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采用抚顺市3个基本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抚顺市近50年暴雨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抚顺市年平均暴雨日数为1.6 d,且年平均暴雨日数呈略增多趋势;抚顺市暴雨出现在4—9月,其中7—8月是多发时期。利用GIS技术进行抚顺市暴雨灾害风险区划,对提高抚顺市防汛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暴雨;气候特征;灾害风险区划;辽宁抚顺
中图分类号 P3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254-02
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东与吉林省通化市接壤,南与本溪市相邻,西与沈阳市相接,北与铁岭市毗邻。辖新抚、望花、东洲、顺城4个市辖区,抚顺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3个县。暴雨是抚顺市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1],特别是1995年7月29日、2005年8月13日和2013年8月16日3次暴雨洪涝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分析抚顺市近50年暴雨发生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对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载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多因子综合分析[2-3],利用GIS技术制作抚顺市暴雨灾害风险区划,对提高抚顺市防汛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抚顺市3个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地区平均数据为3个站的平均值。
1.2 暴雨标准
暴雨是以20:00为日界的24 h累计降水量来界定的,将当日降水量≥50 mm定为暴雨,日降水量≥100 mm为大暴雨,日降水量≥250 mm为特大暴雨。
1.3 研究方法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是暴雨洪涝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4-5]。暴雨洪涝灾害主要是由于大面积的暴雨,特别是大暴雨和特大暴雨、连续的大到暴雨引发的局地涝灾。建立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各地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指数,将暴雨洪涝风险指数按5个等级分区划分(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低风险区、低风险区),并基于GIS绘制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暴雨时空演变气候特征
2.1.1 暴雨的年际分布。抚顺市1961—2010年共出现暴雨242站次,其中大暴雨16站次。年平均暴雨日数为1.6 d(抚顺县1.9 d,清原县1.5 d,新宾县1.2 d)。年暴雨出现次数以1995年最多,为14站次,最少为1 d(共6年)。年平均暴雨日数呈略增多趋势,新宾县、清原县增多趋势较为明显。
2.1.2 暴雨的月际分布。抚顺市暴雨出现在4—9月,首场暴雨出现在4月29日(1967年抚顺市区及抚顺县),末场暴雨出现在9月21日(1990年抚顺市区、抚顺县和清原县)。暴雨主要集中在7—8月,暴雨出现频率7月为38.4%,8月为46.7%,4月仅为0.4%。
2.1.3 暴雨的空间分布。抚顺市暴雨分布在市区及抚顺县最多,清原县次多,新宾县最少。抚顺市区及抚顺县出现96次,占总出现次数的39.7%;清原县出现79次,占总出现次数的32.6%;新宾县出现67次,占总出现次数的27.7%。
2.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2.2.1 抚顺市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抚顺市区的望花区西部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望花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高风险区;望花区东部部分地区和新抚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中等风险区;顺城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低风险区;东洲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低风险区(图1)。
2.2.2 抚顺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抚顺县海浪乡、汤图乡东北部、上马乡东部局部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石文镇西北部、上马乡大部、汤图乡大部、马圈子乡中部和东部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高风险区;石文镇东部、上马乡南部局部地区、汤图乡西部局部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中等风险区;峡河乡大部、后安镇大部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低风险区;救兵乡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低风险区(图2)。
2.2.3 清原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清原县清原镇中部属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清原镇部分地区、草市镇、大孤家镇北部部分地区、夏家堡镇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高风险区;夏家堡镇中部和东部、大孤家镇南部、英额门镇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中等风险区;夏家堡镇西部、土口子乡、南山城镇大部、湾甸子镇北部、北三家乡南部、南口前镇中部、大苏河乡北部、红透山镇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低风险区;枸乃甸乡、北三家乡北部、南口前镇大部、红透山镇大部、敖家堡乡、大苏河乡中部和南部、湾甸子镇南部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低风险区(图3)。
2.2.4 新宾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新宾县的新宾镇、旺清门镇、响水河乡中部、红庙子乡东南部分地区、永陵镇和上夹河镇中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和次高风险区;响水河乡除中部以外地区、红庙子乡大部分地区、上夹河镇部分地区、永陵镇北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中等风险区;上夹河镇大部分地区、木奇镇北部、下夹河乡东部、大四平镇、平顶山镇、北四平乡、红升乡、红庙子乡和水陵镇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低风险区;南杂木镇、木奇镇南部、榆树乡、苇子峪镇和下夹河乡西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低风险区(图4)。
3 结论
(1)抚顺市1961—2010年共出现暴雨242站次,其中大暴雨16站次。年平均暴雨日数为1.6 d,年平均暴雨日数呈略增多趋势。
(2)抚顺市暴雨出现在4—9月,暴雨主要集中在7—8月,85.1%的暴雨出现在这一时段,6月和9月次之,4月和5月最少,其他月份无暴雨出现。
(3)抚顺市暴雨地理分布方面,市区及抚顺县最多,清原县次多,新宾县最少。
(4)抚顺市区的望花区西部地区,抚顺县海浪乡、汤图乡东北部、上马乡东部局部地区,清原县清原镇中部,新宾县的新宾镇、旺清门镇、响水河乡中部、红庙子乡东南部分地区、永陵镇和上夹河镇中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东洲区、救兵乡、枸乃甸乡、北三家乡北部、南口前镇大部、红透山镇大部、敖家堡乡、大苏河乡中部和南部、湾甸子镇南部、南杂木镇、木奇镇南部、榆树乡、苇子峪镇和下夹河乡西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低风险区。
4 参考文献
[1] 张昱,李亮,吴春英,等.抚顺市旱涝演变规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和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S1):192-195.
[2] 李世奎,霍志国,王素燕,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及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1):77-87.
[3] 张菡,郭翔,王锐婷,等.四川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6):165-171.
[4] 刘春风,徐欢,柳宏英,等.一次中天山暴雨天气的诊断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4):17-21.
[5] 孟茹,李爱华,郑薇薇.汉中市暴雨决策气象服务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225-226.
关键词 暴雨;气候特征;灾害风险区划;辽宁抚顺
中图分类号 P3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254-02
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东与吉林省通化市接壤,南与本溪市相邻,西与沈阳市相接,北与铁岭市毗邻。辖新抚、望花、东洲、顺城4个市辖区,抚顺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3个县。暴雨是抚顺市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1],特别是1995年7月29日、2005年8月13日和2013年8月16日3次暴雨洪涝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分析抚顺市近50年暴雨发生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对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载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多因子综合分析[2-3],利用GIS技术制作抚顺市暴雨灾害风险区划,对提高抚顺市防汛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抚顺市3个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地区平均数据为3个站的平均值。
1.2 暴雨标准
暴雨是以20:00为日界的24 h累计降水量来界定的,将当日降水量≥50 mm定为暴雨,日降水量≥100 mm为大暴雨,日降水量≥250 mm为特大暴雨。
1.3 研究方法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是暴雨洪涝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4-5]。暴雨洪涝灾害主要是由于大面积的暴雨,特别是大暴雨和特大暴雨、连续的大到暴雨引发的局地涝灾。建立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各地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指数,将暴雨洪涝风险指数按5个等级分区划分(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低风险区、低风险区),并基于GIS绘制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暴雨时空演变气候特征
2.1.1 暴雨的年际分布。抚顺市1961—2010年共出现暴雨242站次,其中大暴雨16站次。年平均暴雨日数为1.6 d(抚顺县1.9 d,清原县1.5 d,新宾县1.2 d)。年暴雨出现次数以1995年最多,为14站次,最少为1 d(共6年)。年平均暴雨日数呈略增多趋势,新宾县、清原县增多趋势较为明显。
2.1.2 暴雨的月际分布。抚顺市暴雨出现在4—9月,首场暴雨出现在4月29日(1967年抚顺市区及抚顺县),末场暴雨出现在9月21日(1990年抚顺市区、抚顺县和清原县)。暴雨主要集中在7—8月,暴雨出现频率7月为38.4%,8月为46.7%,4月仅为0.4%。
2.1.3 暴雨的空间分布。抚顺市暴雨分布在市区及抚顺县最多,清原县次多,新宾县最少。抚顺市区及抚顺县出现96次,占总出现次数的39.7%;清原县出现79次,占总出现次数的32.6%;新宾县出现67次,占总出现次数的27.7%。
2.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2.2.1 抚顺市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抚顺市区的望花区西部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望花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高风险区;望花区东部部分地区和新抚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中等风险区;顺城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低风险区;东洲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低风险区(图1)。
2.2.2 抚顺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抚顺县海浪乡、汤图乡东北部、上马乡东部局部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石文镇西北部、上马乡大部、汤图乡大部、马圈子乡中部和东部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高风险区;石文镇东部、上马乡南部局部地区、汤图乡西部局部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中等风险区;峡河乡大部、后安镇大部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低风险区;救兵乡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低风险区(图2)。
2.2.3 清原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清原县清原镇中部属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清原镇部分地区、草市镇、大孤家镇北部部分地区、夏家堡镇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高风险区;夏家堡镇中部和东部、大孤家镇南部、英额门镇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中等风险区;夏家堡镇西部、土口子乡、南山城镇大部、湾甸子镇北部、北三家乡南部、南口前镇中部、大苏河乡北部、红透山镇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低风险区;枸乃甸乡、北三家乡北部、南口前镇大部、红透山镇大部、敖家堡乡、大苏河乡中部和南部、湾甸子镇南部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低风险区(图3)。
2.2.4 新宾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新宾县的新宾镇、旺清门镇、响水河乡中部、红庙子乡东南部分地区、永陵镇和上夹河镇中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和次高风险区;响水河乡除中部以外地区、红庙子乡大部分地区、上夹河镇部分地区、永陵镇北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中等风险区;上夹河镇大部分地区、木奇镇北部、下夹河乡东部、大四平镇、平顶山镇、北四平乡、红升乡、红庙子乡和水陵镇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低风险区;南杂木镇、木奇镇南部、榆树乡、苇子峪镇和下夹河乡西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低风险区(图4)。
3 结论
(1)抚顺市1961—2010年共出现暴雨242站次,其中大暴雨16站次。年平均暴雨日数为1.6 d,年平均暴雨日数呈略增多趋势。
(2)抚顺市暴雨出现在4—9月,暴雨主要集中在7—8月,85.1%的暴雨出现在这一时段,6月和9月次之,4月和5月最少,其他月份无暴雨出现。
(3)抚顺市暴雨地理分布方面,市区及抚顺县最多,清原县次多,新宾县最少。
(4)抚顺市区的望花区西部地区,抚顺县海浪乡、汤图乡东北部、上马乡东部局部地区,清原县清原镇中部,新宾县的新宾镇、旺清门镇、响水河乡中部、红庙子乡东南部分地区、永陵镇和上夹河镇中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东洲区、救兵乡、枸乃甸乡、北三家乡北部、南口前镇大部、红透山镇大部、敖家堡乡、大苏河乡中部和南部、湾甸子镇南部、南杂木镇、木奇镇南部、榆树乡、苇子峪镇和下夹河乡西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低风险区。
4 参考文献
[1] 张昱,李亮,吴春英,等.抚顺市旱涝演变规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和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S1):192-195.
[2] 李世奎,霍志国,王素燕,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及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1):77-87.
[3] 张菡,郭翔,王锐婷,等.四川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6):165-171.
[4] 刘春风,徐欢,柳宏英,等.一次中天山暴雨天气的诊断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4):17-21.
[5] 孟茹,李爱华,郑薇薇.汉中市暴雨决策气象服务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