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过渡期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cqu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面对“使用旧教材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过渡期,针对新课标内容要求与旧教材内容的变化,提出“依据内容要求规划教学安排”;基于“素养为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提出“依据课程理念优化教學策略”等过渡期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关键词: 教材过渡期;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素养为本; 教学模式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12002405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
  2018级高中化学必修课程面临“执行新课标、使用旧教材、实施新评价”的教材过渡期。使用旧教材实施新课标,化学究竟“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是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笔者针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与人教版《化学1》《化学2》教材内容的变化,提出“依据内容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基于新课标课程理念探索“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依据课程理念优化教学策略”等教材过渡期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教学实施建议。
  1
其他文献
摘要:聚焦日常生活中最普通却又不可或缺的物质“氧气”,依据内容、方法与评价“三位一体”的基本原则,即内容的广博性与前沿性、方法的先进性与严谨性、评价的即时性与人文性,融合创新设计化学科普课程。以此激活青少年客观理性的好奇心,培育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意识,涵养化学科学素养,助益青少年化学探究内驱力的生成。  关键词:化学科学素养; 三位一体; 青少年科普; 氧气  文章编号:1005-6629(202
摘要: 论证式教学倡导将科学领域研究方法引入课堂,使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们的论证推理过程来理解学科概念。学科知识的发展历史为论证式教学设计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基于历史发展的论证式教学设计流程包括理解知识演进、分析论证结构和教学问题设计。以“空气中氧气成分测定”为例,构建基于学科知识发展历史的论证式教学的设计框架与实施。  关键词: 化学史; 教学设计; 科学论证; 空气成分  文章编号: 10
摘要:力图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五大要素之一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内涵价值为思考的出发点,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形成的心理过程与对象行为分析的角度,就高中化学学科所倡导的“以主题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中的有关教学技术问题,思考并提出有意义教学情境的素材选择与结构化组织的观点,并从单元教学主题确立、课程内容情境化以及课堂教学实践三个层面,提供了一些可实施的手段与方式,以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体现化
廚师们会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美食摆盘,而在艺术家Ben的巧手之下,美味的食物们都动起来啦,快来和它们一起互动吧!
[摘 要] 英国硕士培养实现分流,主要分为课程硕士和研究硕士两类,二者的培养目标、招生对象、课程设置等均有所不同。通过对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学专业这两类学位的个案分析,将有助于深化对英国硕士培养模式的认识,也可为我国硕士培养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视点。  [关键词] 英国 硕士学位 课程硕士 研究硕士    硕士阶段的教育具有多重目的和功能。首先,它是一种“终结性”的教育,学生获得学位后走向工
摘要: 梳理国内外文献中模型的内涵和功能,以2018年高考全国理综I卷三道化学试题为例,从建模难度角度探讨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初、中和高三级水平,即利用类比模型方法分析解决传统的阿伏伽德罗常数问题、利用建模分析解决陌生烃的同分异构体种数问题、利用认知模型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水平。同时,对普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建模教学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模型分析; 高考化学; 建模教学  文章编号: 1
摘要: 社会责任是发展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基本要点,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化学学习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水平划分、课程目标定位、学业质量标准描述,着重从高中化学学科中的社会责任素养内涵与构成、课程内容指向等角度作以解读与分析,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师深入领会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以及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有效培养、评
摘要:从“丰子恺说‘丰’”、“换一种思路”、“养牛之道”、“学会取舍”四则小故事中得到的启示入手,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要学会选择合理的知识情境、恰当的实验方法、多元的问题设计和合适的解题技巧。  关键词:故事选择;知识情境;实验方法;问题设计;解题技巧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002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故事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通过多种故事
摘要: “证据推理”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概念,但在科学教育和心理学研究中,“科学推理”更为常见,前者则缺乏研究、概念不明,需深入探讨。从明确“科学推理”的内涵出发,以此为基础参照,结合构词分析,梳理、辨析“证据”的概念,探讨“证据推理”的内涵本质。它强调识别、获取和利用科学相关的证据,并体现科学推理的思维要求。据此,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证据推理; 科学推理; 内涵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