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上幼儿园(三)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sn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每年12月,心急的孩子们恨不能将时间的指针拨快,期盼着圣诞节尽早来临。身披红袍的圣诞老爷爷今年会在袜子里装上什么礼物呢?将要在圣诞树下许下的心愿早已在心中默默地酝酿了好多遍……德国幼儿园是如何利用圣诞节开展亲子活动的呢?童童一家在德国的第一个圣诞节,和中国会有什么不一样?幸福的文字和温馨的图片,浓郁的节日氛围,是否已经诱惑到你?来吧,和童童一起来德国幼儿园过圣诞节吧!
  今年,我们在德国幼儿园里度过了一个非常温馨浪漫的圣诞节。
  在德国,圣诞节叫做Weihnachten,是庆祝耶稣诞生的节庆日,现已成为最具广泛影响力的西方节日。对于传统的德国人来说,这是一年中最为盛大和隆重的节日,为期30天左右。从12月1日基督降临节开始,圣诞气息便弥漫开来。
  圣诞节前的“热身”活动
  这段日子里,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经常进行烛光早餐。餐桌上看似随意摆放着的圣诞树枝,教室角落里闪烁着的圣诞彩球,圣诞树上的星星点点小饰物,无不散发着浓浓的圣诞气息;乐曲袅袅,烛光摇曳,孩子们就在这样浪漫、安详的环境中,一点点地感受圣诞的气氛,期待着圣诞节的来临。
  与此同时,还有各种与圣诞有关的活动等待着小朋友们去参与呢。首先是12月6日的小城圣诞集市日,这天也是欧洲传统的“圣·尼古拉斯节”。尼古拉斯是传说中圣诞老人的原型,据说这天晚上,小朋友们要将清理干净的鞋子放在家门口,好让尼古拉斯把小礼物装进去。
  在圣诞集市的舞台上,小朋友和老师们一起唱歌跳舞,表演大家翘首期盼尼古拉斯快快来到的情景。自此,小城正式拉开了圣诞节庆的序幕。欢快的乐曲,纯真的笑脸,虽然没有统一的着装,也没有特别整齐的队形,但是台下的观众无不报以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微笑。台上台下一片温馨祥和。
  接下来的日子里,幼儿园的老师还会带领小朋友坐公交车去看马戏表演,就像我们小时候的春游一样。童童回家总是很兴奋,她说她还看见有小狗推婴儿车的表演呢——各种节目丰富多彩。
  德国幼儿园的圣诞亲子派对
  在幼儿园里,老师们精心布置的各种装饰随处可见,圣诞树自然必不可少。当然,还有我们最为期待的幼儿园圣诞亲子派对——爸爸妈妈和孩子们共享下午茶。有时间的爸爸妈妈还自告奋勇地去做幼儿园义工,去厨房里帮忙准备下午茶和点心。在和德国妈妈一起准备食物的过程中,我发现几乎所有妈妈都是装扮美食的高手,普普通通的食材经过一双双巧手的装扮,立刻就变得赏心悦目,让人垂涎欲滴了。各种香甜美味的饼干、糕点,和煮得热气腾腾的红葡萄酒的香气混合在一起,浓郁的圣诞的味道在整间厨房内弥漫开来。
  下午3点,爸爸妈妈们陆续到齐。一位老师手弹吉他和小朋友们一起合唱圣诞歌曲,圣诞派对正式开始。没有冗长的发言和致辞,伴着音乐和烛光,大家开开心心地吃吃喝喝。热乎乎的红酒,味道好极了,也很容易醉人。小朋友们可以喝没有酒精的热苹果汁。大家一边吃喝,一边闲聊。老师不会在这样的派对上点评任何一个小朋友平时的表现,更不会谈一些让孩子们紧张和害怕的话题。席间,爸爸妈妈们和老师就像朋友一样,大家聊着圣诞假期的出行计划等简单、随意的话题。老师说,她觉得童童的智力发展非常好,所以建议我们给孩子提前做一些学前训练,有点类似于国内的幼小衔接,虽然童童还有一年才上小学。这是我们谈到的唯一与孩子学习有关的内容。
  德国幼儿园的圣诞派对是如此轻松愉悦。快吃完的时候,老师手摇铃铛,大家听到“叮铃铃”的声音便立刻回到位子上坐好——原来,是圣诞老人要来了!
  哇,身着红袍的“圣诞老人”背着大大的礼物袋来送礼物啦!孩子们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圣诞老人,既紧张又兴奋,热切地等待着“圣诞老人”从口袋里掏出写着自己名字的圣诞礼物。要知道,圣诞礼物只会奖励给表现好的孩子哦!当然每一个孩子都会有礼物的——当“圣诞老人”喊到谁的名字,谁就要走到前面去接受礼物。有时候,“圣诞老人”还会要求孩子们背一段诗词或是唱一首歌。不过,如果遇到比较腼腆的孩子,“圣诞老人”也不会为难他(她),而是眨巴眨巴眼睛,然后悄悄地告诉他(她),回去好好练一练,一会再来表演。孩子们对“圣诞老人”是心怀敬畏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捧着礼物欢天喜地地跑回座位。
  每当一个孩子上前接受礼物,家长们都会鼓掌表示欢迎,无论是什么肤色的孩子。最后,圣诞老人还给老师们颁发礼物呢!真的很周到,每个表现好的人都会得到礼物。
  叮叮当当的乐曲声,甜蜜诱人的美食,暖意融融的教室,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家长们爽朗利落的笑声——多么温情可人的圣诞派对啊!德国幼儿园组织的这样一个温馨的圣诞亲子派对真的是十分有意义,不仅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充满温情的圣诞节,而且也拉近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家庭之间的距离。
  此刻,我们的心仿佛经过洗礼一般宁静、舒缓。这一天,我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快乐,他们对圣诞礼物的憧憬和渴望是我们成年人难以体会的,我想,这或许就是幼儿园、家庭、社会给孩子们创造的美丽的童话世界吧。孩子们享受着、快乐着,作为家长,我们也是欣慰的。P
其他文献
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贵州山区希望工程基金——希望童园计划”公益项目,致力于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截至去年底,已援建希望童园302所,让近6000名农村儿童免费入园。  “希望童园计划”充分利用山区村级小学(教学点)富余(闲置)校舍捐建幼儿园,丰富或改善设施配置,每所童园招募2名幼教志愿者从事教学工作,开办安全实用、环境整洁、基本功能齐备的乡村幼儿园,免费招收当地3~5
期刊
吉林省近日召开学前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各地将深入贯彻落实《吉林省学前教育条例》,改善特殊群体学前教育状况。条例规定,该省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困难的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接收并妥善安排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不得歧视残疾儿童。 光明日报
期刊
隔代教育,为我国国情之下儿童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从每天各幼儿园铁栅栏门前排队等候孩子放学的爷爷奶奶大军便可见一斑。  现阶段,以“4+2+1”为主的家庭格局,中国家庭教育对传统的承袭,加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年轻父母生存压力大而无暇顾及孩子的保教,城镇化发展导致留守儿童的增多,离婚率普遍升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使得隔代教育似乎变得更加顺理成章,老人教养孩子也就具备了现实的基础。
期刊
近日,重庆市财政局、市教委联合发出《关于调整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标准的通知》,对全市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标准进行调整。  具体调整是,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范围由原三类调整为两类,原普惠性公办园、城市集体和企事业单位办园、民办园调整为普惠性公办园和民办园,原普惠性城市集体和企事业单位办园纳入公办园补助范围。  补助标准为:普惠性公办园和民办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标
期刊
2015年起,成都市中心城区、近郊、远郊区(市)县公益性幼儿园财政补助标准将分别提高400元/年·生、200元/年·生、200元/年·生,达到每生每年2400元、1000元、800元。此次财政补助上调部分专项用于公益性幼儿园运转,以进一步改善办园条件,提升办园质量。  四川新闻网
期刊
几乎每个幼儿园都会有一些令老师伤脑筋的“问题儿童”,如:吃饭挑食,要人喂,吃完后饭菜撒了一地;睡觉要人陪同,不会穿脱衣服;性格任性,对待老师和长辈没有礼貌,受到批评会哭闹甚至打骂;和同伴交往时行为自私,争抢物品,对他人有攻击行为;游戏活动时注意力分散,不能专注做一件事情等。这些孩子有很多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养的,很多祖辈不愿让孩子为他人服务,担心孩子吃亏,或者舍不得让孩子受累,上学路上一直抱
期刊
青岛市物价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日前联合印发《青岛市物价局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明确提出: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并取消政府有关部门对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实行备案的规定,鼓励社会办学,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  《办法》规定,幼儿园可以向幼儿家长收取保教费、住宿费和经省政府批准的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除此之外,幼儿园不得向幼儿家长收取其他任何费用。根据该办法,幼儿园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按
期刊
我园共有14个班,经过对“接送家长登记表”的统计和调查,发现有12个班的幼儿接送家长主要都是由祖辈构成的。我们教师在和这些祖辈家长接触时,也会面临很多问题。  比如,孩子的祖辈多是从老家过来帮助带孩子的,许多爷爷奶奶不会说普通话,导致交流不顺畅。祖辈在教养理念上也和幼儿园教育有较大偏差,祖辈对孩子生活上包办代替,对孩子行为上过于宠溺。有些上中班的孩子,老人还会抱着去上幼儿园。  我园曾发生过这样一
期刊
5+2>7,是指5天的园内教育,结合2天的家庭教育,应该大于常规的7天的教育效果。隔代教育势力庞大,对于以科学方法培养孩子的幼儿园来说,其教育效果不免受到冲击。虽然孩子一周有5天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可以接受科学的基础教育,但是经过周末2天失败的隔代教育,又往往会抵消这种效力。面对隔代教育的“挖墙脚”,如何产生5+2>7的效果,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期刊
国家卫计委、教育部、民政部三部委近日联合发布通知,要求确保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医疗、教育和生活保障等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努力消除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社会歧视。  根据要求,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要落实定期随访检测、抗病毒治疗和心理关怀等服务。做好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医疗救治、救助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者拒绝诊治。要保障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接受教育的合法权益,统筹解决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资助问题,保证不让受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