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感乐,由乐及心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_li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侧重于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视对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在三维目标的构建中出现了失衡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是很难走进音乐本身的,也很难让音乐陶冶自己的性情。教师要利用教学策略使学生获得心灵上的独特体验。
  【关键词】音乐;心灵; 情境;情感
  音乐教学是一门关乎心灵的教学,只有用心去感悟音乐才会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才会用音乐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小学生由于心智还不是很成熟,音乐有时只是一种单纯的陪伴,为自己的童年生活增添一些色彩,而对于音乐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他们却无从把握。音乐教师要打开学生的心扉,让音乐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以此来使其获得属于自己的审美体验,使其在音乐的世界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独特的感受。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打开心扉
  音乐是潜藏着情感因子的艺术形式,在这样深埋的情感中,暗涌着无尽的力量,这是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的力量。而小学生的理解力是有限的,他们可能无法在这种抽象的艺术形式中感受到美好的生活情趣,需要教师不断的去引导。情境法就是不错的选择,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又可以将音乐的美好在无形中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走进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情感,并将自己真挚的情感付诸于音乐。也只有自己用心去感受的音乐才是真正的心灵上的收获。
  例如在《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的学习过程中,我首先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指导学生用亲切深情的歌声来表达歌曲期盼优美环境的愿望,通过学唱歌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自觉的文明习惯。在这样目标的指引下,我采取了创设情境的方式来使学生获得对于自己生存环境的一种危机感,激发起学生们保护地球的欲望。学生也可以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获得一种精神层次的提升,这是一首词曲都很优美的少儿合唱歌曲,4/4拍,c大调。学生很快就对旋律产生一种认同感,虽然学生在反复的学唱中把握好了旋律,却对于内容的关注不是很多。我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那些遭受破坏的环境状况,引发学生对于环境的关注意识。比如说雾霾,比如说沙尘暴,这些都是我们人类的罪恶,而学生在这样的图片展示中就会在情感上有所顿悟,在心灵体验的基础上,我再去指导学生学唱歌曲,学生就会在演唱中饱含真情,实现之前设置的两个教学目标。
  情境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会显示出它的独特的教学效果,每一个情境都可以将学生带入音乐的情感世界中,产生共鸣,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感受力。
  二、重视情感,鼓励学生体会情感
  把握音乐情感是学生理解音乐的第一步,在小学音乐教材中蕴藏着很多音乐人悲欢离合的故事。这些故事的背后是他们丰富的情感世界,了解它才会在一个情感的高度上与学生产生一致性,学生才会将音乐的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性的艺术体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挖掘出音乐作品本身潜藏着的情感力量,用这个力量去指导学生的一生。
  例如在《儿童团放哨歌》的学习过程中,这首歌虽然在旋律上比较激昂奋进,能够赢得学生的好感,但是在内容上却因离我们的生活实际非常的遥远,而失去对其情感体验的一种真切性。在这样的歌曲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去感受音乐所饱含的真实情感。这首歌曲是创作在革命战争年代,唱出了孩子们学习、战斗的生活,表现了儿童团员机智灵活、坚定勇敢的品格。教师在介绍完这首歌曲的背景后可以联系今天孩子们的幸福生活,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然后再让学生去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初步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情感是音乐学习的必备精神食粮,失去它,音乐也就失去了灵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把握好课堂时机,将情感渗透给学生们,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审美,构建音乐学习目标
  音乐走进心灵,就是要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丰富审美体验和情趣,使音乐的审美体质得到充分的发挥。音乐中的审美性是与生俱来的,也是音乐给予我们欣赏者的无尽财富。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提升其性情、人格的主要途径。而在审美情趣的培养中,教师要设定好学习目标,不能只看重知识技能,造成教学目标的失衡,教师要将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实现。
  例如在《幽静的山谷》这首歌曲的欣赏中,这首德国民歌,旋律典雅、抒情,在钢琴上轻轻弹出,一下子就能打动学生。为了使音乐走进学生的内心,培养学生的审美性情,我将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了一个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首抒情性强的音乐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学科整合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获得审美感受。我先让孩子们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用抒情性的话语读出来,使大家沉浸在抒情的氛围中。进而我让学生再次聆听音乐,感受作家的情感,找寻内心深处那敏感的音乐神经,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与作家的情感产生共鸣,在审美情趣的提升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小学音乐教学目标中不能少了审美,否则音乐将再无灵魂。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音乐学科中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绝不能将审美能力置之度外。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是心灵的教育,教师不能忽视对于学生音乐情感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以目标为引路,丰富每个学生的音乐体验,为其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其迅速的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让音乐教学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让他们的人生尽显美的风采。
  参考文献
  [1]秦忠强.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16 (09).
  [2]付晓颖.如何实现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4(02).
其他文献
【摘要】在双排键的演奏中,如何提高演奏技能以及提高与实际乐队的相似度是双排键演奏中最需要重视的重点,对于整首乐曲的效果有着中关重要的作用。演奏的技巧不仅仅包括手指弹奏功底,也包括如何将乐曲所需要表达情感融入乐曲。笔者将结合由日本双排键大师渡边睦树编曲的《阿尔维玛序曲》中的演奏经验,将如何提高双排键音效与实际乐队演奏效果进行探究。  【关键词】双排键;乐队实际效果;演奏技巧。  一、作品背景  詹姆
期刊
【摘要】从美学的视角下综观筝乐审美,可以分为“深情之美”、“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等等,每一个美学元素各有其特点。详细剖析其中奥妙,并掌握其中情感分寸,对于演奏者诠释作品本身构型(声音、速度、节奏等),以及感性抒发层面的细节把握上,达到刚柔并济、动静相宜;“忘象取意,得意忘形”的分寸,以求筝乐的适度表达。本文试以二首筝乐作品为例,阐述筝乐感性审美中的“阴柔之美”。  【关键字】美学;“阴柔之美”
期刊
【摘要】扬州舞蹈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因此,理性地认清扬州民间舞蹈的现状,并分析、认识出其多方面的发展可能与趋势,对改善现有扬州民间舞蹈进校园有着观念性指导与实践作用。而本文是《扬州民间乐舞传承、创新、弘扬研究》课题的子课题,该研究将会对丰富扬州大学学生舞蹈团训练教材的建设,促进民族舞蹈教育的发展,繁荣扬州舞蹈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训练基础作用。尤其是从传统舞蹈文化元素与创作素材的弘扬、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钢琴四手联弹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舞剧改编的钢琴四手联弹组曲《天鹅湖》的创作背景,并以《俄罗斯舞曲》为例,从音乐特点以及演奏技巧两个方面,就钢琴四手联弹演奏提出了个人观点。  【关键词】四手联弹;柴可夫斯基;演奏技巧  一、钢琴四手联弹的起源与发展  钢琴四手联弹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西方室内乐演奏形式,最早可追溯至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其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始于
期刊
【摘要】马头琴交响乐是国内外民族多声部音乐史上的一个新的产物。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的演出,以西方交响乐为载体,加入蒙古族独特的音乐语汇、文化意蕴和弦乐马头琴等特色乐器,将东方与西方交响乐艺术融合一体,展示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开创了蒙古族特色交响乐的新篇章。本论文通过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在中国大剧院的演出,简介了他们的发展过程,介绍了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的组成、发展及意义,重点评析了他们的交响乐节目
期刊
【摘要】学习一首钢琴作品首先需要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情境与背景,从大的方面讲,了解作品的创作年代,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文化音乐甚至建筑上是何种风格,发生过哪些大事件会影响到作曲家的创作,也就是说要考虑到时代的风格性。从小的方面入手,作曲家在写这首作品时经历了何种的心境变化、发生了何种重要的事情或是变故,又是因为什么事情而创作这首作品。文章中融合了本人在练习演奏中的心得体会,分别对乐曲的创作背景、速度、乐句
期刊
摘要: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产业,21世纪是中国建筑业产业成长和体制变革的关键时期,建筑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今后新建的建筑,大型建筑,高层建筑和智能建筑为主体,建筑设备工程更是首先向多功能、高技术的方向迈进。为了能够使建筑行业更加稳定、持续的发展。因此,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技术素质,还应该采取科学、规范化的施工项目管
期刊
【摘要】克莱门蒂,欧洲音乐史上少有的集创作、演奏、教育、钢琴制造以及音乐出版为一身的艺术家。他的一生几乎跨越了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极富传奇色彩。或许是由于同时代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过于耀眼,导致克莱门蒂以及他的作品并不像他们三位一样被后人熟知,但这并不影响克莱门蒂的作品本身的价值,在他留下的大量作品中,钢琴奏鸣曲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从年少成名一直到创作晚期,克莱门蒂都写过钢琴奏鸣曲
期刊
【摘要】歌曲《飞出苦难的牢笼》是由罗宗贤作曲,任萍写词的歌剧《草原之歌》中的选曲,是女主人公侬错加的唱段,本文试图从整体上把握该作品的音乐风格、演唱风格及音乐美学,进而对本歌曲的音乐史地位进行评价。  【关键词】《飞出苦难的牢笼》;音乐风格;艺术特征;演唱技巧  一、创作背景与艺术特色  (一)创作背景  “草原之歌”这首歌剧有六幕五场,在五十年代初,当时还年轻的作曲家罗宗贤首次尝试写作如此大型的
期刊
摘要:随着绿色经济时代的到来,能源消耗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件全球性的大事,已经成为限制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各方面都逐渐陷入瓶颈,从21年下半年开始的大面积工业限电事件中可见一斑。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建筑领域,以往能源消耗比较大设计建造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成为主流,广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