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命题,彰显精彩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评价目标的多维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而笔试考卷作为其中的一元。虽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它依然是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那么,在数学笔试命题的评价过程中,如何彰显课改的新理念呢?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和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 让数学命题注入浓浓暖意
  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升华应是数学命题所追求的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把数学命题放在学生人格发展的高度,结合鲜活的教学材料,触动学生道德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给原本单一、冷漠的试题注入人文的血液,让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润物细无声”般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让学生在做题目过程中就感受到关爱。
  例如:把“连线题”改成“你能把小动物送回家吗?”;把“改错题”改成“让你来当啄木鸟医生”;把“选择题”改成“猜猜我是谁?”;把辨认方向的题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改为“我会认路、会坐车啦”;把“应用题”改成“解决生活问题”、“学数学用数学”、“试一试,你准行”等等。
  这样,不仅拉近了学生和试卷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心理,激发了学生答题的兴趣,同时给学生一种无声的人性呼唤,给原本抽象严谨的数学命题增添了一定的教育意义,情感教育尽在其中。
  二、 让数学命题贴近生活实际
  陶行之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而我们的数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很多的数学问题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的数学试题内容一定要贴近生活。
  例如:(1)你的书包约重( )克,一分钟你能跳绳( )个,你的一步约是( )厘米,你的脉搏一分钟大约跳( )下。(2)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做题,学生在学习了位置与方向后,让学生说一说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是什么。
  无处不在的现实生活问题,常常以其强烈的现实性与我们不期而遇,所以,我们的数学命题就应把数学知识的检测放置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试题中的生活情境是学生熟悉的,由此引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学生自然地把生活中的经验运用到数学中来,从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让数学命题关注学生差异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目标,命题时就要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试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例如:设置“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应用题“你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解答”填空题“你能写出几个算式就写几个算式”,不仅是算法多样化的体现,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需要。
  设置“在你喜欢吃的水果下画上〇(出示9种水果),你喜欢的水果左边有( )种水果,右边有( )种水果,从右边数第( )种水果是葡萄”这样的试题,不但让学生画出了自己的喜好,同时还检测了学生按不同的方向数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为了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不同个体的不同要求,数学命题一定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差异,让每个学生在享受积极的、理性的、科学的教育过程中,为提升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命题中关注了差异性,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机会,而且使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思考、提出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解答方式、得出不同的结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四、让数学命题渗透情感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由水平上发展。”因此,一张好的试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它的教育功能。
  例如:(1)我国的国土面积是( ),台湾省的面积是( )。(2)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这一年的二月有( )天。(3)2003年10月15日,“长征”二号火箭点火升空,把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送上了太空,中国人民终于实现了等上了太空的梦想。(下面出示钟面,让学生看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填空。)
  这样的命题就适时渗透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仅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同时也树立了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试题也是一种信息源,解题的过程其实也应是一种蓄积“能量”的过程,是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完善认知结构、提升认识境界、增长人生智慧的过程。希望出现更多能体现新课程、新理念、新内容的试卷,它既能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又能合理评价学生数学知识的水平,还能使学生的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愉快的经历。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告诉我们,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去探索。  关键字:小学数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 动手实践  数学课堂教学不应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也不应仅仅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过
近些年来,我国加快了政治领域的改革力度。作为政府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改革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在事业单位的改革过程中,公益性事业单位又占据了整个事业单位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承担着为学生进行数学启蒙教育的重任,探索出好的方法和途径,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数学知识教育,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是摆在小学数学教师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 数学课程 工作方法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已然成为国家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而小学数学课程的开设则是为学生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数学技术教育的必要性与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诊护理,观察组
【摘要】:中学数学“实际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而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普遍存在困难,反映学生理论水平和认知的局限性。通过对新课标下数学“实际问题”的探析,在“实际问题”解题能力的培养方面,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以便能够正确理解与掌握“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法。  【关键词】:中学 数学 教学 实际问题  教育的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随之发展与更新。而数学的“实际
摘要:实施中的课程改革,让我们在机遇与挑战中和全新的理念同步成长。要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就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自从新课程进入课堂教学后,我们感受到了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新思路,并亲身体会到了一些新变化。新课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统一起来,使每一位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一、
【内容摘要】: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练习在小学教学中有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必须精心设计。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班级的不同、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教材里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从生活化、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实践性原则,来进行练习的设计,以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字】:新课程 练习 原则  数学的练习是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
【摘 要】: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丰富反馈机制,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数学 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比传统教学手段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诱发儿童的情感共鸣,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走进数学课堂,无疑给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