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有效运用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42016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语文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调节学生心理与精神状态。具体来说,是要求教师要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内容,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心理教育;对策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从不同角度出发,找出语文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以合理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目标。
  一、优化语文课堂环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等出发,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体来说,是从打造良好的语文课堂环境入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可以将多篇文章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与精神,找准心理教育的方向,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挫折教育等方式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确保学生能正确面对挫折。依据部编版教材,教师需要重视应用单元教学的方式,可以将心理健康当作主题开展单元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素材
  语文教材所选入的文章都有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思想内涵,所以教师可以从日常教学出发,利用这些课文,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让学生受到积极的影响。首先,要分析文章主题,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其次,引入案例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激励与唤醒学生,让学生能够主动面对问题。教师就可以从课文作者的经历入手,或者借助“与命运抗争”的故事等,开展心理教育。如《最后一次演讲》这一课,就可以从闻一多坚持真理与追求正义的精神入手教育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情绪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受到文章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与拼搏精神。
  二、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
  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在给学生提供的阅读素材中加入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容,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心理健康的引导,或者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从整体上讲这种方式有一定的被动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教法,因材施教。如对学习自觉性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给出有关心理问题、心理案例、心理疾病知识等的内容,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找出心理疏导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印象。其次,在教学中可以引入榜样教育,如在介绍文章作者经历,比如蒲松龄在落第后努力创作,曹雪芹呕心沥血写出传世名著等,通过引入这些内容,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三、借助作文训练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
  写作是锻炼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选择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题目,鼓励学生独立创作,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师也要积极地点拨、指导与启发学生,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可以让学生写日记,日记是人倾诉内心的工具。但要明确的是,隐私日记与用来进行写作训练的日记是有分别的。教师批改学生的练笔日记,也可以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或找出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四、找准心理教育的契机
  首先,在开学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刚开学时,由于学生刚刚经历了轻松的假期,可能难以迅速投入紧张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过渡到新学期的学习状态中。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可以选择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假期中的经历与感受。只有找准教育契机,才能更快地让学生做好迎接新学期的准备,使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保持学习动力。其次,可以借助演讲的方式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在正式开始教学前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内容不限,但要讲真话,讲心里话,以此为学生提供倾诉的机會。还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等开展生命、人格、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明确学习与发展方向。
  五、发挥教学活动的作用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紧张与繁重的,一些学生在长时间的紧张状态下容易身心疲累。教师要及时开展心理教育,进行疏导,合理利用教学活动调整学生的状态。首先要做好活动主题的选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确定好主题后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如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演说,要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再谈一谈自己的对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等的认识。其次,可以收集励志、向上的名言警句,在黑板、墙报中展示出来,发挥名言警句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正确面对未来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语文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建华《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年第6期。
  [2] 马延山《初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探析》,《神州》2018年第30期。
  [3] 陈胜银《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课外语文(上)》2017年第5期。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不断进步,对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初中语文,作为提高学生阅读技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关键的一环。群文阅读作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技巧的良好手段,逐渐被应用到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那么如何改进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群文阅读效率,获取知识与技巧?本文中,我将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 群文阅读 教学方法  初中
1、小猪卡卡生病了。他的脑袋有点儿痛,嗓子有点儿痛,就连屁股也好像有一点痛。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对现代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教学过程要围绕四个维度展开,分别是理解、运用、思维和审美。小学阶段的学生最重要的目标和任务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律的学习作息,这将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教师应当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目的。本文首先将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究分析的目标进行阐述,然后基于对小
摘 要:写作在语文考试当中占有较高的分值,也是高中阶段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高考对语文写作的要求,体现了新时代语文写作教学的变革方向,在这个背景之下,如何使高中作文教学满足高考的要求成为了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考 作文教学  高考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基于高考要求进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能够通过把握高考出题规律,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分数,凸显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
摘要:深入文本,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设计有效的问题,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文本,在有效的语言活动和情感体验中,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活动;阅读感悟  新《课标》指出:个性化是学生阅读的一种表现,语文老师应在阅读方法上加以指导,主张“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黄厚
摘 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做好文言文的教学指导工作,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文言文中记载的很多故事,以及其语言魅力都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初中语文学科教师,我们要善于组织学生去学习、领悟、研究,提升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优化文言文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
摘 要: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为了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面向区内中小学校开展送课到校。基地送课到校秉持尊重校内管理、教师成长规律、学生学习、校际合作理念,构建了一套具有特色的送课到校管理模式。  关键词:导学案 问题 逻辑设计 链式结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0.048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开年,
摘 要:语文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有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提升高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合理设计教学,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学习中,提高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
摘要:工匠精神是我国新时期国家战略发展以及文化构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工匠精神是技能型人才所必备的素质。本文分析工匠精神体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并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首先应该在汉字的认读和书写中培养学生注重细节的品质,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写作、口语交流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
1、纸筒一头包上粉红色的纸做小丑的脸,另一头包上彩色纸做小丑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