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来源 :英语学习·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ture_007_007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繪本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路径。作为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从理解语言本身去设计教学,还要从思维角度考虑活动的设计。本文以大猫英语分级阅读Scary Hair为例,阐述了如何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绘本阅读;思维品质;问题链;思维帽;Reading Response
  引言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而绘本,这种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则以它的趣味性及其故事情节的吸引力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绘本阅读正日益成为小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带领学生走进英语学习的世界。
  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学校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英语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应体现课程的总目标。英语课程改革正在走向核心素养时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构成,其要素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具体表现为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方面。
  回顾以往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更多时候老师只是把阅读作为一种技能,在教学中多以词汇和句式积累为主,采用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被某些课堂条件和任务活动限制住了,学生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广度与深度。在此背景下,如何以学生喜欢的绘本阅读为载体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小学英语起始阶段就播下启发心智的种子,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呢?
  背景分析
  思维方式决定人的行为,也会影响人的品格、性格,对人的终生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思辨活动。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利用绘本故事中的大量特有情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引导学生利用观察、预测、联想等思考策略,引导学生与故事文本积极进行互动,与内心世界对话,在富有思维内核的互动对话过程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分析和比较不同的观点,认识和接纳观点的多元性。这非常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促使学生以多元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理解周围的世界,为学生个性化思维品质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营养。
  因此,绘本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的一种有效路径,而思维品质培养是绘本阅读教学承载的重要使命。作为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从理解语言本身去设计教学,还要从思维角度考虑活动的设计。
  教学案例
  在进行北京市“基于英语分级阅读提高小学生阅读素养”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校课题组着重进行了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逐渐摸索出了一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北京市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崔嵬老师执教的《大猫英语分级阅读》系列五级2 Scary Hair一课进行具体阐述。
  Scary Hair这个故事选自外研社《大猫英语分级阅读》系列五级2 。故事讲述的是善良的小恐龙Rex想要给小动物们理发,而它的爸爸却想让它吃掉这些小动物。但是Rex并没有吃掉小动物们,它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小狗Pants、绵羊Shocker和臭鼬Pong这些小动物打造出新发型,让他们更加自信。Rex理发店里的顾客越来越多,小动物们感谢Rex,Rex也越来越喜爱它的这份工作。Scary Hair 变成了Happy Hair。
  在本课中,教师采用了“读图猜测”“合作学习”“表演创编”等常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积极思维的习惯。 如引导学生在观看封面时,要观察主人公,猜测人物性格特点,同时对故事内容展开猜测,培养质疑精神。在Whilereading部分,学生通过图片环游,读图猜故事,合理推测、猜想故事情节,培养开放性思维;采取“Think—Talk—Share”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的活动模式,便于学生分享交流,并进一步调动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给予学生充分的表演展示的空间,并且鼓励学生不拘泥于文本内容进行对话的创编与表演,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结合本节课的特色,针对本节课是如何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一问题,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
  1.通过“问题链”的设计帮助学生有效建立思维路径
  所谓“问题链”,指的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文本知识转换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教学问题。有效设问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通过设计“问题链”,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建立思维路径。
  在pre-reading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封面(见图1),提出了以下一系列问题:
  T: 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over page~
  S: I can see two dinosaurs.
  T: What do they look like~
  S: The big dinosaur is scary. …
  T: Why do you think so~
  S: Because I can see his sharp teeth.
  T: How about the small dinosaur~ What can he do~
  S: He can give a haircut.
  T: How do you know it~
  S: Because he has a comb and scissors in his hands.   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效地促进了孩子真实而积极的表达,呈现了隐藏在答案背后的思维的过程。这一环节是在问题链的引导下对封面信息进行解读,对故事内容及人物性格展开猜测,是基于激发阅读兴趣的问题,重点引导学生预测及推断的能力。
  在While-reading部分,教师依然采取问题链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依据某种特定的需求从图片或文字中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和概括。如在学习Pants the dog部分时,学生对于Pants为什么去理发店很容易理解,但至于为什么给它取名为Pants,而它又为什么如此憎恨自己的名字,学生可能没有思考。于是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T: Why did the dog go to the shop~
  S: Because his hair was too long.
  T: With such long hair, he felt hot so he often went pant and his friends even gave him a name to laugh at him. What was that name~
  Ss: Pants.
  T: How did he feel about his name~ Why did he hate his name~
  在问题链的驱动下,学生再次观察图片,品读文字,深挖文本,教师随即呈现图片示意,原来在British English中,pants的含义是underwear,使学生明白这样称呼别人极不恰当,以便理解主人公的情感。這些答案都是在学生解读字面意思后再对表层信息再次加工,即学生要再次观察图片,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并经过提取概括之后才能获得的。虽然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会有些困难,但教师有效的提问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参与和独立思考。


  Pants the dog是第一个光顾的小动物,老师借助Pants the dog文本内容,提出了统领全篇的问题:What problem did he have~ How did Rex help him~ What change did he have after the haircut~ 由此对板书进行了初步构建(见图2),学生在板书的帮助下,对story structures一目了然。之后在细节推进学习Shoker & Pong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展开阅读,获取文本的具体信息,通过扫读寻找相关信息,理解情节发展,并在后续的阅读活动中学生通过表演、复述等活动内化人物语言,体悟人物情感变化。
  本节课教师对板书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板书将故事结构可视化,把文本中的事实、信息、观点等内容用可视化的结构呈现出来,为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有效达成学习目标搭建了脚手架。而且,板书的情境感很强,板书内容也可以为学生后续的复述等环节提供语言支持。
  2. 通过“思维帽”工具促进学生对整个故事的深层理解
  所谓“思维帽”,指的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它提供了六个“平行思维”的工具,从而使思维过程更加清晰。本课在Post-reading中,学生抽取其中的四顶思维帽进行交流分享。设置的问题参见表1。
  围绕思维帽的问题既有事实性的问题,如,Who came to Rex’s shop~ What happened~ 也有评价性及创新型的问题,如,In the story, who do you like the most~ Why~ Who do you dislike the most~ Why~ What kind of problem would it have~ What would Rex do to help it~ 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得以释放和发展。在这一部分,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由此可见,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更多的思考维度,更多的开放性问题,学生往往会给我们很多的惊喜与生成。
  3. 利用Reading Response(阅读记录卡)帮助学生梳理思维过程
  阅读记录卡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根据一定的结构整理绘本内容,提炼自己对书的理解,便于分享交流。本课为了帮助学生梳理故事主线,教师采取了Reading Response(见图3)活动。学生搜寻特定信息,自行构建Story structures,这既是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又是对思维准确性的训练。
  总之,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力求使课堂真正成为形成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塑造文化品格,发展学习能力的过程。而作为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全面、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龚亚夫. 英语教育新论:多元目标英语课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王蔷,陈则航. 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S].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张宏丽.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 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11):43-4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完整的教育情境中,小学英语课本剧通过编、排、演、观、评五个阶段开发每一名学生独特的生命潜力,释放其天性,发展其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课程在走向学生心灵深处的同时,自然而然产生了教育的意义。本文从小学英语课本剧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出发,以六年级课本剧Confucius编、排、演为例,探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可行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本剧;特征分析;学科核心素养  引言  一般
期刊
摘 要:本教学设计以阅读文本为主线,以词汇学习、词汇学习策略和阅读策略学习为暗线,通过对本课不同类型的生词在课堂不同阶段以不同方式的呈现与学习,帮助高一基础薄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扫清词汇障碍,顺畅完成阅读任务,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词汇学习策略完成本课的词汇学习,并逐步养成自觉运用词汇学习策略在课后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词汇学习;词汇学习策略  教学设计思路说明  1. 教学现
期刊
摘 要 :绘本《领先阅读·X计划》六级Max the Detective教学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将故事分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两部分,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因果逻辑关系等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阅读素养。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旨在提出对于绘本学习,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語言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绘本教学;问题设问;思维发展  教学内容与整体设计思路
期刊
摘 要: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考试改革的发展要求,文章作者围绕中小学校英语学科测试评价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以下建议:建立以校为本的测评体系(school-based assessment system)、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学业测评(achievement assessment)实践研究、运用表现性评价方式(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实施听说考试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要引导学生重点培养英语听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运用等活动提升语言能力。初中英语视听说课程就是基于上述理论以及北京市基础教育在线教育服务体系——学习信息推送项目的一门课程。本节课主要通过观看三段视频,让学生学会遇到问题时要学会理解、包容和换位思考。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够逐层地捕捉人物的思想和态度,在掌握语言知识和做事的方法后表述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通过学习视频中他人的做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一节英语实践课的设计与实施来阐述教师如何挖掘实践资源,将教材内容和实践内容有机结合,并指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开展实践活动,最后在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探究话题的深层次思考,从而切实地探索出一些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字:英语实践;学情分析;实践资源;情感主线  引言  这次英语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是基于北师大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九课所设计的一节综合实
期刊
本期我们聚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这同样是修订中的素养课标明确提出的外语课程的重要使命。谈到文化品格,首先应明确若干各有所指又相互关联的重要概念——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教学、文化品格和文化品格培养。  简单地讲,文化知识就是关于文化的知识,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历史和现实中具有某种特定的存在形式。学生既需要通过感官和思维认识、了解、探究这些存在形式,又需要分门别类地将它们整理成知识结构,建构
期刊
如果我们检索与外语教育文化教学相关的文献,就会发现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为:文化背景、文化导入,文化渗透、文化意识等等。这一结果反映了我们目前对于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文化知识是一种“背景”知识,主要起“导入”语言知识的作用,在语言教学中见缝插针“渗透”即可,文化教学的目的只不过为了让学生形成一种“文化意识”。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文化教学只是语言教学的调味品:语言是主角,是红花,是第一性的,
期刊
摘 要:思维品质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抓手。本教学设计通过教师、学生设计有效阅读问题,引导学生解读和总结文本内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所学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一步发展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品质;有效问题  引言  外语素养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制定的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也包括外语素养,并将外语素养定义为“能够根据自己的
期刊
摘 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学会认知”包含了对学习能力的要求。《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架构》提出的终生学习的八项关键能力中也有一项是“学会学习”。美国“21 世纪学习体系”也提出“学习与创新素养”。林崇德教授团队研制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也把“学会学习”列为其中一项素养。由此可见,学习能力这个传统的命题在新时代中仍然受到重视,但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