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进行药物生产的过程中,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口碑,如何提高产品质量的检验精确度无疑是目前很多企业质检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重点对影响质量检验精确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供相关的质量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 产品 质量 检验 精确度 分析
1 前言
产品的质量检测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安全,特别是对于药物产品而言,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检测已经成为了而很多人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重点对重要产品如何提高产品检验的精确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目的是提高产品的检测质量,保证出厂产品的安全。
2 提高产品抽样的科学性
目前不管是在重要药物检测还是其他产品的检测中,基本上都是利用抽样进行检测,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那么在这样的方法和情况下,抽样的科学性无疑是整个质量检测非常关键的程序,在抽样过程中,要保证抽样的结构最大程度的代表整个样品的特点,否则检测出来的抽样结果在精确性上无疑存在很大的缺陷,也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因此对于检测部门而言,在抽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首先对抽样的人员而言,抽样的人员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性,抽样人员在业务能力方面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性的知识,并且要保持较高的职业操守,在抽样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抽样科学性的原则,严禁出现在抽样想造假的情况。另外質量检测单位需要针对抽样环节中的相关政策进行完善,对于抽样人员填写的单据要保证留底,这样才能够保证填写的人员进行客观的填写,在填写的过程中,填写的内容需要保证清晰,将误差降到最低。
(2)、主观性的检测结果是目前在抽样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情况,针对抽样而言,要求抽样人员对于样品能够随机的进行检验,因此在抽样的过程中,抽样人员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质量检测的步骤走,严禁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为了最大程度的满足检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可以进行轮岗处理。
突击抽样是目前在药物检测中非常常见的方式,作为厂家而言,想要保证自身产品的质量不下降,因此在抽样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不告诉抽样的实践和地点,目的是保证了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厂家采用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代替不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出现,对于质检部门而言,想要得到真实的结果,可以针对厂家进行突击抽样,突击抽样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抽样的真实性,另外对于厂家的检验部门而言,需要通过试样的准备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3 药物质量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质量检测对于产品的质量标准而言不是唯一性,即使是同一产品在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和真实情况仍然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例如在药物检查的过程中,检查药物中的某种成分,目前在对成分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有全自动仪器的方法,也有采用传统的化学方法进行检验,但是检验中存在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采用现代的仪器方法,能够快速的检测出药物中的某种成分,而采用传统的化学方法,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的时间较长,同时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因此这就需要相关的厂家质检部门在选择检测方法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满足检测要求。
3.2 为了提高药物产品的质量检测精度,在产品进行检测之前,产品应该有综合性的书面报告。针对中药中不同的成分进行详细的列出,例如哪些成分在检测的过程中属于强制性的检测范畴,这些强制性的检测指标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检测,都需要在这些综合性的书面报告中列出。而对于其他非强制性的检测指标而言,需要定期的进行检查,目前大多的都采用国标进行校准,但是目前我国国标和实际行业之间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如果出现新的方法,那么旧的方法需要舍弃。
3.3 确定了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以后,如何针对产品的质量检测配置合格的仪器也是在检测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问题,在产品质量检测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检测的精度,就必须在检测中配备符合要求的仪器。对于药物生产的企业而言,仪器的先进性基本上能够代表企业的先进性,仪器的检出限能够代表检测出来指标的精度,因此对于相应的药物生产企业而言,仪器的使用和推广是目前我国很多国产药物存在问题的地方,相关的药物生产单位需要重视该问题。
4 要有效的减少检验过程中的误差
在药物的检测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检测的误差,那么一些误差是由于仪器或者是方法导致的这种误差我们称为系统误差,当然系统误差我们是不能避免的,针对系统误差我们只能选择更好的仪器,对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我们称为过失性误差,因此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我们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过失性误差。
4.1 偶然出现的误差。由于环境造成的误差,例如在检测的过程中,环境中的温度或者是湿度出现一定的变化,造成了操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的数据不同,因此对于检测人员而言,为了增加精度,需要保证仪器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工作。
4.2 系统性的误差。针对系统性的误差,我们的要求是最大程度的优化检测方法,增加检测的精度
4.3 过失性误差。这种误差主要是由于人们在操作过程中马虎造成的,因此加强检测人员的素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该误差。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分析了药物在质量检测过程中常见的误差,针对误差的产生和误差的避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由于药物的相关指标的精度控制较为重要,因此针对药物而言,为了提高精度,必须有效的控制检测误差,从而实现更安全的药物生产。
参考文献
[1] 吴建才.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9.
[2] 李文峰. 关于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精确度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 2014, (17):368-368.
[3] 丛树阁. 关于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精确度分析[J]. 电子制作, 2014, (2).
[4] 刘雪玲. 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精确度的探讨[J]. 中国技术监督, 2013, (5):58-59.
【关键词】 产品 质量 检验 精确度 分析
1 前言
产品的质量检测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安全,特别是对于药物产品而言,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检测已经成为了而很多人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重点对重要产品如何提高产品检验的精确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目的是提高产品的检测质量,保证出厂产品的安全。
2 提高产品抽样的科学性
目前不管是在重要药物检测还是其他产品的检测中,基本上都是利用抽样进行检测,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那么在这样的方法和情况下,抽样的科学性无疑是整个质量检测非常关键的程序,在抽样过程中,要保证抽样的结构最大程度的代表整个样品的特点,否则检测出来的抽样结果在精确性上无疑存在很大的缺陷,也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因此对于检测部门而言,在抽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首先对抽样的人员而言,抽样的人员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性,抽样人员在业务能力方面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性的知识,并且要保持较高的职业操守,在抽样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抽样科学性的原则,严禁出现在抽样想造假的情况。另外質量检测单位需要针对抽样环节中的相关政策进行完善,对于抽样人员填写的单据要保证留底,这样才能够保证填写的人员进行客观的填写,在填写的过程中,填写的内容需要保证清晰,将误差降到最低。
(2)、主观性的检测结果是目前在抽样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情况,针对抽样而言,要求抽样人员对于样品能够随机的进行检验,因此在抽样的过程中,抽样人员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质量检测的步骤走,严禁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为了最大程度的满足检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可以进行轮岗处理。
突击抽样是目前在药物检测中非常常见的方式,作为厂家而言,想要保证自身产品的质量不下降,因此在抽样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不告诉抽样的实践和地点,目的是保证了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厂家采用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代替不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出现,对于质检部门而言,想要得到真实的结果,可以针对厂家进行突击抽样,突击抽样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抽样的真实性,另外对于厂家的检验部门而言,需要通过试样的准备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3 药物质量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质量检测对于产品的质量标准而言不是唯一性,即使是同一产品在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和真实情况仍然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例如在药物检查的过程中,检查药物中的某种成分,目前在对成分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有全自动仪器的方法,也有采用传统的化学方法进行检验,但是检验中存在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采用现代的仪器方法,能够快速的检测出药物中的某种成分,而采用传统的化学方法,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的时间较长,同时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因此这就需要相关的厂家质检部门在选择检测方法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满足检测要求。
3.2 为了提高药物产品的质量检测精度,在产品进行检测之前,产品应该有综合性的书面报告。针对中药中不同的成分进行详细的列出,例如哪些成分在检测的过程中属于强制性的检测范畴,这些强制性的检测指标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检测,都需要在这些综合性的书面报告中列出。而对于其他非强制性的检测指标而言,需要定期的进行检查,目前大多的都采用国标进行校准,但是目前我国国标和实际行业之间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如果出现新的方法,那么旧的方法需要舍弃。
3.3 确定了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以后,如何针对产品的质量检测配置合格的仪器也是在检测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问题,在产品质量检测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检测的精度,就必须在检测中配备符合要求的仪器。对于药物生产的企业而言,仪器的先进性基本上能够代表企业的先进性,仪器的检出限能够代表检测出来指标的精度,因此对于相应的药物生产企业而言,仪器的使用和推广是目前我国很多国产药物存在问题的地方,相关的药物生产单位需要重视该问题。
4 要有效的减少检验过程中的误差
在药物的检测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检测的误差,那么一些误差是由于仪器或者是方法导致的这种误差我们称为系统误差,当然系统误差我们是不能避免的,针对系统误差我们只能选择更好的仪器,对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我们称为过失性误差,因此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我们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过失性误差。
4.1 偶然出现的误差。由于环境造成的误差,例如在检测的过程中,环境中的温度或者是湿度出现一定的变化,造成了操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的数据不同,因此对于检测人员而言,为了增加精度,需要保证仪器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工作。
4.2 系统性的误差。针对系统性的误差,我们的要求是最大程度的优化检测方法,增加检测的精度
4.3 过失性误差。这种误差主要是由于人们在操作过程中马虎造成的,因此加强检测人员的素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该误差。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分析了药物在质量检测过程中常见的误差,针对误差的产生和误差的避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由于药物的相关指标的精度控制较为重要,因此针对药物而言,为了提高精度,必须有效的控制检测误差,从而实现更安全的药物生产。
参考文献
[1] 吴建才.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9.
[2] 李文峰. 关于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精确度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 2014, (17):368-368.
[3] 丛树阁. 关于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精确度分析[J]. 电子制作, 2014, (2).
[4] 刘雪玲. 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精确度的探讨[J]. 中国技术监督, 2013, (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