.浅谈英语教师课堂用语[J].赤峰学院学报,2010(4).
  [2]姜望琪. Zipf与省力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
  [3]郭新婕.英语实习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分析———个案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8(6).
  (作者单位:湖北十堰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其他文献
以2年生棱枝山矾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强度酸碱(pH:4.5、5.5、6.5、7.5和8.5)处理对其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探讨对酸碱处理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棱枝山矾对酸处理
单亲家庭是指一些只有一位母亲或一位父亲所带领的家庭,其成因主要是离婚、分居、配偶一方死亡或出走。其次就是未婚妈妈或未婚爸爸独立养活儿女。今年来随着父母离异或其他因素,单亲孩子成了一种现象,教育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群孩子,要么由母亲或者父亲单方面照顾,要么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照顾,有的甚至寄放在亲戚、朋友家中,如何让这样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一直研究的问题。下面就笔者班上一
秦艽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藏药材,为了解秦艽的休眠机制提高其萌发率,扩大引种栽培资源,对青藏高原野生秦艽组中的麻花艽、管花秦艽和黄管秦艽的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
摘要:本文针对生源数量降低引起质量的下降及生源的多样化,而引起的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分层次、分兴趣进行教育,以弱化生源问题引起的教学质量的降低。  关键词:生源素质;榜样;精英;兴趣;特长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251-02  一、高职院校的生源现状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
摘 要:本文介绍了学习金字塔模型教学法的思维以及在《汽轮机原理》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工科类大学实验教学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使课堂讲授的理论容易被学生接受,这种方法的实施不仅可以获得最大的平均教学保留率,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使学生从被动的聆听与吸收提升到主动的学习与建构,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金字塔;汽轮机;教学模式 
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小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一年级的孩子有着模仿性强、活泼好动、乐于参加活动的特点,这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有利条件。为了帮助孩子更轻松地学习英语,笔者在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方面有以下几点尝试:  一、直观教学,真情实感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而直观教具形象、生动,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我在
以滨海沙地上纹荚相思(Acacia aulacocarpa)、厚荚相思(A.crassicarpa)、肯氏相思(A.cunninghamia)和卷荚相思(A.cincinnata)为试验对象,在春季测定自然条件下4种相思叶绿素荧光参数,以探
摘 要:在我国现代高校中,职业教育是非常典型的教育类型,与传统高校相比,职业教育在理念、方法、目标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在教育体系方面,职业教育也与传统高校不同。本文便从职业教育的理念出发,从目标、内容、方法等三个方面,研究如何构建起科学完善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从而帮助高校培养出更多思政素质较高的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思政教育;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
摘 要:九年级学生学习化学伊始,出于好奇心驱使和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吸引,学生对本学科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但随着时间推移,学学生学习兴趣分化现象凸显。引起兴趣分化现象原因复杂。但是归纳起来,主要与教师教法、目标的选择、学法的指导有关。克服兴趣分化现象的办法是坚持教法改进、兴趣的激发和学法的指导。  关键字:初中化学;兴趣;分化;克服  化学是九年级新增学科,学习伊始,出于好奇心驱使和变幻纷繁的化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