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tic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独立学院教育的不断发展,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提出了一种更适于独立学院教育的新的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在独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52-02
   1.引言
   数字电路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是后续其他各专业课程的基础,地位重要。课程的理论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要求高,老师教也好,学生学也好,都有较大的难度。长此以来,《数字电子技术》采用传统“黑板 + 实验箱”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实验课程被作为课堂理论知识的验证,内容单一、简单,缺少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实验内容,使很多同学养成了只动手不动脑思考的坏习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缺乏学习兴趣,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所以必须对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引入项目化教学方式。在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知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项目化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分工完成整个项目。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不是主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运用已有技能和知识,并引入适当的新知识和技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便于教师的教学实施和学生的学习,教学效果好。在项目的实施时引入新技术,使学生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2.项目化实践教学的实施
   由于数字电路课程实践性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法后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不再把学习当任务,而根据项目的要求来进行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培養独立探索并勇于进取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教研与实践,我设计了涵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知识点与技能的 4个教学项目,分别是:彩灯控制器、声控电路、智力竞赛抢答器、数字电子钟。通过项目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习了现行教材中的知识,也可以学习到教材中没有的新知识新技术,例如EDA工具软件。下面以数字电子钟模块为例,说明本课程教学实施的步骤。
   2.1项目分析
   首先,教师指定一个项目任务,如数字电子钟的设计。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项目涉及的知识点,例如电子钟的设计包括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产生与整形、数码管电路等知识。通过对项目的分解分析,让学生明确了需要学习的内容,觉得学有所用,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2制定项目目标与任务
   教师与学生讨论,帮助和指导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小组各成员的分工。首先对班级成员进行分组。分组时采取优势互补的原则,同时考虑学生自愿,尽量保证一个组的成员来自同一宿舍。小组人数控制在 3人左右。每个小组设组长一人,对小组的事务总负责。项目计划的制定集合小组全体成员的智慧,制定出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在数字电子钟的项目中,可以将其分解为脉冲产生电路的设计、分频电路的设计、显示电路的设计、按键接口电路的设计等任务。
   2.3项目的具体实施
   按照已确立的项目计划,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但是要教师负责指导。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教师根据知识点集中讲授。学生根据项目实施方案,首先完成原理图的设计,元器件的选择;随后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选择自己所需的元器件,按照原理图进行电路的搭接,最后进行整机电路的测试。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既要分工又必须合作,要与其他成员保持密切联系,遇到问题共同探讨。小组取得的任何成果,小组成员都可共享。这种分工合作方式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项目化教学实施效果
   大部分学生在经过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后觉得受益匪浅,《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保证了教学质量,学生的到课率也有一定增长,学生上课睡觉、走神的现象明显减少。学生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迅速提高。此外,这种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了电子产品的开发及制作的流程,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大有益处,为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4.结语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探索。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该课程能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边做边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项目教学法模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当然,项目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一种的好的方法的贯彻实施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不断探索、不断研究。
   参考文献:
   [1]金卫国.谈高职《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7, (6).
   [2]杨丽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58-60.
   [3]何瑞,万书栋.高职数字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07,(10).
   作者简介:
   聂茹,女,1982.05.17出生,江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控制。
其他文献
通过对西藏色季拉山东西坡急尖长苞冷杉林内群落物种多样及其与土壤元素特性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西坡调查的8个急尖长苞冷杉林样地内共有植物58种,分属于36科53属,
【摘要】“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了深远的不良影响,当事人在事故处理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违规操作的现象,这些操作都与铁路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不足有关,本文就这些不足之处从职工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7.23”事故职工教育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42-01  “7.23
【摘要】目的:弥补理论学习过程中相对缺乏的临床见习阶段,缩短医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尽快进入并适应临床实习过程,能较快掌握如何对病情进行分析、诊断和处理。  【关键词】专业知识强化培训缩短距离尽快适应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47-01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临床医学生相对缺乏临床见习阶段,理论课结束后即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实
本文在调查我国部分森林景区的亭的基础上,采取规范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为辅的方法,对森林景区中亭的规划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亭的建筑功能及文化内涵入手,分析了亭与森林景观之
【摘要】结合多年化工原理教学经验,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目的性教育,动机转移等方式培养学习动机,通过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并保持学习动机,阐述了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化工原理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目的教育学习目标培养 激发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本部分内容的主要目标是理解安全协议的设计目标与协议安全的分析方法,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本文首先分析SET协议主要模块的优缺点,然后具体分析导致这些优点或缺点的原因,并引导学生思考安全协议的设计思路、安全分析与改进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安全协议的目标、设计与安全分析基本方法。  【关键词】SET协议协议目标安全分析双重签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林木遗传育种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对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质、实践精神、动手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培养的积极作用,为学生就业拓宽了道路。  【关键词】林木遗传育种学实践教学科研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54-02  《林木遗传育种学》是林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