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暴雨气候特征及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c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采用抚顺市3个基本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抚顺市近50年暴雨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抚顺市年平均暴雨日数为1.6 d,且年平均暴雨日数呈略增多趋势;抚顺市暴雨出现在4—9月,其中7—8月是多发时期。利用GIS技术进行抚顺市暴雨灾害风险区划,对提高抚顺市防汛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暴雨;气候特征;灾害风险区划;辽宁抚顺
  中图分类号 P3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254-02
  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东与吉林省通化市接壤,南与本溪市相邻,西与沈阳市相接,北与铁岭市毗邻。辖新抚、望花、东洲、顺城4个市辖区,抚顺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3个县。暴雨是抚顺市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1],特别是1995年7月29日、2005年8月13日和2013年8月16日3次暴雨洪涝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分析抚顺市近50年暴雨发生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对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载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多因子综合分析[2-3],利用GIS技术制作抚顺市暴雨灾害风险区划,对提高抚顺市防汛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抚顺市3个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地区平均数据为3个站的平均值。
  1.2 暴雨标准
  暴雨是以20:00为日界的24 h累计降水量来界定的,将当日降水量≥50 mm定为暴雨,日降水量≥100 mm为大暴雨,日降水量≥250 mm为特大暴雨。
  1.3 研究方法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是暴雨洪涝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4-5]。暴雨洪涝灾害主要是由于大面积的暴雨,特别是大暴雨和特大暴雨、连续的大到暴雨引发的局地涝灾。建立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各地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指数,将暴雨洪涝风险指数按5个等级分区划分(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低风险区、低风险区),并基于GIS绘制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暴雨时空演变气候特征
  2.1.1 暴雨的年际分布。抚顺市1961—2010年共出现暴雨242站次,其中大暴雨16站次。年平均暴雨日数为1.6 d(抚顺县1.9 d,清原县1.5 d,新宾县1.2 d)。年暴雨出现次数以1995年最多,为14站次,最少为1 d(共6年)。年平均暴雨日数呈略增多趋势,新宾县、清原县增多趋势较为明显。
  2.1.2 暴雨的月际分布。抚顺市暴雨出现在4—9月,首场暴雨出现在4月29日(1967年抚顺市区及抚顺县),末场暴雨出现在9月21日(1990年抚顺市区、抚顺县和清原县)。暴雨主要集中在7—8月,暴雨出现频率7月为38.4%,8月为46.7%,4月仅为0.4%。
  2.1.3 暴雨的空间分布。抚顺市暴雨分布在市区及抚顺县最多,清原县次多,新宾县最少。抚顺市区及抚顺县出现96次,占总出现次数的39.7%;清原县出现79次,占总出现次数的32.6%;新宾县出现67次,占总出现次数的27.7%。
  2.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2.2.1 抚顺市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抚顺市区的望花区西部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望花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高风险区;望花区东部部分地区和新抚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中等风险区;顺城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低风险区;东洲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低风险区(图1)。
  2.2.2 抚顺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抚顺县海浪乡、汤图乡东北部、上马乡东部局部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石文镇西北部、上马乡大部、汤图乡大部、马圈子乡中部和东部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高风险区;石文镇东部、上马乡南部局部地区、汤图乡西部局部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中等风险区;峡河乡大部、后安镇大部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低风险区;救兵乡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低风险区(图2)。
  2.2.3 清原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清原县清原镇中部属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清原镇部分地区、草市镇、大孤家镇北部部分地区、夏家堡镇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高风险区;夏家堡镇中部和东部、大孤家镇南部、英额门镇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中等风险区;夏家堡镇西部、土口子乡、南山城镇大部、湾甸子镇北部、北三家乡南部、南口前镇中部、大苏河乡北部、红透山镇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低风险区;枸乃甸乡、北三家乡北部、南口前镇大部、红透山镇大部、敖家堡乡、大苏河乡中部和南部、湾甸子镇南部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低风险区(图3)。
  2.2.4 新宾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新宾县的新宾镇、旺清门镇、响水河乡中部、红庙子乡东南部分地区、永陵镇和上夹河镇中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和次高风险区;响水河乡除中部以外地区、红庙子乡大部分地区、上夹河镇部分地区、永陵镇北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中等风险区;上夹河镇大部分地区、木奇镇北部、下夹河乡东部、大四平镇、平顶山镇、北四平乡、红升乡、红庙子乡和水陵镇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次低风险区;南杂木镇、木奇镇南部、榆树乡、苇子峪镇和下夹河乡西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低风险区(图4)。
  3 结论
  (1)抚顺市1961—2010年共出现暴雨242站次,其中大暴雨16站次。年平均暴雨日数为1.6 d,年平均暴雨日数呈略增多趋势。
  (2)抚顺市暴雨出现在4—9月,暴雨主要集中在7—8月,85.1%的暴雨出现在这一时段,6月和9月次之,4月和5月最少,其他月份无暴雨出现。
  (3)抚顺市暴雨地理分布方面,市区及抚顺县最多,清原县次多,新宾县最少。
  (4)抚顺市区的望花区西部地区,抚顺县海浪乡、汤图乡东北部、上马乡东部局部地区,清原县清原镇中部,新宾县的新宾镇、旺清门镇、响水河乡中部、红庙子乡东南部分地区、永陵镇和上夹河镇中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东洲区、救兵乡、枸乃甸乡、北三家乡北部、南口前镇大部、红透山镇大部、敖家堡乡、大苏河乡中部和南部、湾甸子镇南部、南杂木镇、木奇镇南部、榆树乡、苇子峪镇和下夹河乡西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低风险区。
  4 参考文献
  [1] 张昱,李亮,吴春英,等.抚顺市旱涝演变规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和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S1):192-195.
  [2] 李世奎,霍志国,王素燕,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及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1):77-87.
  [3] 张菡,郭翔,王锐婷,等.四川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6):165-171.
  [4] 刘春风,徐欢,柳宏英,等.一次中天山暴雨天气的诊断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4):17-21.
  [5] 孟茹,李爱华,郑薇薇.汉中市暴雨决策气象服务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225-226.
其他文献
摘要 纹枯病和稻曲病是水稻生产上两大真菌性病害,在穗期发生为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通过好力克等8种药剂防治水稻穗期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示范试验,研究穗期对真菌性病害的控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好力克是一种防治水稻穗期真菌性病害的广谱、绿色杀菌剂,而且有延长绿叶功能、防止早衰、控病增产的功能,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稻真菌性病害;药剂;穗期;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摘要 通过方差分析、空白试验、加标回收试验、标准差检验以及质量控制图等方式,对实验室环境条件和分析人员技术水平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试验测定检出限低于标准方法检出限;批内和批间变异通过F检验且结果不显著,总标准差结果均小于指标检出限;加标回收率均值为101.7%,质量控制图分布在合理范围内。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六价铬;精密度偏性试验;变异分析;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657.3 文献标识
摘要 介绍了深两优5814水稻在湖南省桃江县作一季稻的种植表现,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水稻;深两优5814;种植表现;栽培技术;湖南桃江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032-02  深两优5814是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主持、清华龙岗研究所利用母体Y58S与父本丙411
摘要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中需要填写辖区内各中小河流、山洪沟流经区域的乡镇、村信息,在常规地图上很难找到这些信息。介绍通过Global Mapper软件处理各级河流矢量数据,导出KML/KMZ矢量数据文件,在Google Earth中打开河流数据并叠加各乡镇、行政村的坐标,结合水利、国土、民政部门调查到的信息填写普查表格,能显著提高普查工作效率。  关键词 地理信息;村级坐标;暴雨洪涝;风险普查;
摘要 介绍了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建安村兰家屯沼气“全托管”服务模式试点开展及运行情况,并对其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促进该模式的推广。  关键词 农村沼气;全托管;服务模式;效果;广西恭城  中图分类号 F323.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232-02  1 农村沼气“全托管”服务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政府重视农村能源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摘要 介绍周口市梨树栽培区梨树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梨树;病虫害;发生症状;防治方法;河南周口  中图分类号 S436.6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16-02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加快,周口市梨果发展较快,在淮阳、沈丘、西华、川汇区等县区都有较大面积的种植,但危害梨树的病虫害也呈多发趋势,在
摘要 通过2代火炬松种子园密度、坡向、土壤、耕作施肥等试验,探讨2代火炬松种子园高产种植技术。结果表明:2代火炬松种子园密度以450~650株/hm2为宜,阳坡为好,土壤耕作施肥比未耕作施肥2代火炬松种子园结实多、质量好。  关键词 2代火炬松;种子园;密度;坡向;耕作;结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 S791.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162-01  火炬
摘要 华南农业大学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科研评价机制不完善、科研人员梯队不合理、科研平台缺乏、基础条件滞后、院级科研管理力量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提出建立科学分类的科研评价体系、加快校内创新资源整合、创新科研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等对策,为农业高校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研管理;农业高校;综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摘要 选取2~5胎成年荷斯坦泌乳母牛20头,按照胎次、产奶量及泌乳期相同的原则进行配对,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日粮基础上添加1%的复合添加剂,进行49 d的饲喂对比试验,研究复合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前组间产奶量和乳成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第14天,试验组和对照组乳成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第28、4
摘要 阐述了暴雨山洪灾害的概况,对蒙阴县山洪灾害的成因、防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应对山洪灾害的具体措施,从而提高蒙阴县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以促进该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山洪灾害;成因;防灾减灾;问题;对策;山东蒙阴  中图分类号 X43;P426.6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48-02  蒙阴县位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