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中插图功能的应用对策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e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教师可以利用的非常方便的教学资源,高效地应用插图进行教学可以创建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出有利于学生思考的环境。对于中学生来说,可以从插图中获得较好的审美体验和丰富的知识。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要充分发挥教材中的插图对于促进教学水平提升的价值,老师要对这一资源进行大力的开发与利用,使之服务于初中语文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插图功能;应用对策
  一、 引言
  插图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应用范围也并非局限于语文教材之中。但是其在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语文学科的魅力,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吸引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同时能够很好地拉近文章作者与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插图功能应用的研究可以探索出有效的应用策略,供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更好地应用插图功能进行教学提供借鉴。
  二、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插图的分类及其功能
  (一) 插图的分类
  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的教材中可以发现插图非常的丰富,包括照片、版画,也包含一些书法和素描等,同时也有油画艺术等,涉及的具体内容更是非常广泛,构成了教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插图可以按照插图的位置和内容以及组织形式等进行分类。
  首先,按照位置进行分类,主要有三种:第一,课文前的页的插图,主要是在课前导入时使用,吸引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认知;第二,插图与课文在同一页,其具体的位置和比例根据结构比例合理调整,学生在对课文内容进行仔细阅读的时候,能够对插图产生很大的感悟,并且对于其中隐含的一些知识能够进行充分地理解与挖掘;第三,课文后页的插图,主要是延伸课文内容时使用,能够对课文内容进一步深化。
  其次,按照内容进行划分,包括人物插图、风景插图和故事插图以及实物插图和书法类插图等。比如在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扉页上,就配有《雷电颂》的插图,学生在领略郭老的文采之后,还能对其进行观赏。
  最后,根据组织形式可以将插图分为独立插图、发散插图、序列插图以及多层图等,比如在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扉页上有莫泊桑和丁肇中的两幅插图,此外还有契科夫以及莱蒙托夫的插图等,这些都属于独立插图。另外在九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还有孔乙己的插图,分别由丰子恺和程十发两人的作品共同构成,来衬托孔乙己的形象,这些都属于发散图。
  (二) 插图的功能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精美的插图,为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因此,插图功能应该要受到老师的重视,然后进行科学的应用。总的来说插图的功能主要包括三种。
  第一,插图能够对课文内容起到解释和补充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够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人教版六本初中语文教材包含了一百多幅插图,对于语文教学具有比较深远的影响,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如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大雁归来的插图,学生们看到插图中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数量众多的大雁,能够极大地丰富自己的感受,被图画所深深地吸引。
  第二,插图对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非常的有帮助。对初中生来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首先是要靠老师在导入课程环节中所传授的信息,其次是要靠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阅读。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对文章中的插图实现更加深入的了解,然后对插图的了解又能反过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因此可以有效地丰富自身的学习体验,从多个层面都能获得收获。比如语文教材中的中国石拱桥以及故宫博物院和山海经的插图对于学生来说感受更加深刻,情感体验和学习体验都能得到极大的丰富。
  第三,插图能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升华。一幅恰到好处的插图可以比较形象地解读文本的内容,同时还能对学生的阅读热情进行有效的激发,更能起到升华文本内涵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具有插图的文本更喜欢去阅读。比如在《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的插图能够比较真实地对文中的内容进行再现,插图中富含了冰花、天和云以及山和水等元素,同时也有西湖的长堤、扁舟等,图中所描述的内容正是对课文内容真实的反映,对于课外的内涵也进行了高度的升华。
  三、 人教版语文教材运用插图的策略分析
  (一) 运用时机的选择
  教师在运用插图前,要对课本的内容进行认真的研究,使之与语文课本的内容实现高度的融合,在脑海中对课文和插图有充分的了解,才能进行合理的应用。在运用时机的选择方面,要具体的看待。首先,在学习新课之前,这时候的应用主要是在课程导入环节来增加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比如在《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插图中,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对扉页上的插图进行欣赏,学生很容易被紫藤萝的图片所吸引。这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契机,询问学生对于插图中紫藤萝的想法,逐渐引入新的课程。同时在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以及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时都可以使用到插图的功能,具体的使用要依据教学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
  (二) 运用插图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
  在对《看云识天气》一文进行教学时,可以发现,在2005年人教版中,为这一课程配备了四幅关于云的没有命名的插图。在2011年6月的版本中也是四幅云的插图,但是都配有各自的名字,能够增加学生对于云的认识,正确地进行区分,并且这一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首先,利用扉页的插图来引入课程,学生对于云都非常的熟悉,有些学生还曾在飞机上近距离地观察过云彩。然后引导学生对云的位置和形态等进行了解,让学生去阅读课文然后精炼出课文中关于云的信息。其次,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能够畅所欲言,将自己学习课文内容的成果与同学分享,最后进行师生对于教学和学习情况进行互评。
  四、 结语
  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插图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多,为老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较为多样化的选择。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发挥插图功能,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彦荣.文化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课本插图研究——以人教版为例[J].课外语文:上,2016(11):88-88.
  [2]彭永杰.关于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中插图功能的运用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6(8):38-38.
其他文献
摘要:积极努力地践行生本教育理念,把学生真正地放置在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牢记生本教育理念的基本原则,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新路子。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践行;小学语文;积极  生本教育理念是一种在我国上百所中小学校试行并获得巨大成功,产生广泛而良好社会影响的新型教育理念。在今天,生本教育理念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
摘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实施,各大院校也在不断积极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而情境模拟教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得到广泛应用。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情境模拟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活跃生动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相互合作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其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提升。对此,笔者在本文中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情境模拟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对中职语文教学日后的发展能够起到帮助性
摘要:近几年来,政府在教育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所有学生配备了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这对教育来说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利是众所周知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来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取长补短,让我们的孩子在现代先进的科学教育环境中得到最好的锻炼和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利弊  随着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活动的创建,教育主管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文本的性质特点出发,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引导学生灵活地学习语文,以使学生在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随之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这个成语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叶圣陶也曾说过:“为教纵详密……贵能令三反,触处自隐身。”由此可见,举一反三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多么重要。在如今的小学语文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支撑,新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需要与新课程改革、学生主体课堂相结合,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互动探究。但是在实践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却出现很多误区,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影响了新型教学模式的常规化运用。本文在分析多媒体技术运用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小学语文使用多媒体的适时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主动学习  一、 小学语文使用多媒体的现状分析  (
摘要: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也是学生积累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是课内教学的拓展,有助于扩大学生学习领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激活语文创新意识。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使其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有效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高效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和语文学习水平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探究了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的表现形态及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品质做了有益的探索,对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  文本要表述的主要内容把握和作者浸润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的体会,这是新课程的明确要求,这也要注意个性化阅读,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而对这种要求,语文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指导不易到位,且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