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06318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后,“综合与实践”作为数学课程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学习内容的设置,满足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新思路,极大地推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剖析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 教师中有认识上的偏差。作为新增加的内容,由于部分老师对其认识比较模糊,把它简单地看作一般的数学活动课、兴趣课或者是复习课,甚至将其作为选学内容,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2. 教学资源比较贫乏。由于此内容是一个新增的领域,教学的模式、方法还在摸索和探究阶段,因此,具有参考性、指导性的資源比较贫乏。有的教师苦于找不到活动的素材,或疲于为活动准备材料,而不愿意开展;有的活动因场地的拘束等因素,容易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也为教师开展教学带来有一定的难度。
  3. 评价体系待完善。由于此教学内容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对于要研究的问题,学生可以持有不同的观点与答案。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下的量化模式进行教学评价,已经不能满足这一课程的特点与要求了。
  二、落实“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对策
  1. 转变观念,树立学生为本的思想。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综合与实践跟学科课程的关系。在组织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必须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教学实践的水平。
  2.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给师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由于地域的差异,教材中的部分文本资源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地区的学生。因此,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可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
  3. 采用多维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参的过程。在制定评价时,应通过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客观的评价他人,发现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会了正确接纳同学的意见。
  三、例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一)突出学科特征,散发数学味。由于数学的“综合与实践”课不同于其他几个学习领域那样有鲜明的知识特点,它更多的是三部分知识的有机揉合、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案例]:“剪一剪”。在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图形和变换》之后,教材安排了实践活动:“剪一剪”。它的内容取材于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剪纸”。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安排了“对折”——画“半人”——剪一剪等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孩子们领悟到画图的位置对结果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得出:长方形纸对折几次,就是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几份,可以得到几个小人?就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把乘法、除法、对称图形、找规律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使一节貌似美术知识的教学内容体现出浓浓的“数学味”。
  (二)整合数学知识,突出“综合”特点。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以实践为载体,发展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如果说综合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实践就是一种探索精神,是可以享用一生的学习品质。通过“综合与实践”的学习,学生的活动空间变得更加广阔。
  (四) 利用小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能力。小课题的研究是以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问题出发,是学生在已有知识技能和生活体验基础上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通过小课题的研究,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分工合作。
  总之,“综合与实践”不仅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冲破了原有教材的束缚,而且给数学赋予了生活的意义。这一领域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学习和思考,把实践与综合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加以落实。
  责任编辑邹韵文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从实际出发,构建了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在实验推广的过程中,我们全体老师从多方面,多层次加以探讨,不断完善这一模式,为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找到了一条新思路。  一、本模式名称的简述  合作学习模式是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建立互助互学的合作关系。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异质小组(每组有两个学习好的,两个中等
前言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是国际上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公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ETC是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高速公路施工监理规范中只规定了”三控一管”,具体实施中也只是遵循这一原则。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已被列入各个建设阶段。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的施工
一、中职生使用手机现状  就笔者所在学校(中职学校)调查来看,学生拥有手机的比率达到了近100%,几乎人手一部,且均为智能手机。由于3G、4G手机的普及,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已经成为了手机的附加功能。就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同学使用手机主要用于QQ、微信、微博、看小说、听音乐、玩游戏、看影视剧等,享受移动网络带来的乐趣。  二、手机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手机在给中职生带来快捷方便
2014年8月底,听说我要接手五年九班,同事好心提醒我:这个班有不少问题,学生打架,家长都相互吵到家里去了!刘某某的妈妈,经常来学校找某老师(原班主任)闹,把某老师气得哭!还有一个女生的奶奶,也是常站在教学楼下吵的……后来我还听说,某老师曾这样抱怨:真是个鬼一样的班!  热心的同事帮我打“预防针”,对我还是有些好处的,让我未雨绸缪地考虑:怎样把一个所谓“鬼”一样的班,带成一个“人”班?带成具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