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超文本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来源 :科技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xi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电子超文本系统,指的是基于一定硬件的复杂信息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下半叶.这类系统允许人们共同注入、注释、连接与分享信息,提供灵活访问信息的非线性方法,与基于线性寻址的传统信息系统迥然不同.它所管理的信息来自各种各样的媒介,诸如文本、图表、音频、视频、动画和程序等.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造就功能强大而又四通八达的Internet之间,已经存在各种各样的电子超文本系统.然而,基于Internet的电子超文本系统具有格外重大的意义,我们称之为电子超文本网络,其代表便是如今已经家喻户晓的WWW.目
其他文献
自德国科学家李比西(JustusvonLiebig,1803~1873)发表植物的“矿质营养理论”以来,通过植物科学家150多年的艰苦努力,植物营养科学理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使作物产量成倍提高,为世界农业生产做出了巨
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布局结构,加强水利建设”一节中提到:“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十五'期间尽早开工建设,适时建设其他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 ,对我国铁路系统曾经发挥过一定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铁路传统体制逐渐显现出与改革发
一、城市供水系统的现状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的1/6左右。我国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量是农业用水量的1/4至1/5左右,但是城市内聚集着密集的人口和工业
河口是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区域,根据河流与海洋情势的相对优势,一般将河口区分成近口段、河口段和口外海滨3个区段。河口区对环境因子的变化的反应与河流和海洋均有差异,具有
一、哺乳动物克隆理论的由来和要义众所周知,1902年GottliebHaberlandt提出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他指出,植物细胞保持着向完整植株发育的潜在能力。1958年,F.C.Steward在人工条件下用胡萝卜根部的细胞培育出了
本文是继《科技导报》1991年第3期(第37~40页)“生物电化学振荡”一文后,对经络研究新进展的进一步总结,其中有关生物电场的作用和针灸机制的探讨因前文已述,故本文从略。近年来针灸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