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amar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它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美术更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着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美术的社会功能也不是单一的,而是体现在多方面的。概括地说,美术主要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我国教育部也要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美育也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也要好好开展。但目前现状来看,各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
  一、美术教育的错误认识
  错误认识一:美术课就是画画课
  在很多学校的领导、老师的眼里美术课就是画画课。还有的美术老师也存在这种观念,在评价学生美术成绩时画的好的评价就高,画的不好的学生评价就低。
  分析上述原因主要是对美术教育的课程性质还不够了解。2011我国就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课程标准》。在《美术教育课程标准》中就指出: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这就是说我们不能只强调美术课程的实践性,还需要兼顾到课程的其它目标。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大力开展美术学科的教研活动,不但让本学科老师知道美术课的作用,更要让其他学科老师也对美术学科有所了解,让其他老师与领导摒弃那种旧的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对待美术课评价上更是要多元化评价,不能只用绘画技巧高低代替美术学科评价。
  错误认识二:美术教育就是为美术加试服务的
  在很多学校,对美术教育给予的重视集中在美术加试上,美术的课堂教学变成了加试训练营,课堂成了特长加试生的天地,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也集中在几个特长加试生身上。
  分析上述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功利思想影响了中小学美术教育活动。由于升学过程中,美术学科加试合格后,入学分数降低,这样就为一些有美术特长但考试科目分数低的学生创造了条件,同样也会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有些学校为提高升学率,把美术课变成了加试培训课。
  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监管的力度,利用相关制度约束学校的行为,同时还要提高学校领导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要让学校领导明白教育是对人整体素质的提高,不是以学们的成绩为标准,摒弃教育功利主义思想,着眼于学生未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美术课程的重视不够
  1、学校重视不够
  在很长的时间里,农村美术基础教育总是没有起色,由于片面重视语数外,将美术课视为负课,可上可不,长期以来美术学科则成为被遗弃的一片荒土,无种无收。所以在各级各类美术竞赛中,农村学生获奖甚少。
  地方主管部门长期以学生成绩为主考核学校,重视数、语、外学生的成绩,使其他科目受到冲击。形成了一个主管部门向学校要数、语、外成绩,学校向老师要数、语、外成绩,老师向学生要数、语、外成绩,很多学生把美术等其他课当成了休息课、放松课,有的学生甚至当成自习课,老师在上面讲美术,下还有的学生做作业,做练习。由于大环境的影响,美术老师也不太深管这些孩子,形成美术课不受重视的局面。
  要想改变这一情况必须使主官教育部门把美育和智育放在同等高度来看,要以培养素质全面的合格公民为基础教育的已任,不能把基础教育的本质定在培养高精尖人才上,更不能以数、语、外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也不能以数、语、外的成绩来评价一个这校的好坏。
  2、家长重视不够
  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领域只重视语、数、外教学质量的评价。很多家长也是不重视美术课,例如:如果孩子把语文书或卷子忘在家,家长一定会去给孩子送,但要是美术用具忘记带了,家长就不一定会去送了。还有的家长根本不给学生带美术用具,认为没用。
  分析上述原因,主要是受到应试教育模式影响,还是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教育子女,认为美术、音乐等考试也不考没有什么用。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使教育部门提高认识,做好艺术教育的宣传工作,还要不断改革教育模式和高校的招生模式,不要以几门功课就定学生能力,要多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核。逐渐的让全社会形成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思维,从而改善美术教育的局面。
  三、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严重滞后
  1、大部分学校没有美术专用教室
  美术专用教室为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提供了好的环境,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都会知道,有些美术设备如石膏像,是易碎的,而且有的石膏像也是比较大的不能轻易移动。如果有美术专用教室,这样方便教师备课,也方便学生学习。事实是目前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是没有美术专用教室的,有很多学校都存在着上级下拔的美术器材都放在仓库中,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更有的学校由于没有美术专用教室,美术器材又易损坏,在长期存放过程中遭到损坏不能使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改善美术教育现况就必须要建立美术专用教室,将美术设备配齐,配全,并且建立制度,加强管理和使用美术设备。为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打下物质基础。
  2、专业美术教师人才缺少
  农村师资力量不足,分配下来的美术师范生由于专业能力都比较强,加之学校重视数、语、外的思想,大部分美术师范生都担任着考试科目的教学工作。美术老师往往都是年龄比较偏大的或都是业务水平不太高的教师担任,还有的学校美术课都由语、数老师兼任,由于缺少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美术课的水平普遍不是很高。
  对于学校,首先应重视美术教学,将真正的专业人才放置在专业岗位上,让专业人才起到最大作用。教育主官部门也要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分配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3、缺少培训,教学方法滞后
  由于美术教师人才的不足,使得开展有效的培训也是比较困难的,美术教师培训时会出现有部分教师是正规美术院校毕业,美术技能,教学技能比较强;还有部分虽然不是美术院校毕业,但在学校也是有一下美术基础的教师,美术技能可能,但美术理论知识不够;另外还有一部分是从别的学科转过来的,绘画水平很一般,美术理论也不强;更有的学校美术课是由语、数老师兼任的,学校只能派代表参加。这样一来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法都不好定,难以形成有效的培训。对于教学方法,很多学校教学形式单调,以画为主,手工、欣赏等课形开展不好,教学方法比较老套,难以引发学生兴趣。
  对于培训应采用多梯次培训,做到加强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考核形式,让美术教师感到压力,让无美术专业技能的老师要么积极提升自己,要么自动淘汰。其次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开展教师座谈会及师生座谈会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共同探讨,吸取好的经验,学习好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就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共同研究。开展听课制度。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经验,不但表现在专业上,还表现在备课、组织教学、语言表达、肢体动作、板书等等细节上,通过听课可以从中发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吸取他人的先进经验,尤其是听优秀教师的讲课将受益匪浅。
  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的薄弱是现实的,在明确了美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了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生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之后,摆在教育战线面前的任务就是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了。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人文学科,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还需要我们从教育意识上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改善,最终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吉林省磐石市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演唱优秀的童声合唱曲,对于孩子们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艺术修养的形成,音乐视野的扩大,聪明才智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在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童声合唱这种艺术形式更受到师生们的喜爱,并把它作为进行美育教育,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智力发展的得力手段。童声合唱艺术不仅可以反映一个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也可以显示出一个学校学生的精神素质与精神面貌。  一、童声合唱类别 
期刊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幼儿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等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欣赏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也就是说,通过美术教育活动,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幼儿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
期刊
幼儿在参加角色游戏时,心理上追求的是一种平衡和满足,而规则是幼儿获得心理平衡和精神满足的保证。角色游戏规则的内涵比其它游戏规则要丰富,其表现形式也比其它游戏的规则灵活、多样。下面我根据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来谈一谈对角色游戏规则的几点认识:  一、角色游戏规则的种类  我把角色游戏的规则按具体含义不同分为内隐规则、组织规则、寓教规则和取用规则四种。  1、内隐规则 角色游戏是以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
期刊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游戏中绘画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减少绘画过程中的枯燥感和挫败感,还会让绘画真正成为一种幼儿喜爱的游戏,让游戏成为幼儿不可缺少的生活。  在实际的绘画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喜欢画画、爱画画,久而久之画得越来越好。如我班的吴笛闻、武俊竹等几个小朋友,他们非常喜欢画画,每次画画的时候都能有所提高,画出超乎想象
期刊
音乐与美术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随着幼儿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音乐与美术是幼儿思想感情、精神面貌的反映与交流的两种最通俗的艺术形式,它们各自以其不同的途径对幼儿的社会生活起着广泛的作用:  学前教育是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的教育。学前教育的重点必须是为了整个人生的发展,必须以奠定幼儿良好的素质基础为落脚点。培养身体的、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和道德的整合性发展的完整儿童,已成为现
期刊
幼儿期正是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期,在此时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将影响到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一生中的各个方面,许多人的性格养成与幼儿期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因此,对幼儿的常规培养是一门艺术,值得教师的深入思考与探索。然而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于人类的影响力,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法,它不仅能给儿童带来愉快,
期刊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如何上好一节美术课,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  美术具有丰富多姿的色彩、形状、结构和材料,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材料来充分表现他们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因而特易为幼儿所喜爱和接受。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3--6岁的幼儿常常是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动作来思维的,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器官能接触到的物质材料充满了好奇心,这就为向他们进行美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快乐歌唱的起点,是产生音乐情感的基础。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孩子们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参与。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用兴趣作引导,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歌唱。  音乐是儿童生活的灵魂,大凡健康的儿童生来就喜欢音乐,婴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使他们情绪激动,表情愉快。音乐在时间中流动、运动的
期刊
声乐是音乐和语言相结合,通过演唱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听觉艺术,它又是技艺性极强的表演艺术。幼儿的声乐活动,相对来讲孩子的年龄较小,学习的难度和表现能力有限,就要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指导,幼儿的声乐活动要以启发引导为主,循序渐进的让幼儿在自信中进行声乐活动。  在倡导让孩子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今天,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已越来越多地被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活
期刊
在游戏中进行音乐教育,这种方式实际上在著名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早已得到了应用。来自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世界上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音乐教学方法之一,他追求的是在游戏中将动作、音乐、语言等紧密结合,适用于儿童,让他们在游戏中了解音乐中的旋律与节奏,获得了很大成功。  所以说游戏化不仅体现在音乐游戏这样的特殊成分,而且体现在它的一切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多采、具有游戏化和类似游戏的特征,使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