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琴况》与晚明音乐审美意识中的雅俗观

来源 :中国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明音乐审美意识总体上呈现出崇俗斥雅、高扬个性、抒发性灵的特质,俗乐受到人们的亲睐,雅乐举步维艰。而徐上瀛所著的《溪山琴况》却在此时期砥柱中流,提出"黜俗而归雅"的命题,进行了一系列雅俗、古今之辨。他与王阳明、杨表正、严澂等人共同构成了明中叶以来倡导回归雅正的音乐审美传统的阵营,是清初抵制低俗而复归高雅的审美思潮的先声。另外,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徐上瀛在进行雅俗之辨的基础上,提出了超越于雅与俗的"大雅"。"大雅"具有形而上的意味,是琴乐的最高境界,也是至美境界。
其他文献
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深入分析基于互动生成的初中音乐学本课堂教学对策,可以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教师要善于制定明确
“家长群”大家都不陌生,尤其对于当家长的人来说,它已成为自己和老师沟通的重要平台。如今,无线通讯非常普及,QQ、微信这两大应用,可以说是城市里使用手机上网族的必备软件,以此为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