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i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学效率问题得到了普遍关注,“高效课堂”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并得到广泛关注。“高效课堂”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鞭策动力。小学语文教师要找准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建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文化,加强课程资源整合,选择有个性的教学策略,实现创新型教师的角色转变,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尝试,谈谈体会。
  一、积极打造情趣课堂
  情趣是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之一,是学生热爱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认为,从脑科学这个角度讲,语文教学“重情趣”应放在首位。他说:“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的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高效课堂自然应该是充满情趣的。
  听过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我们都有一种感觉,于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清新自然,课堂上洋溢着和谐、欢快的气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外部环境。学生时而书声琅琅,时而娓娓而谈,时而开怀大笑,正是由于于老师的课有趣、新颖,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令听课者佩服不已。
  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阅读教学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能读书”,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古人云:“授人以鱼,可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指点方法与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小学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读懂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章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点、画、查、批、注等读书方法,课堂上的每一个步骤、环节,每一种教学方法、手段,都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以《詹天佑》为例,教学“开凿隧道”这一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读—说—画—说”的方法,并让学生总结归纳这一方法,用这一方法自学“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一内容,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读书方法。
  只有减少并优化教师的“他控”行为,尽量增加或加强学生的主体“自控”成分,学生的主体意识才有可能在课堂上萌发,焕发生命活力。
  三、善于捕捉动态生成
  所谓“生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状况,并根据学情、课堂环境等,对原有教学程序进行调整,并灵活地据情施教,达到阅读教学效果最优化的一种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动态生成的有效性呢?
  首先,应有一种生成的预设。所谓生成的预设,就是说预设要有弹性,给“生成”留下必要的空间。只有教师预设充分,在课堂上才能进行游刃有余地点拨和引导,才能及时有效地组织教学,才能于不经意间独具匠心,才能让智慧的灵光在课堂上闪现。
  其次,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的生成实际,不断调整,展开教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生成的有关信息及教学资源是很珍贵的,它有时是奇思妙想,超越教师的思维,有时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有时是“节外生枝”或“锦上添花”。教师要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并有效加以利用,变这个生成的资源为教学的资源,才能使课堂闪烁智慧、富有灵性。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提高实效。
  四、注重培养感悟能力
  依据新课改提出的语文教学目标和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感悟、情感感悟和道理感悟是关系语文学习的关键。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感悟能力培养。
  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使情契合,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
  如《黄鹤楼送别》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中的“孤”字意味深长:在茫茫的江岸上船只频频,但作者的眼中只有友人所乘之舟,其他视而不见,可见作者心系友人。再者,“孤”字既表现了友人离去后自身的孤寂之感,又反映了作者认为友人离开自己一样会感到孤寂。一个“孤”字就表现了作者的多种感觉。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关键字词进行感悟,学生便能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作者在语言文字中所寄托的深情厚谊了。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认真备课,创新方法,实施有效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面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过程。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言文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高尚的精神价值,是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值得传承。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学生厌学、兴趣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让学生主动、快乐地阅读和学习文言文,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作者就培养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提出思考。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教学 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  传统高中文言文教学沿用“教师逐字逐句翻译,学
摘 要: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大胆平等地与教师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高效学习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效使用多媒体,焕发对话课堂的生机。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营造氛围 平等交流 培养习惯 指导方法  抓好语文阅读教学是做好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培养学
摘 要: 语文课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学校安排了大量学习语文的时间,有一支学历合格、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队伍,进行听、说、读、写的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语文课堂缺失琅琅读书声,课堂上读的环节越来越少,教师要鼓励学生选好朗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书声琅琅 朗读教学  一  我们上学时的那个年代,没有网络,课外书少,每天早晨到校,一群孩子挤在一起,
教师要努力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导入阅读,训练学生在掌握阅读关键操作要领的基础上,讲究操作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文章选用不同学法。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讲究科学,注重渗透,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巧妙掌握学法,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同时自然领悟并牢固掌握学法。  阅读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
浙江省特级教师唐懋龙曾这样描述时下的一些语文课:“一个傻乎乎的老师带着一群傻乎乎的学生,在上着一堂傻乎乎的语文课……为分析而分析的语文课就是把课文一个个句号变成问号,再让学生把一个个问号变为句号。”这道出了语文课的问题——教课文,不教语言;教知识,不教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