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思考

来源 :民族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395188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有一个清晰、理性地思考和安排。同时,课堂又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因此课堂精心预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预设教学目标力求全面,目标对课堂具有引领作用,是一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还应照顾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预设教学资源力求充分,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资源、社会生活资源、网络资源等。新教材在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的同时也给了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按提问主体者来分可分为两种模式:一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问,一是教师直接提问学生。两种模式中最理想的是哪种模式呢?当然是前一种模式,因为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主动者,学生主动提问能加深对知识的领悟,从而准确而牢固的掌握知识,最大限度的提高能力。但是,学生提问的理想课堂模式在具体教学中很难实施,原因大致有:传统的力量使学生已经习惯了“被老师提问”;学生学习时间紧,无法深研教材,从而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课文浅显,注释比较详尽,学生没有能力提出有见地的问题--在这些情况下,作为教师,就不能再一味地死守学生提问的模式,也不能只是简单的用"请大家积极提问"这类毫无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了,而应当迅速调整提问的方式,自然而巧妙的向学生发问,以扭转被动沉闷或旁枝逸出的局面,从而达到构建有效课堂的目的。
  由此看来,教师适时的站出来,回到课堂主导者的位置上是形式使然,也是推动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必然。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准确而详尽的发掘问题,科学的设计问题,引导教学步步深入,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可以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教师掌握了主动权,善于引导发问,课堂上就会充满生动有趣的质疑和释疑,课堂就会在有效问题的引领下凸显效果。
  要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就必须做到“深钻教材,发掘问题;遵循原则,设计问题;重视回答,适度评点”这几个环节。
  一、深钻教材,发掘问题
  有些问题比较显露,可一眼看出。对这类"显性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一般都有所涉及。而对于某些"隐性问题",则往往不容易看出。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发掘"隐性问题",从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掘出潜在的问题或者言外之意。
  实践证明,对于课后“练习”涉及的"显性问题",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回答,从而构成了千篇一律的"共性"。这固然也属于"问题教学",但它类似于变相的照本宣科,缺少独特的个性、开放性和进取性。另外,学生预习会看课后“练习”,如果课堂上也只是探讨课后“练习”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觉课堂没有了新鲜感,这样,很容易使课堂变成了“无效课堂”。因此,教师理应深钻教材,在了解“显性问题”的基础上,把发掘课本的"隐性问题"当作首要目标,设计出不落俗套的教案,形成教师自己独具风采的课堂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激活课堂,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构建有效课堂。
  二、遵循原则,设计问题
  如果说,发掘问题属于"问什么",那么,设计问题就属于"怎么问"。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两者相辅相成,如鸟之两翼,船之双桨,缺一不可,因此,设计问题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明确性原则
  一是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二是所提的问题本身要明确,不要过于抽象,漫无边际。要达到这个明确的目的,提问尽量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哪些"等特指问,不用或少用"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等选择问,以免学生感到茫然或碰运气"瞎蒙";要尽量运用短句,不要添加太多的修饰语;要多用口语,不要使用书面语。
  2、适度性原则
  这包含三方面意思。一是要能激起学生的兴奋点,二是掌握问题的难易度,三是课堂问题的数量要适度。
  北京市特级教师宁鸿彬有一段相当精彩的论述:“教师提问的内容,如果过于浅显,则学生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后能够回答,即“跳一跳摘到桃”。一些优秀教师认为课堂问题的数量要适度,比如一节课只用一至两个大问题引领。另外,教师能用一个问题解决的就不提两个问题,能直达主旨的就不绕弯子,坚决克服和摒弃“满堂问”的现象。
  3、启发性原则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礼记·学记》中早就提出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的主张:“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拂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教学者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考;诱导他而不处处硬拖着他;激励他而不时时硬压他;给他点明解决疑难的“诀窍”,而不是把现成的答案硬灌给他。
  三、重视回答,适度评点
  即根据教材,发掘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又根据几个原则设计出了若干问题,并运用于教学实践,这是否已经完整实施了有效问题教学呢?未必!如果草率处理"评点学生的回答"这个环节,也属美中不足。任何学生回答问题,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或赞扬;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会令学生失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泯灭回答问题的愿望。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乃至精心实施评点学生回答这个环节,决不可敷衍了事。
  还须指出的是,有时候,学生的回答超出了教师拟定的答案范围,但又确有道理,甚至比教师拟定的答案更科学,这时候,教师应当迅速捕捉这难得的战机,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坦言自己的疏漏,公开认可学生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比自己高明,自己应当向学生学习。实践证明,教师这樣做不但无损于自身形象,反而会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从而更乐意深入钻研问题,勇于回答问题,甚至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问题教学不断趋近理想境界。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的初始阶段,孩子早期养成的思想、品质会对今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建立在人性化教育细节的基础上的。教育无小事,事事为教育,细节教育应当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 幼儿园;户外游戏;问题;  1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存在的问题  (1)户外游戏活动场地不足。有研究表明,在一定面积的游戏场地中,儿童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攻击性行为发
期刊
摘要:观察是一切教学研究最基本的手段,教师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可以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在一日生活和游戏中,孩子会把自己真实的一面显露出来。所以,生活是教师最佳的观察机会。教师只有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和聆听每个孩子的声音,感受孩子的一举一动,才能够真正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读懂孩子。  关键词:幼儿;生活;技巧  生活自理,简单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
期刊
新课标英语教材与原教材相比,语言材料更加丰富、地道,话题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交际用语也体现了实用性、时代性,紧跟社会的发展。操练设计循序渐进,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课本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有着这样那样的困惑。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及自身的理解,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一、教学内容丰富,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处理——更新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理念在初中教学课堂上的不断深入,教师应秉承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这种教学理念,教师要大力改革教学课堂,营造出以师生互动为主要教学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师生进行有效互动的教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以明确显现,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形成,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有效互动;重要策略  想要促进师生
期刊
摘要:语文教材是教育专家对精心遴选的文学作品进行加工、编辑和再创造后,呈现给老师和学生的,因此教材内容是否适应不同学生年龄阶段和时代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专家们的思想、才华、学识和经验的,毕竟教育学家对每个阶段的学生不能做到感同身受,因此教材终归是带有一定局限的主观意志的。因此,教师不应该把编者意图作为教学中的行动指南,而是要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的組织教学,敢于舍弃教材中脱离现实或比较滞后的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全,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针对数学学习抽象性比较强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取得最好的效果。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真正有效的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内容的学习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探索。  关
期刊
摘要:公式和定理教学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关乎数学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素质教育实效性。要想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使用数学公式和定理,在教学中就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组织自主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对形成数学概念的过程深入理解,切实体会数学思想,将学术内容转换成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而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生公式定理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基于此,文章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优化改革,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逐渐成为了基础教育的研究热点。然而,当前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设计目标偏离课程标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数学教学的质量,而且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高效的单元教学设计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实践  1 引言
期刊
摘 要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 年 ) 提倡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案例教学有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本文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下,从高中地理案例的选择设计,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应用价值三个方面做综合研究,给地理教师提供教学应用思路。  关键词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 ;案例教学  一、高中地理案例的选择设计  高中地理案例教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英语作为一门必学的学科,必定有其一定的重要性。高中学习阶段,大大小小的考试充斥着高中生活,考试中英语学科的分值也是很高的,其中重要的拿分点还是放在阅读和写作上。那么,英语阅读对核心素养教学来说又有哪些作用呢?对高中英语阅读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