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伊朗的“阿拉比”-5中程无人侦察机突然飞近美海军“里根”号航空母舰进行侦察,它可把美军吓坏了。
随着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战争“零伤亡”的不懈追求,无人机“横空出世”!无人机尽管“轻巧”,但实质却很“疯狂”!斩首攻击、进山洞侦察、进弹药库放火等等,它几乎无所不能!
从水里钻出来的无人机
目前,全世界5个核大国拥有大量核潜艇。然而,还没有哪国核潜艇从水下发射无人机进行空中作战。但是,美国海军在这方面率先进行了尝试并获得初步成功。为了提高无人机突袭效果,美军将无人机事先放入被称为“潜水航母”的核潜艇里。这种核潜艇在水下机动行驶,噪音小,不易被侦察和发现,可长期潜伏在大洋深处,执行任务时,隐蔽到达目标区,潜艇适时上浮露出天线,并使用潜射装置迅速将无人机发射“跳出”水面升空作战。这种无人机既可按照设计程序自主飞行,也可通过水下或水面通信系统进行遥控,一旦获得情报,就可通过卫星传回美军战舰,也可配备先进武器对目标实现隐蔽而又突然的打击。
如美国洛马公司研制的“鸬鹚”无人机,是一种能够在海面和水下发射、并能回收可反复使用的多用途无人机。它长5.8米,海鸥形机翼翼展长4.9米,最大起飞速度预计将达到每小时880千米,最高飞行高度10.7千米,航程达800千米,可持续飞行3小时。在水下发射时,机翼折叠的“鸬鹚”可从装在俄亥俄级弹道核潜艇上的“三叉戟”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管发射,升空后机翼自动展开,开启动涡轮风扇发动机在空中执行任务。在水面发射时,先由机械手将装有“鸬鹚”的发射箱托出潜艇浮出水面后,启动两台可丢弃的由“战斧”导弹火箭推进器改装的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器,它将“鸬鹚”从发射箱推出后垂直起飞升空到数百米高的空域,然后由涡轮风扇发动机提供动力执行任务。“鸬鹚”无人机可装载450千克武器或传感器,不仅可以执行侦察任务,也可携带数枚导弹对岸上目标實施攻击。
1996年美国海军在一艘“阿什维尔”号潜艇进行了一次“海上搜索者”无人机水下发射试验,无人机升空后潜艇在潜航状态下只将天线前端露出水面对无人机进行控制,并获得了成功。另外,美海军正在实施的SOTHOC项目,全称为“潜艇超视距建制能力”,实际上这个项目也是由潜艇发射无人机,潜艇载具携带电力推进无人机,由潜艇从水下发射升空突袭。目前,美国海军核潜艇有16个洲际导弹发射管,每个发射管直径约2米,可用于水下无人战机的弹射,并可望2010年实现核潜艇发射无人机实战化。
以“虫群战略”全力突袭敌方航母
航空母舰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作战平台,突防难度大,而无人机具有体积小、噪声小,雷达反射面很小的优势,可“绕”过敌方航空母舰的预警探测系统,到达航母上空进行侦察监视。并可根据己方指挥员命令,或者自行干扰并攻击敌方航母指挥信息系统、舰载飞机。未来实战中,可运用轰炸机或歼击轰炸机携带多架无人机,投放到距航母舰队战斗群一定距离的空域,模拟机群编队,可使敌方判断失误,分兵合击,而此时攻击兵力可乘虚而入,对航空母舰实施猛烈打击。还可把装载各种干扰机的无人机部署到航空母舰战斗群或预警机附近,对其战术数据链通信实施“噪声”压制干扰,造成其数据丢失、混乱、反应时间延误,从而破坏其战斗指挥、控制和通信能力。
俄罗斯国防部负责武器装备的副部长弗拉基米.波波夫金上将认为,“无人机不仅具有与航母进行电子对抗的优势,而且若干架无人机联合行动,能够在数秒钟内歼灭一艘大型航母上的所有飞机”。2008年5月,伊朗一架在海湾上空巡逻的小型无人侦察机“阿拉比”-5中程无人侦察机突然飞近美海军“里根”号航空母舰进行侦察,它在这艘航母所在空域滞留了25分钟后才被美航母雷达发现。美海军先后出动4架舰载战斗机和2架直升机拦截,但为时已晚,这架伊朗无人机已返回基地了。“阿拉比”-5中程无人侦察机也因此成了伊朗人眼里的英雄。“阿拉比”-5无人机重83公斤,翼展3米,有效载荷36公斤。它的巡航速度为290公里/小时,滞空时间90分钟。有关媒体认为,“阿拉比”-5无人机突破美航母编队防线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它标志着无人机已成为航母的新克星。如果这种无人机当时携有一定数量的智能炸弹,后果将不堪设想.想!这也说明,如果用多群多批次无人机对付航母,航母将可能会遇到“巨大的麻烦”!另外,由于无人机造价相对较低,未来作战可采取有人驾驶飞机和无人机混合编队的战术手段,对付敌方航母。首先使用预编的无人机编队,采取像“恐怖分子”自杀式袭击的方式,对敌方航母等高价值目标进行自杀性袭击,削弱敌战斗能力,而后有人驾驶飞机攻击敌要害目标,这样既可以减少有人驾驶飞机的损失,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作战效益。
像“仙女散花”一样撒向敌方头顶
无人机不仅可以从地面发射装置弹射、从核潜艇上潜射,还可从空中飞行平台发射,特别是小型无人机重量较轻,而且体积也小得多,可由运输机、大型无人机或轰炸机运送到预定地域上空并抛撒,像“仙女散花”般迅速在敌方上空形成“大兵压境”、“兵临城下”之势,而后这些小型无人机自行搜索并突袭敌方指挥所、炮兵阵地、后方仓库等要害目标,让敌方感到“五雷轰顶”、难以招架!
小型无人机在雷达屏幕上要么无法显示,要么如飞鸟惊鸿一瞥般掠过,但可抵达任何目标,这使敌方防不胜防。如:美国“杀人峰”无人机被设计为3~5架叠放于一个“蜂箱”容器内,装在大型无人机或轰炸机的武器舱内携至空中,在约1.22万米高度投放后,蜂箱内的“杀人蜂”自动分开飞行,下滑到使用高度4570米后,无人机的螺旋桨迅速展开,在一个小型活塞发动机驱动下,以50~60节的速度巡航飞行,遂行情报侦察和机动突袭任务。“杀人蜂-2”无人机约2米展长,能携带任务载荷9.08千克,持续飞行时间8小时,如果携带3.2千克任务载荷则可持续飞行30小时。美军“蜂鸟”无人旋翼机在飞行高度、续航时间、高空悬停、垂直起降、有效载荷重量方面颇具特点,可望具备在6100~9140米高空以140节的速度飞行20小时和在4570米以上高空悬停的能力。这种小型无人机能同时携带多种传感器,执行情报、监视与侦察、目标捕获、通信中继和直接攻击任务等。
像“飞碟”
突然钻进敌方“心脏”中心开花
微型无人机休积很小,不易发现,可采取隐身技术和必要的战术手段,将小型无人机按预编飞行路线“砸”向敌方“心脏”,形成致命打击。这种无人机来去“悄然无声”,常常使得敌方措手不及!
美国空军“碟状全自动飞机”,是一种“小型战术无人机”,它利用类似双向飞碟发射器的装置发射,通过远程或内部导航系统,飞入敌方重兵把守的区域。凭借极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靠近敌军时,碟状无人机便会爆炸。它的MEFP弹头满载穿甲榴弹,能够像喷雾器一样覆盖攻击区域,还可携载5至10吨左右的炸药自动突袭敌要害目标。美军研制的等离子体微小型喷气式发动机采用微控制技术,体积比一支普通香烟还要小,可装备长度15厘米的小型无人机,甚至更小的无人机。士兵可以用小箱子携带很多这种无人机,在需要时可以像放“蜜蜂”一样让它们去执行任务。由于这种无人机体积很小,被侦测到的可能性极低,因此可以在敌方防空火力强大或者通常难以到达的地域(包括下水道或者通风系统)内飞行,利用其携载的小型侦察设备执行侦察任务,或者携载爆炸载荷执行破坏任务。
以色列还采用纳米技术研制的一种微型无人机——“超级大黄蜂”无人机。它体型大小如黄蜂一般,可悄无声息地穿梭于敌方人口密集地区,往来于城市高楼之间,突入敌方“心脏”,行动灵活自如。特别是它不仅能够执行战场侦察任务,而且具有难以想象的杀伤威力,其自带的弹药可瞬间摧毁敌方小目标,故有“小型火箭弹”之称。另外,英美军方利用仿生学原理研制的微型扑翼无人机,它具有一般航空飞行器无法比拟的机动和气动性能,具有低噪声,无须专用起飞着陆场,可以低速飞行,可以随意改变方向,可以悬停,还可以向后倒退等优势,因此能像蝙蝠、昆虫和鸟类一样,充当“微型间谍”悄然无声地钻入敌方核心部位实施突袭。
随着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战争“零伤亡”的不懈追求,无人机“横空出世”!无人机尽管“轻巧”,但实质却很“疯狂”!斩首攻击、进山洞侦察、进弹药库放火等等,它几乎无所不能!

从水里钻出来的无人机
目前,全世界5个核大国拥有大量核潜艇。然而,还没有哪国核潜艇从水下发射无人机进行空中作战。但是,美国海军在这方面率先进行了尝试并获得初步成功。为了提高无人机突袭效果,美军将无人机事先放入被称为“潜水航母”的核潜艇里。这种核潜艇在水下机动行驶,噪音小,不易被侦察和发现,可长期潜伏在大洋深处,执行任务时,隐蔽到达目标区,潜艇适时上浮露出天线,并使用潜射装置迅速将无人机发射“跳出”水面升空作战。这种无人机既可按照设计程序自主飞行,也可通过水下或水面通信系统进行遥控,一旦获得情报,就可通过卫星传回美军战舰,也可配备先进武器对目标实现隐蔽而又突然的打击。
如美国洛马公司研制的“鸬鹚”无人机,是一种能够在海面和水下发射、并能回收可反复使用的多用途无人机。它长5.8米,海鸥形机翼翼展长4.9米,最大起飞速度预计将达到每小时880千米,最高飞行高度10.7千米,航程达800千米,可持续飞行3小时。在水下发射时,机翼折叠的“鸬鹚”可从装在俄亥俄级弹道核潜艇上的“三叉戟”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管发射,升空后机翼自动展开,开启动涡轮风扇发动机在空中执行任务。在水面发射时,先由机械手将装有“鸬鹚”的发射箱托出潜艇浮出水面后,启动两台可丢弃的由“战斧”导弹火箭推进器改装的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器,它将“鸬鹚”从发射箱推出后垂直起飞升空到数百米高的空域,然后由涡轮风扇发动机提供动力执行任务。“鸬鹚”无人机可装载450千克武器或传感器,不仅可以执行侦察任务,也可携带数枚导弹对岸上目标實施攻击。
1996年美国海军在一艘“阿什维尔”号潜艇进行了一次“海上搜索者”无人机水下发射试验,无人机升空后潜艇在潜航状态下只将天线前端露出水面对无人机进行控制,并获得了成功。另外,美海军正在实施的SOTHOC项目,全称为“潜艇超视距建制能力”,实际上这个项目也是由潜艇发射无人机,潜艇载具携带电力推进无人机,由潜艇从水下发射升空突袭。目前,美国海军核潜艇有16个洲际导弹发射管,每个发射管直径约2米,可用于水下无人战机的弹射,并可望2010年实现核潜艇发射无人机实战化。
以“虫群战略”全力突袭敌方航母
航空母舰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作战平台,突防难度大,而无人机具有体积小、噪声小,雷达反射面很小的优势,可“绕”过敌方航空母舰的预警探测系统,到达航母上空进行侦察监视。并可根据己方指挥员命令,或者自行干扰并攻击敌方航母指挥信息系统、舰载飞机。未来实战中,可运用轰炸机或歼击轰炸机携带多架无人机,投放到距航母舰队战斗群一定距离的空域,模拟机群编队,可使敌方判断失误,分兵合击,而此时攻击兵力可乘虚而入,对航空母舰实施猛烈打击。还可把装载各种干扰机的无人机部署到航空母舰战斗群或预警机附近,对其战术数据链通信实施“噪声”压制干扰,造成其数据丢失、混乱、反应时间延误,从而破坏其战斗指挥、控制和通信能力。
俄罗斯国防部负责武器装备的副部长弗拉基米.波波夫金上将认为,“无人机不仅具有与航母进行电子对抗的优势,而且若干架无人机联合行动,能够在数秒钟内歼灭一艘大型航母上的所有飞机”。2008年5月,伊朗一架在海湾上空巡逻的小型无人侦察机“阿拉比”-5中程无人侦察机突然飞近美海军“里根”号航空母舰进行侦察,它在这艘航母所在空域滞留了25分钟后才被美航母雷达发现。美海军先后出动4架舰载战斗机和2架直升机拦截,但为时已晚,这架伊朗无人机已返回基地了。“阿拉比”-5中程无人侦察机也因此成了伊朗人眼里的英雄。“阿拉比”-5无人机重83公斤,翼展3米,有效载荷36公斤。它的巡航速度为290公里/小时,滞空时间90分钟。有关媒体认为,“阿拉比”-5无人机突破美航母编队防线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它标志着无人机已成为航母的新克星。如果这种无人机当时携有一定数量的智能炸弹,后果将不堪设想.想!这也说明,如果用多群多批次无人机对付航母,航母将可能会遇到“巨大的麻烦”!另外,由于无人机造价相对较低,未来作战可采取有人驾驶飞机和无人机混合编队的战术手段,对付敌方航母。首先使用预编的无人机编队,采取像“恐怖分子”自杀式袭击的方式,对敌方航母等高价值目标进行自杀性袭击,削弱敌战斗能力,而后有人驾驶飞机攻击敌要害目标,这样既可以减少有人驾驶飞机的损失,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作战效益。
像“仙女散花”一样撒向敌方头顶
无人机不仅可以从地面发射装置弹射、从核潜艇上潜射,还可从空中飞行平台发射,特别是小型无人机重量较轻,而且体积也小得多,可由运输机、大型无人机或轰炸机运送到预定地域上空并抛撒,像“仙女散花”般迅速在敌方上空形成“大兵压境”、“兵临城下”之势,而后这些小型无人机自行搜索并突袭敌方指挥所、炮兵阵地、后方仓库等要害目标,让敌方感到“五雷轰顶”、难以招架!
小型无人机在雷达屏幕上要么无法显示,要么如飞鸟惊鸿一瞥般掠过,但可抵达任何目标,这使敌方防不胜防。如:美国“杀人峰”无人机被设计为3~5架叠放于一个“蜂箱”容器内,装在大型无人机或轰炸机的武器舱内携至空中,在约1.22万米高度投放后,蜂箱内的“杀人蜂”自动分开飞行,下滑到使用高度4570米后,无人机的螺旋桨迅速展开,在一个小型活塞发动机驱动下,以50~60节的速度巡航飞行,遂行情报侦察和机动突袭任务。“杀人蜂-2”无人机约2米展长,能携带任务载荷9.08千克,持续飞行时间8小时,如果携带3.2千克任务载荷则可持续飞行30小时。美军“蜂鸟”无人旋翼机在飞行高度、续航时间、高空悬停、垂直起降、有效载荷重量方面颇具特点,可望具备在6100~9140米高空以140节的速度飞行20小时和在4570米以上高空悬停的能力。这种小型无人机能同时携带多种传感器,执行情报、监视与侦察、目标捕获、通信中继和直接攻击任务等。
像“飞碟”
突然钻进敌方“心脏”中心开花
微型无人机休积很小,不易发现,可采取隐身技术和必要的战术手段,将小型无人机按预编飞行路线“砸”向敌方“心脏”,形成致命打击。这种无人机来去“悄然无声”,常常使得敌方措手不及!
美国空军“碟状全自动飞机”,是一种“小型战术无人机”,它利用类似双向飞碟发射器的装置发射,通过远程或内部导航系统,飞入敌方重兵把守的区域。凭借极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靠近敌军时,碟状无人机便会爆炸。它的MEFP弹头满载穿甲榴弹,能够像喷雾器一样覆盖攻击区域,还可携载5至10吨左右的炸药自动突袭敌要害目标。美军研制的等离子体微小型喷气式发动机采用微控制技术,体积比一支普通香烟还要小,可装备长度15厘米的小型无人机,甚至更小的无人机。士兵可以用小箱子携带很多这种无人机,在需要时可以像放“蜜蜂”一样让它们去执行任务。由于这种无人机体积很小,被侦测到的可能性极低,因此可以在敌方防空火力强大或者通常难以到达的地域(包括下水道或者通风系统)内飞行,利用其携载的小型侦察设备执行侦察任务,或者携载爆炸载荷执行破坏任务。
以色列还采用纳米技术研制的一种微型无人机——“超级大黄蜂”无人机。它体型大小如黄蜂一般,可悄无声息地穿梭于敌方人口密集地区,往来于城市高楼之间,突入敌方“心脏”,行动灵活自如。特别是它不仅能够执行战场侦察任务,而且具有难以想象的杀伤威力,其自带的弹药可瞬间摧毁敌方小目标,故有“小型火箭弹”之称。另外,英美军方利用仿生学原理研制的微型扑翼无人机,它具有一般航空飞行器无法比拟的机动和气动性能,具有低噪声,无须专用起飞着陆场,可以低速飞行,可以随意改变方向,可以悬停,还可以向后倒退等优势,因此能像蝙蝠、昆虫和鸟类一样,充当“微型间谍”悄然无声地钻入敌方核心部位实施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