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幼儿数学认知能力“三法”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幼儿;数学;认知能力;集体活动;日常活动;区角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4【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9)11-0051-01
  一、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发展幼儿数学认知能力
  集体教育活动提供的系统化的学习内容和关键性的学习经验,为幼儿数学认知的发展提供了阶梯。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客观地分析幼儿的数学认知发展状况,并依此设计活动目标、重难点,选择教具与学具、教法与学法。在活动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一是操作材料的准备,包括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具、学具。为了确保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我们每学期都要根据所教年龄段检查全园教师的数学活动教具。二是教师教育教学知识能力的准备。我园近几年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较多,她们年轻、富有朝气、对工作充满热情,但教学经验尚有不足。为此,每学期我们都要针对本年龄段、本学科不到一年的新上岗教师举行数学教学专题培训活动。让新上岗教师尽快熟悉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掌握数学教学的方法,从而促进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集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依照《指南》精神,从幼儿的发展角度来组织活动,尽量为幼儿提供多方法、多想法、多程序、多模式的数学教育过程,并运用游戏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还要求教师要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进行操作和探索,可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和发现其中的数学关系。还要帮助幼儿归纳、整理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使其逐渐形成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进而同化或顺应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不断提高数学认知能力。
  二、在区角活动发展幼儿数学认知能力
  区角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练习机会。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建立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幼儿对某一数学概念的掌握和理解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因此,将集体教育中的数学学习内容放到区角活动中加以练习和巩固就显得非常必要。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决定进入区角活动的时间,并自主选择材料开展活动。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自主地建构数学概念。另外,教师在区角中提供的数学操作活动往往具有不同的层次,可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学习需要。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有时间观察个别幼儿的学习,并对他们进行个别化的指导。这些个别化教育可以保证每个幼儿都能从活动中获取有益的数学经验。
  教师可在区域活动中精心设计,采用形象具体、游戏性强、以操作为主的方式促进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如可通过“套圈圈”的活动让幼儿巩固按颜色配对的数学知识;通过“送图形回家”的活动巩固对图形的认识;通过“给动物宝宝喂食”的活动复习点数;通过“系纽扣”的活动,让幼儿感知数学当中一一对应的法则;通过“钉板”上的操作进行几何图形的组合和排序活动。总之,区角活动可以让幼儿在这些色彩鲜艳、形象具体、富有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中,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互动、感知、探索发现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经验和逻辑知识。
  在数学区角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要仔细观察,记好区角观察记录,给予幼儿适时适当的指导。并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及时调整目标和材料,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他们乐于参与,积极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
  三、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发展幼儿数学认知能力
  幼儿的日常生活是其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具有经常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能使幼儿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学习“数学”,获得丰富多样的数学经验。生活中的数学学习对幼儿的数学认知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如我们在楼梯台阶上喷上数字,可以让幼儿在上下楼梯时认识数字,感知序数。在户外活动场地的“房子”上标上数字,可以使幼儿通过玩“跳房子”的游戏,在自然、快乐的氛围中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在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根据幼儿的需要生成一些活动。如我园教师设计的数学活动“数字里看见了什么”,就是通过归纳幼儿发现的生活中的数字,让幼儿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通过排列组合数字设计小区楼房的门牌号、幼儿个人信息卡等。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还要求教师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数学经验的需要。
  编辑:王金梅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主要有:切实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立足于教科书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开展广泛的语文阅读,借助写作活动引导学生展示自我。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语文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0-0040-01  语文素养的内涵很丰富,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1—0057—01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好语文学科的重点阶段,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自身的知识面,陶冶情操,有助于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不
摘 要:培智学校教育面对的是存在智力障碍的学生,这些学生更加需要得到教师的关爱以及耐心的指导。在培智语文教学中,为了降低语文学习难度,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锻炼,教师可将绘本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利用内容丰富和色彩缤纷的绘本带领学生走进语文殿堂,受到良好的语文教育。  关键词:绘本;培智学校;语文教学;降低难度;语文能力;发展;锻炼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微课;内涵;特征;运用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0—0053—01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是一种常态,更别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实际效果很不理想。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将很有可能改变这种现状。这种声像并茂、短小精炼、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能有效激
摘 要: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对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与兴趣大有裨益。在音乐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活动;音乐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8-0064-01  创新教学的开展,将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更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
【关键词】 语文数学;语感;看和记;诵读;想象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5—0049—01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它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可见,培养语感对于学习和领悟语言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要培养准确、敏锐的语感,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呢?在
水足迹方法能够完整、清晰地描述种植业的耗水特征。以干旱区绿洲城市乌鲁木齐市为例,运用水足迹模型分析种植业产品耗水特征,构建水足迹强度系数以探讨种植业耗水对本地水资源的影响度,进而从作物水足迹和水源类型角度建立绿洲耕地规模测度模型测算乌鲁木齐市适宜耕地规模,研究发现:1作物生长期水足迹受土壤水分胁迫和产量损减影响呈现差异化;22005—2011年间,绿水强度系数波动剧烈,蓝水强度系数均值超出容量极限
摘 要:数学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文章结合教学经验研究数学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提高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预习;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重视预习;设置奖励机制,让学生享受预习。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前预习;教学策略;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0-0090-01  在数学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将自身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运用;优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9)11-0052-01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和微博、微信、微电影一样,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短、小、少”等特点,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