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zs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广播电视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接地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相关部门应当予以足够重视,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保证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水平,促进系统开发与建设工作,发挥无线发射技术、音频技术等积极作用。
  关键词:接地技术 广播电视工程 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TN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2(b)-0056-02
  对于广播电视工程而言,其中的电子设备较为复杂,如果不能保证安全性与可靠性,将会在电磁环境的影响之下,出现故障问题。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系统的使用效果,需要在其中合理使用先进的接地技术,建立多元化的工程项目系统,满足当前实际发展需求。
  1 接地技术的类型分析
  接地技术主要是利用外露装置,对电气、电子等机械设备进行连接,将其与地面联系在一起,呈现中性点的特征,其功能可以分为工作类型、防雷类型、屏蔽类型等,有利于提升机械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保护接地技术分析
  对于保护接地技术而言,主要是在对机柜与操作台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将其与地面相互连接,在导电连接的过程中,避免出现机械设备漏电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110kV强电类型、220kV强电类型、380kV强电类型的系统对其进行处理,一旦设备主机电源与其他部分发生故障问题,供电火线与金属外壳等会出现带电体结构,如果在此类区域设置的接地系统不能保证导电性能符合相关要求,就会导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形成相关电位差,在人体与其相互接触的过程中,就会形成通电的路径,发生触电事故。因此,在设置接地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将机械设备与地面联系在一起,在设置导电系统的情况下,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1.2 工作类型的接地系统分析
  在机械设备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应当与地面之间安装仪表仪器,主要是对接地系统进行测量,能够开展逻辑信号的分析工作,更好地对回路接地进行屏蔽。在工作接地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主机电源位于计算机系统内部,可以设置5V左右的电源输出点对其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开展电平逻辑的管理工作,在发送相关变送器信号之后,能够在回路接地中形成模拟信号,与接地系统联系在一起。在使用工作接地系统的过程中,会在负端接地系统的影响之下,导致出现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主要因为工作接地存在问题,不能保证工作效果,难以将基准点与地面连接在一起,出现电磁干扰的现象,严重影响其运行水平。因此,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工作接地系统,提升其运行水平。
  1.3 防雷类型的接地系统分析
  对于防雷接地系统而言,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利用避雷装置与机械设备,在雷击期间产生电流的情况下,将其导入大地中,避免引发建筑物与机械设备的损坏问题,也能防止人员出现安全问题。在电力机械设备运行期间,通常为低压设备,如果出现雷击事故问题,将会出现巨大的雷击电流,导致机械设备受到毁灭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发展期间,需要合理安装防雷接地相关系统,提升防雷效果,保证其安全性与可靠性[1]。
  1.4 屏蔽类型的接地系统分析
  对于屏蔽类型的接地系统而言,主要应用在电磁环境较为复杂的区域,能够针对电子机械设备运行期间受到电磁干扰问题进行应对。在屏蔽接地系统实际运行期间,主要的原理就是在电磁干扰的过程中,利用金属壳等方式将辐射性的耦合局限在一定空間内,保证可以抵抗外界电磁场的进入,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对于屏蔽接地而言,可以针对回路结构、组件结构、元件结构等电磁干扰进行抵抗保证在良好的运行条件中取得屏蔽效果[2]。
  2 广播电视系统的接地系统需求
  由于广播电视系统中电气与电子机械设备数量很多,操作流程较为复杂,不具备抗干扰与抗雷击的能力,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问题,同时,设备内部的各个系统经常会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严重影响其长远发展与进步。因此,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接地系统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发挥其保护作用,避免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中,对于接地系统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系统建设期间需要保证接地点位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定期对其进行检测,通过合理的维护方式增强系统使用效果。
  第二,需要保证接地设施的合理性,提升设置地点的科学性,避免受到外界干扰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保证接地系统运行与使用效果符合相关规定。
  第三,在建设防雷接地系统的过程中,应当保证接地电阻的电阻值符合相关规定,使其可以在4Ω以下,满足当前的设计需求。
  第四,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工作类型与保护类型接地效果,提升系统的建设水平[3]。
  3 广播电视工程中接地技术的应用措施
  在广播电视工程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先进的接地技术,根据电子设备的实际运行特点与要求等,对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管理与分析。由于电子机械设备的结构呈现复杂的发展趋势,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在使用接地技术期间,应当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可以增强接地技术的应用效果,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3.1 对于不同功用接地系统进行排序
  对于广播电视系统而言,机械设备结构较为复杂,应当保证接地系统的有序安排,使得信号源与接地系统之间的次序满足设计要求。在安全区域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保证接地电阻的电阻控制逐渐增大,减少外部环境带来的干扰。对于模拟区域与数字区域而言,需要制定独立的接地系统建设方案,合理安装接地保护结构,保证公共母线的建设效果,提升接地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4]。
  3.2 保证接地系统的规范性   在接地系统操作工作中,需要根据相关规定提升电子与电气设备的接地效果,保证可以满足接地保护需求。尤其在数字类型的设备接地中,应当对信号接地母线进行处理,将其与机械设备机柜、地面等连接在一起,形成平行的状态与连接渠道。在接地母线绝缘处理的情况下,需要根据信号的类型,对机柜外壳进行屏蔽处理。同时,在设计信号接地母线期间,还要将其与接地螺栓相互连接,起到电气与电子设备的保护作用。在此期间,需要全面分析母线的电阻值,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信号屏蔽工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5]。
  3.3 电源中性点电位的处理措施
  在建设广播电视工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供电相线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建立现代化的三相四线接地模式,主要因为此类模式能够根据电气与电子设备功率差异制定完善的保护方案,及时发现电流不均匀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然而,当前部分广播电视工程中,电气与电子机械设备经常会出现电流不均匀的现象,严重影响中性线接地电位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导致出现偏差現象,例如:电压偏高或是偏低问题,导致电子与电气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缺乏安全性与稳定性,甚至出现设备损坏的现象。因此,在对中性点电位进行调整期间,需要保证将电位调整到零点位,然后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保证设备运行效果符合相关规定[6]。
  4 结语
  在电视广播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接地系统的设计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保证电源中性点电位与系统的规范性,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创新实际工作形式,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晓峰.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5(8):89-90.
  [2] 叶如剑.浅谈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及其使用价值[J].江西建材,2015(11):72,75.
  [3] 肖建伟.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及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5(8):67-68.
  [4] 黄德新.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及应用[J].通讯世界,2015(10):42-43.
  [5] 杨森,陈涛,邵淑萍,等.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消费电子,2014(18):83.
  [6] 杨威.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4(6):16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293-01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观念进行自主建构的活动。”因此,针对小学高年学生建构数学知识网络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回忆和再现的过程,而是更应该通过教师多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梳理和归纳,对比新旧知识的联系、区别,自主建构“竖成线”,“横成片”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系
现场采集的高质量曲线和室内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分析人员是高应变法检测基桩承载力的基石。该文简析高应变法检测基桩承载力的适用条件及其现场检测的准备工作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有了一定的变化,倾向于独立的个性发展,自我中心意识越来越强,加重了高校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难度与负担。高校师范专业的学生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其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也该有其自身特殊性。因此,本文将通过对新时代高校师范专业班级管理的策略探究,谈谈怎样提升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促进高校师范专业的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培养优秀的师范生。  【关键词】班级管理;师
【摘 要】情感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心理活动,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情感对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文章的主旨和内涵,使学生的内心情感与教学内容实现完美的契合,进而加强学生对课
【摘 要】学习习惯是作为学生最重要的发展之一,从目前的教育发展看来,有很多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成熟,家庭和学校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者。即使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下,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依然有着不同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就来源于学校、家庭的教育,针对小学生的教育,要采取激励,鼓励等原则。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教师也要发扬优良的作风。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摘 要: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在“管理重心下移”思想的指导下,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渐由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向校院二级管理模式转变。本文基于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实际,提出构建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学院、教务办、教研室(学工办)三级管理体制,建立教学管理工作的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等“四位一体”的教学管理系统,为地方高校二级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体制保障。  关键
【摘 要】社会进步,教育在广大教育研究者的努力改革下一步步的得到改善,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过度关注学生成绩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道德与法治》侧重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认知,从小学就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