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方法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ngson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实际来看,只要是“三资”管理做的好的地方,其经济就会发展的比较好。开展农村集体的“三资”清理,这样不仅仅可以处理好“三资”中的管理漏洞,起到“节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充分地挖掘集体存量资产资源的增值潜力,就也就相当于“开源”的作用。这样也就增加了村集体的积累,为农村的各项建设提供了相应的经济保障,弥补了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一、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够是造成“三资”管理难的首要原因。一直以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一直被认为是村里的事,“村里的钱村里花、村里的资源村里用”,这没有什么不对的。多数群众也认为反正资金资金、资产、资源也不是哪一个的,只要村不向群众收费就行了,根本就不关心财务运行和资产资源使用情况。所以出现了“三资”管理中上级、下级都不能有效监管的现象,带来一系列不利于监管的问题。如在清理登记工作中因组织不利、马虎敷衍,造成资产资源家底不清。村务(财务)公开搞形式、走过场,公开的形式、程序、内容的真实性都无人问津,有的村甚至出现部分资金不入财政账户直接到村到人的资金“体外循环”的情况。因为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忽视、放松对“三资”的管理,长期以来导致监督管理的手段不多、措施不利,甚至于问题发生也得不到彻底解决,直接影响管理的实效。
  2、“三资”家底不清。农村“三资”涉及面广,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财产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可移动的,又有不动的;既有国家支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还有筹资、捐资收入等,存在的形式复杂多样。因而,无论是村干、村民或业务部门对“三资”的具体数量和价值都心中无数。
  3、制度不完善 目前各乡镇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如:会计中心不管理核算单位的承包合同,无法知道收款的时间和金额;村组支出的审核审批程序不规范,以行政手段代替经济管理,权责不明;在制度设计上会计中心忙于应付资金的事后核算和监督,没有和村组有机配合,把监督管理延伸到事前和事中。
  4、 监督不到位 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关注和监督不到位,未能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制约了该项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三资”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解决农村 “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注重源头治理,从提高认识、规范运作、明晰产权、加强监督查检和进一步落实相关制度等几个方面入手,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机制,规范村级权力运行,进一步增强“三资”管理的实效性。
  1、加强镇村干部的思想认识, 建立健全财会人员考核激励机制
  针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开展一系列培训和会议,确保镇村干部充分认识到农村三资管理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作用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把三资管理工作当作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对村干部、村报账员财务工作的考核办法,对村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实绩、村报账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核,对业务精通、工作扎实、作风正派的农村财会人员要予以表彰和奖励,积极宣传典型、弘扬先进。
  2、加大农经人员培训力度
  这次“三资”清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业务量大、技术要求高。在清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县、乡镇各级虽然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并进行了相关业务知识的简要培训,但由于各村组领导重视程度不同、业务人员对会计工作熟练程度不同,整项工作进度较缓慢,特别是一些村级业务人员由于接触会计工作不长,且没有参加过系统学习培训,连最基本的会计科目都不甚了解,很难理解账表关系,给此次清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目前,村级财务人员没有固定编制,待遇较低,工作比较清苦,人员变动相对频繁,接受专业技术培训机会少之又少,整个村级农经队伍素质偏低。建议一方面使农经人员业务培训形成长效机制,整合各种培训资金,定期对村级财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知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法制观念,促进村级“三资”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另一方面,通过上级各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力争将村级财务人员纳入村委会在编人员,提高村级财务人员地位和待遇,营造一个良好的村级“三资”管理工作环境
  3、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要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一项经济管理的工作,更加是一项政治管理工作,农村”三资”管理已经成为了农村证券建设以及农村基层管理的需求,更加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近些年来,吉林省抚松县农村集体的资源管理、资产管理以及资金管理一直都是农村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想要保证农村”三资”管理的质量,要求抚松县各级政府和党委必须要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于农村基层财会人员和基层干部的廉政教育、党性教育,对他们实施管理知识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增强其法纪的观念。与此同时,将”三资”管理纳入到干部廉政考核以及岗位目标考核之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使其能够事有人监、钱有人管、权有所限。对于那些违反”三资”管理制度的干部和党员,要求各个乡镇的政府和党委必须要进行严肃处理。
  4、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建立健全村级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是确保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的治本措施和重要保證。乡镇、各村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经济流转过程中,要认真负起责任,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的同时,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要做到财簿齐全、记账及时,独立核算、规范管理。在处置资产资源、变更权履带等问题上要规范程序,实行张榜公示,及时建立台账,村里要书面请求乡镇,经严格审查把关后方能作用处置。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农村集体资金往来多元化、资产利用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形势逐渐显现,对加强农村“三资”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三资”管理是目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和焦点之一。  一、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农村经济管理发展在思想上缺乏认识。长期以来在计划
温室大棚为蔬菜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种植年限的增加和管理不善,设施条件下的低温或高温型病害、土传病害、生理性病害及斑潜蝇、夜蛾类、小菜蛾、螨类及蚜虫等发生频繁,病虫害对常规农药抗性提高;同时由于新的蔬菜品种不断引入,南北商品蔬菜大调运,为病虫害的传播提供了机会,使蔬菜病虫害发生复杂程度大大增加,新的病虫滋生蔓延。因此,在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中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
摘要:与传统玉米耕作模式相比,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方法,其主要应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耕地表面,简化耕作流程,实施机械免耕或少耕播种,只需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减少风蚀水蚀,最终达到节本增产的种植目标。但是该技术在应用推广过程中受各种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应用范围还相对较小,因此文章针地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一、市场调研概念  市场调研就是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供求双方的各种情报、信息和资料,把握供求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计划的制订和经营决策提供正确依据的信息管理活动。  市场,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从广义上讲,也包括产品成为商品最终为消费者所接受的过程中,为降低交易费用而设立和制定的各种交易制度、交易规则。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组
摘要:泡椒是薄皮尖椒的一种,近年来在商都地区种植,逐渐被人们按受和认可,通过对泡椒高产栽培技术的介绍。对农户种植泡椒起到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关键词:农产品;泡椒 ;田間管理  泡椒生长特性  泡椒根系不发达,主要表现为主根粗,根量少,根系生长缓慢,直到2~3真叶时才有较多二次侧根。根群主要分布在植株周围45厘米、深度10~15厘米的土层中。露地栽培时株高多为40~60厘米。泡椒花为雌雄同花的两
文章主要针对造林技术设计进行了一些分析,简要概述了设计的原则以及具体的技术设计方法等,同时,研究和探讨了项目的投资估算以及效益评价的方法和流程,希望可以为有关的单位及人员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本文择选的林地为速生桉第二代林木采伐基地,但基于长时间种植速生桉的影响,相应种植区域的地力大幅度下降,土地板结以及退化问题严重,开始不断趋于贫瘠化发展,因此,为了对该区域土地以及环境进行有效的优化,需
摘要: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许多地方开始栽培高产大豆。但由于技术不够成熟,有些高产大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大豆 高产 栽培  1.选种  播前选种是提高种子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大豆的苗齐、苗壮、苗全。“母大子肥”,粒大而整齐的种子能增产一成左右。因而,在播种前必须进行人工粒选或选种器精选种子。  2.整地  根据当地的生态特点、生产条件及茬口等灵活运用。无深翻深
[摘 要] 本文主要总结了都昌县露地蔬菜无公害生产中菜地选择、栽培方法、科学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并指出了一些传统生产中的不科学、不合理方式,提出了生产改进措施。  [关键词] 蔬菜 无公害生产 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都昌县蔬菜生产商品率约为20-30%,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为农民自种自食,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且存在一些不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多数是以玉米为主要的种植作物,但是在玉米的种植中,因为劳作的繁重,病虫害以及杂草的危害逐渐加重,生产管理的松散,使玉米的产量逐年下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改良玉米的种植技术,增加玉米产量,是值得农业工作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玉米; 高产; 种植技术  一、 我国玉米种植的现状  在我国随着机械化种植的宣传,一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普及机械化生产。但是一些较偏远的地区还在使用传
番茄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发生多种病虫害,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将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因此,笔者根据生产实际经验结合当地气候及发病规律制定了番茄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以供种植户参考。  一番茄常见病害及防治  1、番茄病毒病  此病是病毒引起的病害,在田间主要表现的症状是:花叶、蕨叶、条纹、丛生、卷叶、黄顶。该病害在秋播番茄生长中发生较为严重。该病喜欢高温干旱环境,夜温和地温偏高,少雨,蚜虫多的时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