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循环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in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水平进入飞速提高阶段,国家加大对教育与科技的研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差,教育者使用阶梯循环教学方法,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温习以前学过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阶梯循环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阶梯循环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 引言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能够将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简单化,使学生掌握初步进入社会生活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涉及了很多几何和方程式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这几个章节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教育者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该章节内容的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使用阶梯循环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面对教育者与家长的管束和教育出现不耐烦和暴躁的情绪变化。教育者使用的教学管理方式不当就会造成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发生。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育者使用“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使用阶梯循环式教学方法能够转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能够循环的进行学习,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知识,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阶梯循环教学能够实现数学教学知识的串联,将教学重点为基础,使用多样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循环教学,在学习新的知识点同时结合原先学过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循环学习和体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养成一种温故知新的习惯。阶梯循环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原先的知识点作为新知识的学习基础和导向,学生通过不断复习原先学过的教学内容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能够提高对所有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使用阶梯循环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 阶梯循环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 用于改善学生的解题思路
  在学习新章节的知识内容时,教育者可以先课程导入,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立方根”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平方根”的学习重点,使学生找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最后,总结平方根的指数为2,立方根的指数为3;平方根的结果除了0以外,还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结果,而立方根只有一个等等。将原先学过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能够使学生更快的了解新知识点,掌握学习该部分内容的技巧。阶梯循环教学的价值在于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教育者在引导和促进之后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不断的掌握和积累会形成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對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有很大的优势。教育者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将死板的教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视频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差异性、阶段性和不平衡性,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不同为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阶梯能力,在实现短期学习目标的时候为自己制订长远的学习计划与目标,在阶梯循环教学中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 加强学生数学能力训练
  在阶梯循环教学中将习题练习与内容学习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强化学生的解题思路,阶段性的加强学生学与练的联系,利用各种题型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做数学练习题的过程中巩固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勾股定理学习中可以结合图形,使用猜想的方式逐步完成课堂教学,导出定理,练习和巩固新知识,为学生留课外作业,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学习数学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做题多思考,在遇到难题和做错了题时,可以明白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在哪里,然后再回过头去学习,重新克服了学习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减少了教学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具有针对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和检查纠错能力。阶梯循环教学方式是素质教育的展现形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一个明确的可实现的目标,实现学生的互动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最佳学习方案,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四、 结语
  我国的教育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不断进行着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保证学生学到的教学内容没有与经济发展趋势脱节,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使用阶梯循环式教学方法能够渐进式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学生制订每一个阶段的目标,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教育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学生开展优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中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胡祥泽.阶梯循环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7,(6):50-51.
  [2]别群益,杨雯靖.探索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模式[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7):120-121,124.
  [3]王忠云.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7):133-133.
  作者简介:
  石爱芳,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下,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越来越成为提升学生能力的主要场所。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以数学学科知识为依托,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将更多的精力放置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上来。本文中,笔者主要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方式进行细致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给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是教学难点之一,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不仅影响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影响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使学生在应用题计算中能够形成灵活的解题思路,掌握正确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一、 巧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解题步骤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师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好动好玩的小学生来说,相对其他科目是学习起来较为困难的科目。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分析,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并不是强制教学,而是通过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学习兴趣  一、 引言  针对小学生的性格及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有的基本教学素质,也是实现教学质量提
摘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增进互动,转变单一性的评价主体。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评价主体的个性化。挖掘潜能,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增进互动,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一、 因材施教,注重评价主体的个性
摘 要:計算能力是《新课标》要求基本数学学习能力之一。计算能力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也是综合能力的一个具体体现。中学数学很多问题解决,都离不开计算。因此从长远来看,学生如果具有了较强的计算能力,就相当于具有学习数学强有力的工具。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计算能力;提高;学生兴趣
摘 要: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壳,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为此,小学生从进入数学学习开始,要重视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提出独立见解,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摘 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教育学会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受到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经过后天的教育培养形成的,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因此,教师的教育对学生的核心素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数学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十分难理解,教师在课程中也会常常遇到很多问题。因此,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数学教育中来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数学教育中核心素养的积极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