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远瞩抓机遇 追求卓越谋发展

来源 :上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v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奉贤区西端,服务区域面积39.8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36 665人,其中户籍人口24 425人、65周岁以上老人3 976人。中心占地面积18.5亩,建筑面积7 850 m2,核定床位50张;设有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临终关怀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中心现有职工73人,中高级职称医护人员23人,注册全科医师14名。下设中心村卫生室6家,有乡村医生13名。
  中心坚持以服务和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的,脚踏实地强化内涵建设,凝心聚力谋求持续发展。2009年以来,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荣誉称号;2012年,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主任吴秉德获得2010年度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光荣称号。
  1 改善诊疗环境,优化服务流程
  2005年,中心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投入资金1 600万元,占地面积由6亩增至18.2亩,建筑面积由3 000 m2扩大至7 850 m2,绿化面积达3 636 m2。门诊和住院科室舒适整洁,面貌焕然一新;全自动生化仪、B超诊断仪及X光机等主要医疗设备全部更新。2012年,中心积极争创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整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中医药服务的区域布局,增添了相应的诊疗服务设施,服务区域划分清晰明了;实行“一人一诊室”和“一床一帘”,保护患者隐私,建立“爱心哺乳室”和“无障碍通道”为特殊人群提供人性化服务;药品价格和收费标准公开透明,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依托区卫生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居民提供一次性收费服务;在村卫生室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结算系统,农村居民在村卫生室就医,既享受基本药物零差率和诊查费减免惠民政策,又能及时得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补偿。
  2 转换工作模式,拓展服务内涵
  2011年,中心成立家庭医生制服务领导小组,汇编制订了以“实施方案”、“服务规范”和“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庄行镇社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制度管理手册》,积极开展家庭医生工作。中心共组建8个全科服务团队,由8名注册全科医师领衔,46名医护人员及乡村医生共同参与,在全区率先启动了“全科医师领衔、团队成员合作、区域划分包干、绩效考核到人”的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中心先与村(居)委会签订家庭医生制服务协作协议,再以自愿为原则,由全科医师与社区居民签订家庭医生制服务协议;给签约居民发放家庭医生服务联系卡,公开家庭医生联系电话,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免费提供门诊预约、双向转诊、出院回访、慢病管理、健康咨询和老年人健康体检等服务。开设家庭医生工作室、工作站服务,每位家庭医生配有一名家庭医生助理(护士),每周半天定期到村卫生室(工作站)提供诊疗服务,每周半天在中心家庭医生工作室为签约居民提供预约健康保健服务,根据居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看图说画知健康”等个性化健康教育服务,形成了“镇有社区中心、村有卫生室、户有家庭医生”的庄行镇医疗服务网格化格局。2012年全镇村(居)实现了家庭医生制服务全覆盖,签约居民13 414人,签约率达36.55%,提供预约服务3 288人次、双向转诊111人次、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随访17 208人次。签约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利用率达58.40%。
  为进一步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中心增设了临终关怀科,开设舒缓疗护服务病区330 m2,病区内设有“谈心室、关怀室、沐浴室”等辅助设施;病房配备空调、电视机等设备。中心6名优秀医护人员经专业培训后走上安宁服务的岗位,采用住院和居家相结合的方法,有17名晚期肿瘤患者接受舒缓疗护服务,4名患者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有尊严地走到人生终点。
  3 整合卫生资源,提升服务能力
  2007年起,中心与区中医医院建立了资源纵向整合联合体,由区中医医院派出4名副主任、主任医师每周定期到中心开展查房、带教和健康咨询服务,中心每年安排3~4名职工进修学习,依托区中医医院中医药技术优势,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心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具有浓厚中医文化特色的中医诊疗区;积极拓展中医药服务项目,开展针灸、电针、推拿等12种中医适宜技术;针灸治疗腰突症、老年膝骨关节炎等中医服务项目深受居民欢迎。建立了“治未病”工作室,由主任医师坐诊,并在村卫生室建立了两个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由区中医医院专家定期开展乡村医生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以及中草药的种植、使用和推广,让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简、验、便、廉的中医药服务;逐步将中医药诊疗技术扩展到慢性病管理和亚健康人群、生殖保健等健康管理服务中去。提供中医体质辨识、推广中医拳操锻炼,开展药膳膏方等服务。2012年开展大型中医药咨询活动4次,中医药知识讲座23次,接受咨询1 994人次,自行编制中医药宣传手册5种、中医健康教育处方14种。2011年,中心获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建设单位。
  4 关爱老年健康,弘扬传统美德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身心健康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心将社区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工作作为每年工作的重点,并将便老、助老、惠老服务措施贯彻到“三好一满意”、“争先创优”等活动中。自2008年起,每年为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体检,累计8 000人次;每年春节为社区特困老人开展“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免费提供健康体检和康复指导;每月定期深入村(居)委老年活动中心,为老年人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开展健康咨询、健康保健知识讲座等活动;增设老年护理床位80张,为卧床老年患者提供住院康复服务。与镇民政、老龄中心等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协作机制,共同开展老年人健康保健专项服务。2010年联合开展“夕阳更灿烂—老年之家义诊活动”,2011年联合举办“老年人健康知识公益巡回讲座”活动,2012年联合开展“夕阳乐—独居老人结对关爱”活动,2013年联合实施了“贤乐夕阳,健康血压—农村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补助项目”,得到社区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2012年,中心在上海市卫生系统病人满意度测评中位列同级医疗机构第一。
  5 致力文化建设,谋求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心秉承“宁静致远、和谐有为”精神,始终把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凝聚团队精神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予以推进。工会每2年组织开展运动会和野外拓展训练;每年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廉政教育基地学习,每月15日定为党员“干部活动日”,开展党课学习,开展义诊、清洁家园等活动;每年“三八节”举行女性“自强、自尊、自爱”主题活动;每年开展“关爱患者,从细节做起”先进科室和服务明星评选活动;每年组织一次“中心发展我来讲几句”活动,鼓励每位医务员工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同时自编《庄卫简报》、《中心文化知识汇编》和《享受健康》风采画册,大力宣传中心文化。结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在全体医务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庄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区卫生系统年度绩效考核中,连续8年获一等奖。
  “群众满意是我们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庄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站在一个新起点,新高度,开拓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
  (收稿日期:2013-3-25)
其他文献
质子泵抑制剂或可增加骨折风险  2013年5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第55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长期或高剂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可增加髋骨、腕骨、脊骨骨折的风险。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一类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国内批准上市的PPI类药物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  不良反应信息通
期刊
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1959年,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北端。中心在岗职工16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4.3%,其中全科医师47人。辖区面积3.3 km2,常住人口15.6万,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3%,人口密集、老龄化程度高,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极大。2011年中心门诊65.8万人次,公共卫生服务26万余人次。  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首批上海市“全
期刊
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青浦区东北部,前身为华新镇卫生院,创建于 1958年,2001年12月由于行政区域调整与凤溪卫生院合并组成现在的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5年10月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入新址。中心占地面积22 600 km2,业务用房7 280 km2。中心下设凤溪卫生服务分中心和19个村卫生站(室)。中心目前拥有职工10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中级职称43人;硕士
期刊
“从医犹如航海,既有着浩瀚无垠的壮观,也有波涛汹涌的险恶,但是只要你有着博爱的精神和博学的态度,终有一天会体味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的喜悦。”这是一位教授在教育年轻医生时的一番肺腑之语,而他正是用这种精神和态度30余年如一日完美地进行着诠释,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周新教授。  周新教授1976年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工作至今,1995年起任上海市第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嘉定区水痘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水痘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圆形分布法对2005-2010年水痘疫情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角度离散度指标r值、平均角、推算高峰日,并进行雷氏检验。结果:嘉定区2005-2010年水痘总发病数为6 091例,年发病率最高在2008年,为109.29/10万;14岁以下的儿童占63.22%。季节性趋势较为明显,r值分别为0.60和0.63(P<0.05),第1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浦东三林及周边地区乡村医生的工作现状及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情况,为乡村医生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浦东新区三林及周边的北蔡、川沙、合庆地区161名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1名乡村医生中男41名,女120名,平均年龄为(48.2±3.1)岁。43.5%的乡村医生参加过全科医学相关培训,46.0%的乡村医生有意愿参加学历教育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结论:完善现有乡村医生的在岗培训模式
期刊
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1998年,坐落于嘉定区中心地带,主要承担辖区内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七大职能。中心连续五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中心现有员工120人,其中硕士20余名,本科60余名;高级职称13名,中级职称33名。设置业务科室10个,行政
期刊
2012年,销售额超过80亿美元的制药公司为22个,2011年同期的公司数目为23个,日本卫材因销售额大幅降低而跌入60亿美元的区域。企业排名、药品销售额和研发费用投入及2011年同期增长见表1。  2012年最大的看点是诺华将占据榜首12年的辉瑞取代,成为新一届的领头羊。2000年辉瑞以900亿美元收购华纳-兰伯特公司,获得支持其10年发展的重磅药物立普妥,首次跃居为全球第一大制药公司,12年之
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医药知识产权研究所 南京 211198)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创新药品可获得性现状与影响因素,在理论上分析基础上,比较左乙拉西坦(Keppra)在中美上市准入情况与数据保护强度,探究药品数据保护与创新药品可获得性之间的关系。药品数据保护制度可有效促进国外创新药品尽快进入我国市场。建议我国尽快完善药品数据保护制度,以期提高我国新药可获得性,保障公众健康福利。  关键词 数据保护
期刊
别嘌醇为次黄嘌呤的异构体,是黄嘌呤氧化酶(XO)的抑制剂,可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是目前唯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① 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② 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③ 痛风石;④ 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⑤ 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剂型为片剂。  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