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新画卷》:记录福建40年变化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值举国同庆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一部新书,如同五彩祥云喜降案头。这部由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福建省作家协会联合组织采写,由海峡书局出版、题为《八闽新画卷》的新书,精选101位作家的140多篇纪实文学作品,总字数凡80万。作为一部顺天时、接地气、立足福建、最具福建特色的纪实文学选集,它是福建省40年巨变的形象记录、当代闽海精英的群体雕塑,也是文学闽军历经11年长征之后,回报给父老乡亲的一份精神厚礼。
  40年巨变的形象记录
  本书虽刚出版,书页中还有淡淡的油墨之香,但压卷之作《走进安溪》,却早在11年前(2007年),就由省委老领导、老作家何少川写成了。当年,他应邀率领一批作家到安溪采风,就以这篇全景式的纪实文学作品,描述安溪如何由“铁观音故乡”变成“铁观音王国”,由一个国定贫困县变成全国经济“百强县”。该文举重若轻,有理有据,有情有景,且文采斐然,堪称新闻性、文学性与政论性俱佳。
  无独有偶,翌年,当省作家采风团走进武夷山时,老市长兼散文家张建光的《武夷山水一壶茶》,又如同一道闪电,照亮大导演张艺谋的灵感。于是,从大红袍入手,以茶文化为主轴的大型山水实景综艺节目《印象·大红袍》就此诞生,至今盛演不衰。
  当然,县域经济中的傳统支柱产业,绝不仅仅只有茶香飘荡。打开本书,我们还可在黄种生《从地瓜县到百强县》中观赏惠安的石雕,从张晴雯《戴云山作证》中赏识德化的瓷器,从于燕青《花都的前世与今生》中喜看漳州与漳浦百花齐放,从蔡天初《天下粮仓》中乐见浦城稻米丰收;从尚昱《中国海带与紫菜之乡》中品尝霞浦海鲜。而洪华堂《沙县小吃台湾行》,则把风靡大陆的沙县小吃端进台湾,让海峡彼岸同胞也能大饱口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先一县一品、一花独放的局面,很快就群芳争艳,呈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新景象。你想知道福建第一座石化城如何在泉港崛起吗?请读陈小平《难忘福建第一桶油》。你想了解福建第一辆汽车如何在闽侯诞生吗?请读王晓岳《青口汽车城圆梦记》。作为综合实验区的平潭岛,其第一条海峡大桥如何横空出世?新华社记者、诗人谢宜兴《海坛有幸虹生根》,将提供最权威也最富有诗意的答案。从来不产棉花的长乐,何以变成“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请读景艳《给我一根纤维,我就能牵动地球》。曾是传统农业县的晋江,又是如何发展十大支柱产业,蔚成“中国品牌之都”?章武《品牌之都话品牌》,为你追述“七匹狼”等诸多名牌故事。
  同样,厦门经济特区:其奠基的第一声礼炮是如何炸响的?连接大陆的第一条海底隧道是如何贯通的?直通金门的第一条渡轮是如何首航的?它又是如何从小巧玲珑的海岛型城市,扩展成举世瞩目的海湾型大都市?对此,戎章榕《为了前行的纪念》、陈慧瑛《有凤来仪》、沈世豪《为有源头活水来》、何况《同安工业集中区速写》、林秀美《走过沙坡头》、曾章团《两岸金融中心》等,或以春秋史笔,纵写特区的光辉历程,或以特写镜头,多视角聚焦其沧桑巨变,既让人惊叹,又令人信服。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任何成就皆来之不易。有责任、有担当的作家们,并不回避征程中的艰难与曲折,更不会对大众所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漠不关心。阅读本书,有两类题材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一是扶贫,二是生态。
  前者,如王绍据《大姥山,扶贫第一村》,写福鼎县赤溪村,本是一个赤贫的畲族小山村,1989年,《人民日报》为它发表一封《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读者来信,从此引起广泛关注。此后30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帮助下,该村由“输血”扶贫困、“换血”刨穷根、“造血”寻富路,到开发旅游业、建设小康村,为全国创造了滴水穿石、精准扶贫的样板与经验。由于作者本人就是那封读者来信的执笔者,后又深入该村采访百余次,成为当地“活地图、活字典”,故其笔下的人物、故事、场景乃至各种细节,全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后者,如张晴雯《戴云山作证》。她写瓷都德化举全县之力,把焚烧木柴、吞噬森林的古瓷窑,千方百计更换为利用电力和煤气等清洁能源的各种新式窑,既推动瓷业生产走向现代化,又保护环境,让戴云山区树常绿,水长清,天更蓝。作者多年供职县报道组,走遍全县山山水水,故笔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作为文坛新秀,难能可贵。
  以上两文的成功,再次证明生活是创作之源,而真实性,乃非虚构纪实文学之第一生命!
  当代精英的人物群雕
  与全国一样,福建改革开放40年的丰功伟绩,离不开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戎章榕《为了前行的纪念》,真实再现1984年邓小平乘交通艇视察厦门,并在特区管委会临时扯下窗帘当桌布,当场挥毫题词的历史场景,让大家重温“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伟大动员令,令人仰之弥高,敬之弥深。同样,书中厦门、宁德与福州的若干篇章,也留下青年时代习近平同志亲切的目光与笑容,其富有前瞻性的殷殷教导,永为我们的精神财富与前进动力。
  文学是人学。为站在改革开放最前列的优秀共产党员树碑立传,义不容辞。本书有两文专写县委书记,特别引人注目。一是杨少衡《寻找谷文昌的足迹》,二是马星辉《廖俊波在政和》。两位主人公,一前一后,一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带领东山人民造林,一位在改革开放年代,带领政和人民奔小康。尽管年代不同、县情各异,但他俩都是人民的儿子,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信任与拥护的优秀共产党员,都是全国县委书记的楷模。他俩的高风亮节,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交相辉映,感人至深。
  众所周知,福建人素有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传统,这在“闽商”,即闽籍工商企业界成功人士身上尤为突出。陈慧瑛的《诗意人生》,就成功塑造了汽车“玻璃大王”曹德旺这一人物形象。他既是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大企业家,名列全国前茅的大慈善家,同时又是一位有情有义、有血有肉、个性十分鲜明的“福清哥”。楚欣《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企业》,写中国涂料工业领军人物之一、“三棵树”公司掌门人洪杰;哈雷《才子情怀暖天下》,写拥有中国十大男装品牌之一的“才子”集团老总蔡宗美。两位莆田人身上皆具儒商气质。郑国贤《建筑之魂》,写革命老区、“中国建筑之乡”上杭才溪建筑大军的总指挥钟维育,大刀阔斧、雷厉风行,颇有当年老红军“九军十八师”的大将风度。何英《马江畔的明珠》,写18位年轻人敢于下海吃螃蟹,在马尾创办新大陆科技公司。还有黄燕笔下《刘榕冰和她的索佳艺》,张茜笔下《张族源和他的葡萄观光园》等,尽管企业家们性格与命运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是敢拼、能拼、善拼的改革先锋,都是时代大潮的弄潮儿,首创之功,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各行各业先进人物也纷纷入列。古埙《戏剧之乡,笙歌嘹亮》,写莆仙戏剧作家、誉称全国剧坛“三驾马车”之一的郑怀兴。季仲《化白泥为神奇》,写德化瓷雕艺术家陈仁海,历经35次失败却屡败屡战,最终在北京奥运会献礼作品大展中,技压群芳,拔得头筹。黄文山《走进玛瑙世界》,写海沧青年雕刻师陈启宗,慧眼识宝,居然用废脚料制作精品,荣获全国金奖。黄锦萍《耳聋伯元宵》,写台江百年老店名牌小吃的当代厨师,充满老福州浓浓的市井风情。朱合浦《妈祖雕像与妈祖邮票》,写邮票设计家万维生,上天入海,穿云破浪,历经艰辛,最后,竟在数秒钟之内,成功拍下最美的女神头像,充滿传奇色彩。
  还有一批作家,把浓墨重彩献给普通老百姓。朱谷忠《山腰盐场弄潮歌》,把镜头对准泉港区“煮海为盐”的盐业工人。方友德《永福花乡,香飘中华》,把祝福送给漳平喜结良缘的花乡男女。李治莹《庙前聚宝》,写一批台商在连城投资区安家创业的幸福生活。而唐颐《探秘中国长寿之乡——诏安》,还请出一批百岁老寿星,他们或是茶农、菜农、农妇,或是医生、书画家、刺绣工,全都在青山绿水、孝子贤孙环绕中颐养天年。松青鹤白,一片祥瑞气象。
  文学闽军的壮丽长征
  据统计,11年来,参加“走进八闽”大采风的作家已达2500人次,共写出作品约2500篇,总字数近2000万。本书作品,就是在此基础上精选出来的。
  这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老作家中,有几位长期从政者。他们阅历丰富,目光深邃,文笔老辣,常见老树绽放新花。如耄耋之年的许怀中,还写出柘荣之特,连江之蓝,海沧之新,堪称宝刀不老。马照南《书香鼓楼》,从全民读书活动入手,展示福州市的“书卷气”和“文质彬彬”,体现精神文明建设在“东南大都会”的丰硕成果,选题新颖,立意高远。林爱枝返老还童,欢歌《家乡美》。林思翔旧地重游,《福祥安康话福安》。吴建华以农业厅老厅长的专业眼光,赞誉平和琯溪蜜柚为《推动地球的小球》。老作家中,还有两位已故者最是令人怀念,一位是《福建日报》原老总黄种生,其评述惠安巨变的《从地瓜县到百强县》,以立论精辟、思辨深刻而见长;另一位张惟是闽西“红土地文学”开创者,其回忆长汀治理水土流失之《中国梦里的河田》,则以乡愁浓烈、情感深挚而取胜。该文写于其病逝之前,可视为绝唱,弥足珍贵。
  当然,采风的主力军还是中青年作家,他们来自八闽各地,都是福建省文坛有理想、有追求的实力派作家,都是热爱生活、主动请缨到第一线去的志愿者。他们中间,有一批人本身就扎根基层,长期生活在民众之中。他们凭借对家乡的热爱和深厚的生活积累,勇挑重担,为所在地写出内容扎实、语言鲜活、富有地方特色的重量级作品。因佳作众多,恕不一一品赏。
  令人可喜的是,百名作家中有四分之一是女作家。可见,百年前曾出过冰心、庐隐、林徽因三大才女的福建文坛,女作家不仅后继有人,更有群体性的崛起。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在当代文学创作上照样大有作为。
  掩卷回思,本书也稍存遗憾:一是囿于篇幅,每县(市区)只选两文,遗珠之作甚多。二是“走进八闽”大采风尚未结束,若干县域作品只能暂付阙如。好在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到时的文学献礼,相信将给读者更大的丰收与喜悦。
  责任编辑 石华鹏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结合黑龙江省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现状,就地方注协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地方注协; 会计师事务所; 做大做强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注协发布了《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标志着注册会计
【摘 要】 文章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例,系统阐述了中国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通过对公司状况、混改过程、政治因素以及国有资产流失本质的研究试图诠释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研究表明,中国石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很好地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其经验为其他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中国石化; 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资产流失  中图分类号:F12
【摘 要】 会计实践教学是高职会计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尝试在高职会计专业构建“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并提出具体的构建思路、实施策略及保障措施,以期为会计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三段双轨递进式    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各方的共识,同时也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
【摘 要】 本文认为应该在学习、挖掘、整理和继承潘序伦先生以“立信”为核心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上,提炼出当今我国会计职业群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最终为我国会计职业群体制定出从事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规范。  【关键词】 潘序伦; 会计; 诚信; 职业道德    被誉为现代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最主要的贡献并不是他在医学领域取得的成就,而是他倡导和制定的作为医生这一职业群体的道德规范即著名的“希波克拉底
【摘 要】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境外国家和地区依据IFRIC 12的规定对高速公路BOT业务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会计职业判断,有助于为中国规范BOT业务核算提供有益的借鉴。不可否认,他们的做法也许只是实践探索,而并非成功经验;对此有必要认真分析其执行IFRIC 12的背景和利弊得失,结合中国国情和行业特点,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并逐步完善BOT业务会计规范体系。  【关键词】 BO
毫无疑问,语言是现代文明的主要工具,故事则是语言的演武场。讲故事从来都不是作家的专利,作家也不是单纯地为了讲故事而写作,只是作家恰巧选择了故事这个比较好的容器而已,于是文学最为广泛接受的一类变成了小说,故事性越强小说也就越受欢迎。再之后,因为科技的加入,小说催生了电影。  所谓故事,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故事的基本原理都几乎有了定论,在中国,我们叫起承转合,在好莱坞,严格地分为三幕。故事的原理几乎每
【摘 要】 文章以价值链为研究视角,从横向价值链、纵向价值链和内部价值链三个维度构建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应用于具体案例,评价企业绩效及价值链协调度,为企业基于价值链管理的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综合评价体系。  【关键词】 管理会计工具; 价值链管理; 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8-0133-04
当巍峨的华表,让沧桑而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  当雄伟的天安门,让浩荡的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斑驳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那排山倒海的力量  是站起来的中国最深沉的呼喊  从南湖红船,到东方巨轮——伟岸的中国共产党  是历史的走向,是人民的选择  是中华民族最宏大的叙事与担当  苦难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屹立东方的丰碑是辉煌的纪元  苍劲的大手抒写了中华民族最瑰丽的篇章  曾经苦难的母
2006年5月31日,哈佛大学商学院举办了一场专题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纪念Robert S. Kaplan在会计研究领域,尤其是在管理会计领域的杰出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Kaplan无疑是全世界管理会计研究领域的领跑者。他似乎始终能够站在管理会计学的最前沿和制高点,带领大家思考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  Kaplan在1968年从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获得运营
【摘 要】 企业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在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经营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和生态。现有的传统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已不适应企业对环境成本的核算,而基于物料流会计发展的物料流成本会计有利于企业辨识资源消耗环节,降低物料损耗,保护环境,所以更适合作为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管理工具。文章介绍了物料流成本会计的逻辑与实施流程,并结合ABC公司案例对物料流会计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环境成本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