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与应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py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灵活地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且能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在此,主要介绍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并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学生需要掌握很多的数学方法,才能保证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是最常见,也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数学方法。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不太容易理解[1]。对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数、形转换来强化对数学知识的认知。
   一、小学数学引入数形结合的价值
   数形结合思想强调的是代数与几何的良好转变,让学生能更轻松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2]。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在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起到显著提高,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具体来说,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小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习惯于自身的感官体验,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学生会感觉学习难度极大,学习热情不高。在小学课堂中适当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能实现复杂问题的简化处理,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进而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强化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做各种练习,而有一部分题目的综合性较强,难度较高,学生解决起来会很困难。
   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1.用“形”感“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但是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不了解计算方法的本质,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3]。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灵活地运用数形结合方法,借助形象的图形展示抽象的代数问题,带给学生直观体验,促使学生能更深入地感知数学计算规则。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分数乘法”知识时,学生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规则不太了解,为了强化学生的体验,小学数学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图形模型,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体验。如×,小学数学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出乘数图形,如下图所示,学生根据图形来学习记忆分数乘法的计算规则会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学生在遇到类似的分数乘法问题时,学生可自己画图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教师指引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学习计算规则,能提升学生的计算准确度,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这对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2.数形结合强化数学趣味化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指引学生对抽象的数学原理、数学公式进行剖析,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讓学生体会数学的魅力。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习惯用形象思维感知事物,面对抽象的数学原理、规则内容,学生会感觉学习难度极大,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的图像为学生讲解,增强学生的形象体验,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如教师指引学生探索“分数”这一知识时,为了强化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感知,教师在进入课堂后,可以用几何画板先画一个圆,然后根据几分之几对圆进行分份,让学生直观体验,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分数知识的理解。
   3.数形结合处理实际问题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对一些抽象性较强的数学规律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学习效果不佳。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数形结合的角度,让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解释抽象的数学规律,以此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保证学生可以灵活地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便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能让学生更灵活、直观地进行实际问题处理。例如,小张和小王家分别在学校的东西两边,放学小张走了720m到家;小王走了510m到家,问小王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小王家到小张家距离的几分之几?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会感觉题目给出的信息很复杂,不知道如何做,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画出相应的图形,将小张、小王及学校看成三个点,画成一条直线,并在图形中标出相应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解题,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形结合思想渗透,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助于学生深层次把握数学知识内涵,能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所以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发展,灵活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便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沈迪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与应用研究[J].国际教育论坛,2020(10):96.
   [2]罗玉丽.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与应用[J].文理导航,2020(18):21-22.
   [3]钱艳丽.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与应用[J].中外交流,2019(44):272-27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教学方式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就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师必须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因材施教。作为小学主要课程之一的小学语文课程,从学科上来说,其并不仅仅是对知识性和工具性语言的学习课程,而是培养小学生
摘 要:音乐吟诵古诗的教学方法,是适合小学生发展特点和接受规律的,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吟诵的兴趣。所以,在小学低年级古诗吟诵教学中,老师根据古诗词,为其选择适合意境的配乐,把学生带进诗情、诗意、诗境中,增强学生吟诵的体验感,是实现其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条件和手段。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音乐;吟诵古诗;教学策略   古诗词早已融入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精神支柱。以前从小学低年级,甚至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发展,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出发,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探究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生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作为新课改的主要任务,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
摘 要: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思维发展都有着基础作用。小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的主要体现就是解题、计算,同时这也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之一。结合教学实践,从激发小学生数学计算兴趣、优化小学生数学计算教学、指导小学生数学计算方法等角度阐述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计算能力   随
摘 要:双语绘本的阅读,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激发儿童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寓教于乐,促使孩子快乐学习。积极推进双语阅读作为小学低学段的阅读主要方式,从听、说、读、写多角度,培养学生运用双语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和习惯。因此,双语教学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针对双语阅读启蒙教学做如下阐述。   关键词:双语绘本;小学低学段;双语阅读;启蒙教学   双语阅读应由共同阅读、分享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小学音乐课堂依旧存在沉闷乏味、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综合素养培养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学生对音乐课提不起兴趣,甚至对音乐课产生抗拒和反感的心理,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不到全面发展。小学音乐教师要认识到音乐课程的问题,打破固有的音乐授课方式,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围绕通过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论题进行浅析。   关
摘 要: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往往存在令人欣喜的“顿悟”心理活动。从心理学和认知学角度来说,这种“心灵突至”确是人的思维能力在情感体验下的“厚积薄发”现象。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情感体验、思维顿悟”原则,既可有效激发学趣,逐步增强信念,又能把学生不断地引向深度學习状态。结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针对如何培养儿童顿悟能力,试简述一些策略性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培养;顿悟思维;教学
摘 要:教育的深化与改革使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小学阶段各科目的教学。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通过新型的教学策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不仅能落实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还能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技能,让学生学会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真正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当教师开展数学知识点的教学时,除
摘 要:在现阶段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通常将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作为教学重点,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因为学生在小学时期受到的教育对其终身具有巨大影响,所以,体育教师必须积极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农村小学体育有效地结合起来。鉴于此,阐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课;心理健康;重要性;策略   现如今,体育教学已经成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