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岁打死人进了监狱
我是浙江温州乐清人,名叫林国华,今年四十出头,从小就是村里臭名昭著的人,因为打架厉害,不少人都被我揍过,村里的人背地里喊我“枪毙鬼”。13岁,我跟着亲戚去兰州学做羊毛衫生意。15岁那年,有群人故意在我柜台门前砌了一道墙,挡着我做生意。本来想给他们送几万块钱息事宁人,对方不要,一懊恼,我带了群兄弟跟对方打群架,结果我拿刀子捅死了对方一个人。
一审判死缓,远在乐清的爹娘卖了家里的房子,给我找律师打官司,再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赔给死者家属。一来我未成年,二来对方是黑社会,敲诈勒索在先,最后法院改判有期徒刑7年。在监狱里表现好,减刑到5年。那年冬天,我出狱了,回到乐清一看,家里为我的事情已经倾家荡产,这时,我心里才感到难受。
出狱后艰难创业
乐清这边有很多厂是做模具和慢走丝的,我就想去学个一技之长,谁知道找工作四处碰壁,找了三十多个厂,都不要我。
找工作是没希望了,蹬了三个月三轮车,我看到汽车北站那边人来人往,就搭了个简易棚,自己摸索着修自行车。生意还不错,每天赚个百来块,养活自己没问题。后来,牢里出来的狱友也来和我一起干,三四个人都指望着这修车摊养,很快不够吃了。那时,碰巧遇到一个贵人,这人经常来北站坐车上山,每次等车的时候就把东西放我这,跟我聊天。他有次说,啊呀,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在山上的房子盖好了,但窗户找不到人做。
我一听马上说,那我来帮你做窗户。那人说,你会做窗户?我笑笑。人到走投无路时,还有什么不会呢。我带着几个狱友,借了几千块钱,去路桥把材料买来,第一家做好了,第二家找上门来,门窗生意就慢慢做起来了。跟着我的兄弟越来越多,都是牢里出来找不到工作的。我在村里老房子旁边搭了个棚做厂房,那时,乐清很多高楼大厦的门窗都是我们做的。
2004年,生活刚有点起色,当地派出所找到我们,说收到举报信,我们的简易厂房是违章建筑,必须拆除。其实我知道,村里人早就看我们不顺眼,不相信我们会变好。
厂房拆掉了,我们被赶出去,大家心里气不过,第一个想法就是报复。我冷静下来对大家说,不能再闹事了。
那段日子真是苦啊,我们经常去个小饭店吃饭,炒一两个菜,饭是免费吃的,大家全靠吃米饭吃饱。天无绝人之路,后来我承包了一项工程,是一个学校的几幢大楼。学校要求必须在当年的9月开学前完工,别人都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去承包下来。说来也巧,我大字不识几个,有天我翻报纸刚好看到乐清司法局刊登的一则消息,鼓励企业进监狱招人,我就跟着司法局的人一起去了浙江第六监狱(关押重刑犯的监狱),一下招了40几个刑满释放人员。我招人条件很简单,不需要有什么技术,只要肯吃苦耐劳就行。有了人,我把他们分成几拨,24小时连轴做,一批人累了换一批接着干。最后,学校的工程如期完工。
前前后后收了500多名刑释人员
我每年都跟着司法局去监狱招人,有时也去讲课。我把自己的经历、把在社会上听到的看到的讲给他们听,告诉他们冲动之前,一定要给自己一段冷静期,不然又要犯错误了。现在,我这里已经成为“乐清市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基地”“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前段时间,司法局领导跟我讲,他们帮我算了算,前前后后已经收留了500多名刑满释放人员。厂里能接收的人终究是有限的,我的目的不在于我收留了多少人,而在于我帮助多少人重树信心,回归社会。
慢慢的,我也摸索出一套管理办法来。首先我去监狱招人面谈的时候就先说好,进厂之后不许说自己以前的事情。这些人没啥文化,自制力又差,吹牛吹着吹着都会打起来,所以不许他们说以前的事。进了厂后,彼此之间都不叫全名,比如我叫林国华,那大家都叫阿华。为什么不叫全名?因为监狱里都是叫全名的,狱警喊人都是某某某,听起来很紧张。不叫全名,可以让大家感觉到已经自由了。其次,不叫全名,大家也不容易知道彼此底细,避免起不必要的争执。
我这里有的员工以前是吸毒的,在监狱里毒瘾暂时戒掉了,出来后,再碰上毒友,又复吸了。吸毒的人,白天眼泪汪汪,无精打采,一看就看出来。那天我把这个人叫过来,我说你怎么又吸毒了。他说,毒很难戒的,你能做到6个月不吃荤菜吗?我说,如果我做到半年不吃荤菜,你是不是就戒毒?我就跟他打了个赌。你看我这个身形,是个胖子啊,刚开始几周不吃肉,的确很难熬,晚上睡觉也不踏实。但我这人毅力不错,真的坚持了半年没吃荤菜,轻了40多斤,我后来连吸了几十年的烟也戒掉了。这件事之后,吸毒的人都佩服我,答应一定戒掉毒。为了防止有吸毒史的人互相影响导致复吸,我也给他们定了个规矩,绝对不许在厂里提自己吸过毒。
最后一条,谁动手打架,罚5000块,罚出来的钱请大家吃饭喝酒。这样一来,他们就老实多了。而且,我去监狱讲课的时候,也会带着员工一起去,最近谁不安分,不老实,我就带着他回监狱接受教育,效果挺好。我大概属于运气比较好的,20岁那会刚放出来,老婆就跟着我了。我们在一起头十年,丈母娘是不认我这个女婿的,后来才慢慢接受我。别看我是个大字不识的大老粗,我还入了党。这個党员的身份,我很珍惜。每次组织活动上党课,我都积极去听,听好课,回来就讲给员工听。有句老话,浪子回头金不换,用在我身上再合适不过,做了好事,吃饭睡觉都特别香。
(摘自《杭州日报》2017.12.27 林国华口述 王晓红整理)
我是浙江温州乐清人,名叫林国华,今年四十出头,从小就是村里臭名昭著的人,因为打架厉害,不少人都被我揍过,村里的人背地里喊我“枪毙鬼”。13岁,我跟着亲戚去兰州学做羊毛衫生意。15岁那年,有群人故意在我柜台门前砌了一道墙,挡着我做生意。本来想给他们送几万块钱息事宁人,对方不要,一懊恼,我带了群兄弟跟对方打群架,结果我拿刀子捅死了对方一个人。
一审判死缓,远在乐清的爹娘卖了家里的房子,给我找律师打官司,再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赔给死者家属。一来我未成年,二来对方是黑社会,敲诈勒索在先,最后法院改判有期徒刑7年。在监狱里表现好,减刑到5年。那年冬天,我出狱了,回到乐清一看,家里为我的事情已经倾家荡产,这时,我心里才感到难受。
出狱后艰难创业
乐清这边有很多厂是做模具和慢走丝的,我就想去学个一技之长,谁知道找工作四处碰壁,找了三十多个厂,都不要我。
找工作是没希望了,蹬了三个月三轮车,我看到汽车北站那边人来人往,就搭了个简易棚,自己摸索着修自行车。生意还不错,每天赚个百来块,养活自己没问题。后来,牢里出来的狱友也来和我一起干,三四个人都指望着这修车摊养,很快不够吃了。那时,碰巧遇到一个贵人,这人经常来北站坐车上山,每次等车的时候就把东西放我这,跟我聊天。他有次说,啊呀,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在山上的房子盖好了,但窗户找不到人做。
我一听马上说,那我来帮你做窗户。那人说,你会做窗户?我笑笑。人到走投无路时,还有什么不会呢。我带着几个狱友,借了几千块钱,去路桥把材料买来,第一家做好了,第二家找上门来,门窗生意就慢慢做起来了。跟着我的兄弟越来越多,都是牢里出来找不到工作的。我在村里老房子旁边搭了个棚做厂房,那时,乐清很多高楼大厦的门窗都是我们做的。
2004年,生活刚有点起色,当地派出所找到我们,说收到举报信,我们的简易厂房是违章建筑,必须拆除。其实我知道,村里人早就看我们不顺眼,不相信我们会变好。
厂房拆掉了,我们被赶出去,大家心里气不过,第一个想法就是报复。我冷静下来对大家说,不能再闹事了。
那段日子真是苦啊,我们经常去个小饭店吃饭,炒一两个菜,饭是免费吃的,大家全靠吃米饭吃饱。天无绝人之路,后来我承包了一项工程,是一个学校的几幢大楼。学校要求必须在当年的9月开学前完工,别人都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去承包下来。说来也巧,我大字不识几个,有天我翻报纸刚好看到乐清司法局刊登的一则消息,鼓励企业进监狱招人,我就跟着司法局的人一起去了浙江第六监狱(关押重刑犯的监狱),一下招了40几个刑满释放人员。我招人条件很简单,不需要有什么技术,只要肯吃苦耐劳就行。有了人,我把他们分成几拨,24小时连轴做,一批人累了换一批接着干。最后,学校的工程如期完工。
前前后后收了500多名刑释人员
我每年都跟着司法局去监狱招人,有时也去讲课。我把自己的经历、把在社会上听到的看到的讲给他们听,告诉他们冲动之前,一定要给自己一段冷静期,不然又要犯错误了。现在,我这里已经成为“乐清市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基地”“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前段时间,司法局领导跟我讲,他们帮我算了算,前前后后已经收留了500多名刑满释放人员。厂里能接收的人终究是有限的,我的目的不在于我收留了多少人,而在于我帮助多少人重树信心,回归社会。
慢慢的,我也摸索出一套管理办法来。首先我去监狱招人面谈的时候就先说好,进厂之后不许说自己以前的事情。这些人没啥文化,自制力又差,吹牛吹着吹着都会打起来,所以不许他们说以前的事。进了厂后,彼此之间都不叫全名,比如我叫林国华,那大家都叫阿华。为什么不叫全名?因为监狱里都是叫全名的,狱警喊人都是某某某,听起来很紧张。不叫全名,可以让大家感觉到已经自由了。其次,不叫全名,大家也不容易知道彼此底细,避免起不必要的争执。
我这里有的员工以前是吸毒的,在监狱里毒瘾暂时戒掉了,出来后,再碰上毒友,又复吸了。吸毒的人,白天眼泪汪汪,无精打采,一看就看出来。那天我把这个人叫过来,我说你怎么又吸毒了。他说,毒很难戒的,你能做到6个月不吃荤菜吗?我说,如果我做到半年不吃荤菜,你是不是就戒毒?我就跟他打了个赌。你看我这个身形,是个胖子啊,刚开始几周不吃肉,的确很难熬,晚上睡觉也不踏实。但我这人毅力不错,真的坚持了半年没吃荤菜,轻了40多斤,我后来连吸了几十年的烟也戒掉了。这件事之后,吸毒的人都佩服我,答应一定戒掉毒。为了防止有吸毒史的人互相影响导致复吸,我也给他们定了个规矩,绝对不许在厂里提自己吸过毒。
最后一条,谁动手打架,罚5000块,罚出来的钱请大家吃饭喝酒。这样一来,他们就老实多了。而且,我去监狱讲课的时候,也会带着员工一起去,最近谁不安分,不老实,我就带着他回监狱接受教育,效果挺好。我大概属于运气比较好的,20岁那会刚放出来,老婆就跟着我了。我们在一起头十年,丈母娘是不认我这个女婿的,后来才慢慢接受我。别看我是个大字不识的大老粗,我还入了党。这個党员的身份,我很珍惜。每次组织活动上党课,我都积极去听,听好课,回来就讲给员工听。有句老话,浪子回头金不换,用在我身上再合适不过,做了好事,吃饭睡觉都特别香。
(摘自《杭州日报》2017.12.27 林国华口述 王晓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