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对话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益,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它要求打破教师在课堂上话语霸权,鼓励学生平等参与,提倡学生质疑,反驳教师的不当做法和书本知识中存在的问题,它不仅是师生间的语言交流,更是一种情感和精神的相会,一种心境澄明的体验。对话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由教师单向灌输的“独白”活动,并随着教育的变迁日益浮现出来,并逐渐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教学实施;参与
对话式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它让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对话与合作中主动生成知识。主要体现在:首先,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而对话式教学的实施正意味着对教学创造性质的追求。其次,师生关系也将更加人性化,因为只有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符合人性化的师生关系。
一、对话式教学必须依附于外显的形式才具有可操作性
1.问答式
问答式对话式教学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求真知的问题,但是只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才能实现其教育目的。从本质上看,真正的师生对话应是师生间心灵的相互沟通、精神的敞开和接纳、思想的碰撞,它不仅仅表现在提问和回答上,更重要的是双方的交流和探讨、言说和倾听、欣赏与评价。
2.启发式
启发式在对话式教学运用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好一个点拨者的角色,不可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思考过程,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广阔空间,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从而达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境界。
3.讨论式
“讨论”是讨论对话式教学的主要手段,它必须以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前提。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讨论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在学生偏离主题后,要及时把学生引回主题。
二、对话式教学实施的原则
1.民主、平等
民主、平等是师生能够发生对话的前提保证。师生对话是一种特殊的对话,在师生展开互动交流中,尽管两者有年龄的差距,但是两者之间对话具有人格、精神上的完全平等和教育意义的特点。因此只有平等的主体才可能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如果失去了民主和平等,那么师生间就无法实现有效的对话。
2.分层并重
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不同的学生创造不同的对话氛围和条件,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去表现自己、发展自己。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平等的对话者,才能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对话中来,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较为充分地展示自己,获得自身的发展。如提问教学时,要分层设计,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力求每一堂课都不重复,让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给更多学生发问的机会。
3.以问题为中心
与传统教学相比,对话式教学在整个过程中充满了创造的色彩,师生在合作的氛围中交流、沟通,互相借鉴,达到教学相长。对话式教学主张先学后教、先思后问、先问后讲,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标志性和封闭性,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发现思维、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基础和潜力,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对话式教学借助创造性、生成性的过程,充分表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自主构建”的特征。
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对话式教学的实践
1.学会倾听
对于学生来说,会听是学习最基本的技能。会听才能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话语的含义,并对其进行品评。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审时度势,要做到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倾听训练。教师的倾听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被重视和理解的,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想要说话,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进行倾听训练一般可以:①听他人说完再发表见解;②概括别人发言的主要意思;③不重复他人的错误;④在倾听他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
2.有效提问
提问是对话式教学最常见的形式,有效的提问应是师生双向融合的过程,也就是师生双方知识、经验以及认知的互相融合过程。提问的类型由易到难一般可以如此设计:“知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提问的方式有:限答式提问、非限答式提问、诱导式提问、反思性提问。
3.区分层次
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设计不同水平的问题,力求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处于思辨状态,获得主动学习的机会。对好学生的回答要做到穷追不舍,积极听取他们的回答,并及时地把他们的回答融入后面的问题中;对学困生设计的问题可以由简到繁层层递进,重视他们的回答,给予他们充分的思考和理解的时间,并及时地进行点评和鼓励,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话中。
4.有效互动
有效的对话式教学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基本上获得发言的机会。学习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有目的性和互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互动中。小组讨论是课堂对话较为普及的一种形式。
【例】“Water Talk”学习时,我安排“group work”和“role play”的活动.
①Group work.
②Play a game about the dialogue/role play.
分析:趣味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学习知识的快乐过程,从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生活实际话题出发,不仅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更能让学生有话可说,从而产生有效的“信息沟通”,实现有效对话。
初中英语对话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授教法的限定,更多是在教学过程中协助学生参与到对话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构建新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加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再生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仍要积极地研究探索,不断提高对话式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娟.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尝试[J].教学与管理,2011(4)
[2]沈冬梅.“问题探究”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8)
[3]张新成.浅谈初中英语对话教学[J].科技信息,2008(27)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教学实施;参与
对话式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它让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对话与合作中主动生成知识。主要体现在:首先,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而对话式教学的实施正意味着对教学创造性质的追求。其次,师生关系也将更加人性化,因为只有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符合人性化的师生关系。
一、对话式教学必须依附于外显的形式才具有可操作性
1.问答式
问答式对话式教学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求真知的问题,但是只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才能实现其教育目的。从本质上看,真正的师生对话应是师生间心灵的相互沟通、精神的敞开和接纳、思想的碰撞,它不仅仅表现在提问和回答上,更重要的是双方的交流和探讨、言说和倾听、欣赏与评价。
2.启发式
启发式在对话式教学运用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好一个点拨者的角色,不可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思考过程,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广阔空间,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从而达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境界。
3.讨论式
“讨论”是讨论对话式教学的主要手段,它必须以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前提。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讨论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在学生偏离主题后,要及时把学生引回主题。
二、对话式教学实施的原则
1.民主、平等
民主、平等是师生能够发生对话的前提保证。师生对话是一种特殊的对话,在师生展开互动交流中,尽管两者有年龄的差距,但是两者之间对话具有人格、精神上的完全平等和教育意义的特点。因此只有平等的主体才可能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如果失去了民主和平等,那么师生间就无法实现有效的对话。
2.分层并重
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不同的学生创造不同的对话氛围和条件,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去表现自己、发展自己。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平等的对话者,才能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对话中来,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较为充分地展示自己,获得自身的发展。如提问教学时,要分层设计,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力求每一堂课都不重复,让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给更多学生发问的机会。
3.以问题为中心
与传统教学相比,对话式教学在整个过程中充满了创造的色彩,师生在合作的氛围中交流、沟通,互相借鉴,达到教学相长。对话式教学主张先学后教、先思后问、先问后讲,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标志性和封闭性,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发现思维、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基础和潜力,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对话式教学借助创造性、生成性的过程,充分表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自主构建”的特征。
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对话式教学的实践
1.学会倾听
对于学生来说,会听是学习最基本的技能。会听才能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话语的含义,并对其进行品评。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审时度势,要做到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倾听训练。教师的倾听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被重视和理解的,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想要说话,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进行倾听训练一般可以:①听他人说完再发表见解;②概括别人发言的主要意思;③不重复他人的错误;④在倾听他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
2.有效提问
提问是对话式教学最常见的形式,有效的提问应是师生双向融合的过程,也就是师生双方知识、经验以及认知的互相融合过程。提问的类型由易到难一般可以如此设计:“知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提问的方式有:限答式提问、非限答式提问、诱导式提问、反思性提问。
3.区分层次
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设计不同水平的问题,力求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处于思辨状态,获得主动学习的机会。对好学生的回答要做到穷追不舍,积极听取他们的回答,并及时地把他们的回答融入后面的问题中;对学困生设计的问题可以由简到繁层层递进,重视他们的回答,给予他们充分的思考和理解的时间,并及时地进行点评和鼓励,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话中。
4.有效互动
有效的对话式教学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基本上获得发言的机会。学习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有目的性和互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互动中。小组讨论是课堂对话较为普及的一种形式。
【例】“Water Talk”学习时,我安排“group work”和“role play”的活动.
①Group work.
②Play a game about the dialogue/role play.
分析:趣味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学习知识的快乐过程,从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生活实际话题出发,不仅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更能让学生有话可说,从而产生有效的“信息沟通”,实现有效对话。
初中英语对话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授教法的限定,更多是在教学过程中协助学生参与到对话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构建新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加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再生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仍要积极地研究探索,不断提高对话式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娟.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尝试[J].教学与管理,2011(4)
[2]沈冬梅.“问题探究”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8)
[3]张新成.浅谈初中英语对话教学[J].科技信息,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