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无涯“勇”作舟

来源 :上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989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医犹如航海,既有着浩瀚无垠的壮观,也有波涛汹涌的险恶,但是只要你有着博爱的精神和博学的态度,终有一天会体味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的喜悦。”这是一位教授在教育年轻医生时的一番肺腑之语,而他正是用这种精神和态度30余年如一日完美地进行着诠释,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周新教授。
  周新教授1976年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工作至今,1995年起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现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医院和海德堡胸科医院进修学习。现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常委、哮喘学组副组长,中国哮喘联盟总负责人之一。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同时担任上海市医学会理事、呼吸分会主委、感染和化疗学会副主委、内科学会副主委,上海慢阻肺联盟组长,上海市药学会抗生素专委会委员。任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专家组和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专家组成员、卫生部甲流防治专家组成员。华东地区肺部感染协作组前任主委,美国胸科医师学院资深会员(FCCP)。同时担任20余家核心期刊的副主编及常务编委。
  勇担重任
  呼吸科收治的病人特点是老年人多、危重病人多。“病人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医生,医生应该是病人的亲人”,周教授一直把导师的话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也一直凭着这份博大的仁爱之心勇于担当拯救病患生命的重任。正是本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医学事业的爱以及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的周新教授以精湛的医术、优秀的医德医风赢得了病家、同行和社会的尊重和爱戴。37年来,他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病人。身为呼吸科主任,为了兼顾好各方面工作,每天清晨6点半,人们就可以看到周教授忙碌在病房和重症监护室里,对他而言,疾病没有休息日,他也就没有双休日或节假日。他常说:“我们要对病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勇战病魔
  周教授坚持以病人为重,带领呼吸科团队抢救医治了数以万计的重症患者。凡遇重大呼吸疾病抢救,他总是身先士卒,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注的敬业精神,奋战在第一线。
  2003年春天,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悄然出现并迅速在全国肆虐流行,全国每天成百增加的SARS患者确诊病例数,让每一位市民都陷入对疫情的恐惧之中,戴口罩、勤通风、吃板蓝根、洒消毒水……人们恨不得把所有可能对抗病毒的手段通通用上。然而,无形的病魔,看不见、摸不着,即便你全副武装,有时也防不胜防,很多医生在疫情暴发前期由于尚不确定传染源,职业暴露使其不幸感染。当全国SARS患者中医护人员感染占据近1/5时,周教授却临危不惧,积极参与了上海SARS患者的抢救工作,应用“S-A-R-S”即指S-scrupulous (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A-active(积极的工作态度)、R-responsibility(有责任感)以及S-socialization (社会化)来制服SARS。
  时隔6年,在甲型H1N1流感肆虐之际,他再次身先士卒地投入到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2009年9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收治了全国首例重症甲流患者,作为医院抢救甲流病人专家组组长,周新教授每天奔波于南、北两院,凭借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对于病人病情的深入了解,积极组织救治,将这位入院时呼吸衰竭、神志不清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救回,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他还多次在电视台等多个媒体机构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对于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作为卫生部和上海市甲流防治专家组成员,他参与制定了我国甲流诊治方案,协助指导了上海市10多家医院以及福建、甘肃等多家外地医院抢救重症甲流病人,为上海乃至全国甲流防治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周教授也因此于当年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上海市劳动模范。
  勇于创新
  创新一直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的优良传统,呼吸科的临床和科研成就也素为全国和上海同行称道。该科由我国内科学泰斗乐文照教授于解放初期创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强韵琴教授、朱邦英教授、汪均陶教授、黄华瑞教授和周新教授等领导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立足于国内,瞄准国际,争创一流。近年来,呼吸科在周新教授的带领下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医疗特色,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
  临床方面,科室形成了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和呼吸衰竭的救治为临床特色重点,积极牵头开展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并争取参与更多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近年来学科开展的运动处方的应用与肺康复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得上海市康复医学奖。近年来,呼吸科团队已成功抢救了上百例呼吸危重病患者,呼吸衰竭救治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科研方面,呼吸科以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基础研究以及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在发病机制的研究中有新的发现,并以转化医学为抓手开发新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使学科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开展了支气管哮喘的基础与临床诊治研究,主持完成了上海地区哮喘流行病学调查,作为牵头单位完成了简易哮喘控制测定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国内率先将机械通气波形分析用于指导临床。
  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国际性学术交流。目前呼吸科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呼吸病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优化学科人才结构,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呼吸科每年举办的慢性气道疾病诊治新进展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受到了国内同行的好评。每年到呼吸科学习的进修医生数量位于内科系统前列。
  凡是熟悉周新教授的人都会被他的博学所折服,虽然呼吸科的涉及范围非常宽泛,但不论是治疗呼吸衰竭、哮喘,还是肺部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不论是抗菌药,还是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他都潜心钻研,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早在20世纪80年代,周新教授就在国内率先开创了纤支镜引导下紧急经鼻气管插管技术、长期留置鼻气管导管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以及气管肺泡灌洗术在肺部危重症中的应用等技术,主编了《机械通气波形分析与临床应用》。参与了我国哮喘防治指南、咳嗽诊治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编写工作,在对哮喘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新方法的探索上,完成的部分课题(如“简易哮喘控制测试(ACT)在中国教学医院和基层医院应用评价”等)达到了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论文发表在美国《CHEST》杂志上。
  他在移植后肺部感染的有关病原体和诊治研究领域亦取得一定突破,2004年在国内最早应用了曲霉菌抗原检测技术早期诊断侵袭性曲霉菌病,这项技术获得2008年上海市优秀发明三等奖,目前已在国内临床上广泛应用,对免疫受损者合并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作为通讯作者之一起草了我国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他自行研制的无创通气面罩获国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两项专利,并获得2007年上海市优秀发明三等奖。
  近年来,在周新教授的带领下,呼吸科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2项、上海市卫生局课题3项以及中华医学会临床科研项目3项,同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单位之一)、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国家专利2项、上海市优秀发明奖三等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主编专著3部。2012年呼吸科被卫生部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作为博士生导师,周新教授更是言传身教,甘为人梯,先后培养了博士生10名,硕士生10名,不仅将学术知识和临床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学生,更以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感染着每一位呼吸科的医护人员。
  这就是周新教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成就祖国的医学事业、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呕心沥血,以他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思想,深深地感染和鼓舞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收稿日期:2013-07-08)
其他文献
3月12日,美国FDA发布警示通知,阿奇霉素可能引起心电活动异常改变,导致潜在的致命性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者、低血钾或低血镁者、心率较慢者、接受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者或心律失常者较易发生此类风险。  FDA指出,医护人员在对已经存在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患者处方阿奇霉素时,应考虑到阿奇霉素相关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合理考量阿奇霉素相关QT间期延长的风险,因为一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
期刊
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是当下全球医药行业最为重视的问题,并已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口感染已失效,氨苄西林不再用于尿路感染,环丙沙星对治疗淋病无效……细菌发展速度大大超过药物研发速度,而滥用抗菌药物无疑使情况更加严峻。相关政策的出台是否能有效管制抗生素滥用?制药企业的市场和研发方向是什么?医疗机构如何做到临床合理用药?  2013年3月22日,《“限抗令”后中国抗菌药物应用与开发趋
期刊
2012年末两周新药突击审批使2012年FDA批准的新药数达到了39个,几乎比两年前翻了1倍,是1996年以来的年度之最(1996年获准的新分子实体数为53个)。  投入数十亿美元研究开发,耗时十余年最终获得的这些成果能否补偿制药企业因老产品专利到期受仿制药冲击所造成的损失?近两年的进展虽然令人鼓舞,但是它们还不足以使制药工业的观察家和分析师感到满意,他们希望这些新药能够达到他们预计的高销售额。 
期刊
2013年2月,FDA批准2个新分子实体药品(表1),分别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药品Pomalyst(泊玛度胺)和治疗中度至严重性交痛药品Osphena(奥培米芬)。  Pomalyst为“孤儿药”,获准用于在接受了至少2种治疗(包括来那度胺和硼替佐米)之后仍然发生疾病进展,以及对治疗无应答且在最后一种治疗60 d内发生疾病进展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泊玛度胺是沙利度胺的一种衍生物,是继来那度胺和沙
期刊
2012年12月FDA批准新药概况  2012年12月,FDA批出7个新分子实体药品(表1),分别为治疗库欣病药品Signifor、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药品Iclusig、治疗短肠综合征药品Gattex、治疗罕见胆固醇疾病药品Juxtapid、预防中风和全身性栓塞药品Eliquis、治疗耐药性结核病药品Sirturo和治疗与艾滋病相关性腹泻药品Fulyzaq。  Signifor为“孤儿药”,是一种
期刊
女性,因其美丽善良的天性,常被比作人间天使。然而事业、家庭的双重负担,职员、妻子、母亲、女儿的多重角色,都要求她们时刻准备迎接挑战。人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这句话里既包含女性有着涓涓流水般温柔的性格,也透露出了女性更加脆弱、更加需要呵护的性别特点。近几年,女性健康问题逐渐突显,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妊娠合并重症……无情的病魔毫不留情地让美丽的天使们黯然折翅。然而折翅的天使未必注定走向凋亡,一个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网络信息平台下PBL联合CBL教学在耳鼻喉科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见习同学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 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分别统计理论考试成绩及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对PBL+ 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方法感到满意。结论:PBL+ 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耳鼻喉科见习中取得良好成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PBL教学 CB
期刊
质子泵抑制剂或可增加骨折风险  2013年5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第55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长期或高剂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可增加髋骨、腕骨、脊骨骨折的风险。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一类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国内批准上市的PPI类药物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  不良反应信息通
期刊
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1959年,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北端。中心在岗职工16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4.3%,其中全科医师47人。辖区面积3.3 km2,常住人口15.6万,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3%,人口密集、老龄化程度高,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极大。2011年中心门诊65.8万人次,公共卫生服务26万余人次。  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首批上海市“全
期刊
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青浦区东北部,前身为华新镇卫生院,创建于 1958年,2001年12月由于行政区域调整与凤溪卫生院合并组成现在的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5年10月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入新址。中心占地面积22 600 km2,业务用房7 280 km2。中心下设凤溪卫生服务分中心和19个村卫生站(室)。中心目前拥有职工10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中级职称43人;硕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