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有爱有奋斗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kn7621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部享誉全球的好莱坞大片——《当幸福来敲门》所讲述的是克里斯如何由一位普通的推销人员,成为成功的投资经纪人的艰辛历程。不论是受到妻子的背叛,还是面临破产和无家可归等诸多艰难困苦,所有这些都未将其打败。他依然保持着自我的乐观和奋发,唯一与之相伴的是他年幼的儿子,他朝着自身目标不断奋斗和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得到了应有的幸福。该影片以克里斯·加纳这一主人公的努力历程,坚持追寻幸福为基线,同时,配合以克里斯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为副线,对美国梦追寻与实现这一励志性故事娓娓道来。男主人公是一位黑人,这迎合了好莱坞大片的普遍模式,就该片而言,能够充分显现美国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本文以影片《当幸福来敲门》着手,就好莱坞大片所传达的美国文化观加以思考和解读。
  一、 美国文化观
  美国的文化观念,指的是美国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的文化传统,其所融合的方面很多,最为显著当属“个人主义”,追求自由、平等,崇尚务实与个人奋,宗教理性文化观等。一方面,就美国文化而言,其强调以“个人”作为主体,关注突出每个人的个性,崇尚的也是个人利益与价值的实现,注重维护个人的尊严和人权,此即“个人主义”;另一方面,追求自由、平等,也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普遍文化价值观念与主流思想。这在美国《独立宣言》中不难窥见:“我们所认为的这些真理也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就是平等的,上帝赋予了其很多不可剥夺的权利,有生命权、自由权,也有追求自我幸福的权利。”同时,提倡个人通过务实工作与奋斗,实现自己最终的梦想;当然,基督教对于美国文化的影响也至关重要,这也是其他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文化观念。对于基督教世界观而言,无论是《圣经》中所采用的题材、故事,还是其表现手法,均成为包括电影在内的各种艺术创作形式最为丰富的素材。
  二、“美国梦”与个人梦想的契合
  电影不仅仅是娱乐人心的方式,还是一国及民族文化的艺术呈现形式。无论对于任何电影而言,均有其独特的文化印记。作为一个被誉为“机会之国度”“成功者的摇篮”的国家,如此美誉不难看出源自于美国文化观念中的重要特征之一—“美国梦”文化。在这个国家,“美国梦”从来都不会是一个过时的话题,永远是他们恒定不变的主题,成为万千民众为止奋斗的济济动力,也是美国人民追求自由、民主与平等的深刻体现。对于“美国梦”这一实质的剖析,就是人们利用不懈的坚持与奋斗换来美好而惬意的生活、实现自我最终的梦想,这是不得不采用自我的勇气、勤奋、创新、信念与决心加以开拓的道路,只有这样方可获取成功。
  “美国梦”已然成为美国文化观念与价值观念的核心,也成为美国各部大片均加以展现的重要主题。纵观好莱坞电影不难发现,多数电影均烙下了深深的“美国梦”文化印记,并借以普通人展开对梦想的追寻,来阐释美国梦文化积极、乐观的内涵。此类影视作品可谓不胜枚举,最为经典的当属《当幸福来敲门》,该影片自始至终均贯穿着“美国梦”这一基线。该影片中,男主人公坚持与奋进不息的经历,淋漓尽致地诠释了“美国梦”的生活版。影片取材自于小人物,主人公经历种种挫折坎坷,家庭破裂、破产在即、幼子待哺,当追逐理想的路途上,所面临的打击不断降临,唯一弥久而不变的是他坚强、积极的意志与追求梦想之执着信念,深刻展现了对美国梦的追求。在克里斯身上,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追梦之信念,更有勇往直前的开拓和创新精神。饰演男主人公克里斯的是著名黑人演员威尔·史密斯,他黝黑的皮肤,凝重而到位的表情,总是匆匆的脚步,深刻地呈现了一个奔波却失意并奋斗不息的平民英雄形象。他从来不曾放弃对于自我梦想的追寻脚步,就像他在球场上面对儿子所说的那样:“若你心中有梦想,那一定保护它。”虽然,人生坎坷挫败无数,他提着40多磅重的骨密度仪器四处推销奔走,甚至交不了房租被赶出来,只能带儿子到收容所、地铁厕所住宿,有时甚至需要卖血维持生计,即便如此,男主人公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勤奋与乐观精神。当被车撞得丢了一只鞋子之后,他立即爬起来去工作。只是当深夜到来,他和5岁的儿子无家可归,不得不在地铁厕所中过夜之时,才让观众看到了坚强的男主人公坐在地上无声地落泪。也许大家还记得这个特写镜头:当男主人公急匆匆地赶赴重要约会之时,一位黑人却在街边埋头专注地击鼓。如此不难让大家联想到男主人公这一路狂奔的脚步。如此一个简单的镜头,却蕴含着丰富的蕴意:克里斯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地追寻自己的梦想,但凡只有1%的希望,他就会付出100%的努力,这是由于他始终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有了梦想,就必须全力以赴地加以守护,生活所有的破碎就是为等待那一幸福敲门的时刻,受尽坎坷的他始终坚信,梦想终有一天会成为现实。
  独特的个性特征。较传统单调的个人成功的励志电影不同,《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中,人物间浓浓的亲情也是重要一环,不仅透露出了克里斯优秀而鲜明的个性特性,还赋予电影情节和故事更多与美国大众所寻求的梦想相契合的平凡者的成功。“美国梦”摒弃了传统商业电影难食人间烟火的虚无感,更关注平民化的“美国梦”。同时,影片延续了传统好莱坞大片人物刻画传统套路,将平凡人物的性格塑造的相对夸张,并将其个人的成功完完全全地摒除了外界条件的限制,值得关注的是,克里斯对于家庭、儿子的责任感与浓烈的爱,烘托了他顽强、百折不挠的性格,成功摆脱了传统影片的自负与傲慢,赋予剧情更多人文主义关怀,并帮助男主人公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长期以来,美国人都认为“美国梦”能够实现必然离不开坚持不懈、勤奋、聪明等诸多因素。然而,随着该国的发展,传统美国文化中,“肯干便有机会”这种思潮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影片中“流浪汉”只需相信通过自我努力便可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成为了如泡影一般的人物,他认为只需努力便能够利用医学仪器穿越时空,克里斯曾经也是如此一个人,幻想着通过推销医学仪器实现自己的梦想,因而将所有积蓄逐一投入其中。可事实确是,在如今这个资本主义经济日趋强势的发展下,个人的努力往往太过渺小,他错误的判斷致使货物积压如山,并因此丧失了生活保障。儿子巨大的学习压力,一家人窘迫的生活,致使妻子琳达选择离家出走,各种困境下,男主人公不得不深刻地反思自我。对于此时的他,儿子似乎成为面对各种挫折、困境中唯一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他默默地承受所有苦难。在这种寄托之下,男主人公最终成为了瞩目的证券投资经纪人。在这部影片中,男主人公所展现的信念同传统鼓吹“个人主义”的美国梦截然不同,克里斯并非相信机会均等这一情况,而其个性特征也不是大众所鼓吹的那般,他的奋斗目标源自于寻常大众对于亲情的执着信念,这也成为了现代“美国梦”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同传统影片中“美国梦”文化的最大差异之处。
其他文献
摘 要: 《毛诗传笺通释》一书大量运用声训。而此书在运用古音进行训诂时,尚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首先考察其声训条目的语音关系,其次对马氏运用古音情况进行考辨。  关键词: 声训 语音关系 古音考辨  《毛诗传笺通释》是清代乾嘉考据学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清代《诗经》学三大名著之一。著者马瑞辰正承乾嘉学者坚实的小学、训诂基础,对毛《传》、郑《笺》、孔《疏》进行重新考察和疏释。乾嘉学者在训诂学上的
拍照手机自20世纪90年代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到如今,手机拍照功能在技术上日臻进步,从最初的几十万像素到如今千万像素的飞越。在人们的认识上也有了颠覆性的改变。过去被认为是鸡肋的功能,现在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据资料显示,2010年全球已有近97%的手机都具有拍照功能,手机厂商为了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拍照手机的功能更丰富,价格更便宜,像素也更高。许多手机配备了小型的内置闪光灯与高素质镜头,拍摄品
胡紫桂自号古铁。1970年生于湖南慈利,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现任湖南美术出版社编辑。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发展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书协书法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民进湖南省委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70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永和书社社员。书法作品曾获首届中国书法最高奖——中国书法“兰亭奖” 创作提名奖,首届全国书法小作品大赛金奖,第二届流行书风展铜奖,全球华人书法大赛优秀奖等;曾入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
作为国内首部“非典型”航空题材“灾难片”,《中国机长》可谓是以崇高美学的平民化表达与类型化书写塑造了职业岗位的平民英雄群像,并以后劲颇足的票房成绩献礼建国70周年。该片在与《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三足鼎立”中表现甚佳,上映36天(截至2019年11月4日)票房累计28.37亿,趋近《我和我的祖国》(28.80亿)。  笔者亦推测,随着像《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主题更为集中突出,时效性更强的国庆档
《八恶人》是2015年由昆汀·塔伦迪诺执导的美国西部片,《龙门客栈》是1982年香港导演李惠民执导的古装武侠片。然而,这两部从题材、风格,到价值观和文化背景都迥然不同的电影,却给观众以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因为《八恶人》与《新龙门客栈》都各自营造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作为故事背景,并由此展开情节冲突和情感叙事,营造了特殊的电影美学感受。本文就《八恶人》与《新龙门客栈》的叙事美学展开讨论,扒一扒这两部“
一、 盗亦有道:正宗摸金范儿  “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人点烛,鬼吹灯,堪舆倒斗觅星峰”,时值国产华语电影争奇斗艳之际,《寻龙诀》无疑给探墓狂热者们捧上了一场饕餮大餐,遴选自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导演乌尔善在千甄万别后依然选择影片以上个世纪60年代上山下乡为背景,既反映了那个年代知识青年们思想上的纯真与匮乏,同时也彰显了其思想和灵魂的固执。而观众的反馈大都是既卖力叫座又拍手叫好。灵魂人物
邱佳铭 2020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入展2018年和风屏山——第五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2017年中国美术馆青年艺术家提名展、2016年首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2015年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201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1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电影在趣剧、侦探片等类型的创作高潮过去之后,经历了1924-1926年由《孤儿救祖记》带动起来的短暂的艺术探索期,但这一局面未能持续多久,就被紧随而至的第一次大规模商业电影浪潮取代,掀起了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以及类型融合的古装神怪片和武侠神怪片的狂潮。1926年,在中国电影界物质主义思潮甚嚣一时,各公司竞相牟利的情形中,天一公司率先突围,开始了根据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改编的
在我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影视界涌现出诸多表现大国崛起的佳作。《战狼》《战狼2》《红海行动》等这类主旋律电影,口碑与票房均有不俗表现,以商业化模式制作主旋律电影成为一种趋势。  而《湄公河行动》(2016)在当年低迷的电影市场中成功突围,并成为首部票房突破10亿大关的警匪类型的主旋律影片,是中国主旋律电影成功转型的重要样本,其突破性与开创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湄公河行动》因其表现形态与内在精神
摘 要: 文章作者针对现代语文教学片面强调理性分析而不重视学生朗读感悟的现象,指出朗读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法。古代学者指出“因声求气”的吟诵之说,认为文以意为主,因声则可求气,从而达到阅读目的,不仅能帮助读者通过朗读把握作品意蕴,而且能帮助读者通过文章赏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与个性修养。本文对此进行了举例分析,阐明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 朗读 语文教学 三维目标    现代语文教学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