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典型任务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运用试题在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典型任务的要求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情境角度分析,2019年高考语文语言运用试题主要包括基于具体语境,基于社会生活情境,融合个人体验、社会生活与学科认知三类情境的试题。未来,高考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将呈现出现实性、应用性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情境 任务 高考 语言运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标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的“命题思路和框架”中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典型任务是指为评价学生语文素养水平而选取的具有代表性价值的语文实践活动。语言运用试题在落实课标上述命题建议方面有得天独厚的
  优势。
  本文以2019年全国7套高考语文试卷作为样本
  卷(上海卷处于保密期无法研究),以独立设置语言运用试题的6套试卷(共15道语言运用试题)作为研究样本。15道试题的测试内容集中在扩展压缩、表达连贯、图文转换三个方面,“凸显应用导向、突出情境设计,重点关注知识见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笔者依据课标命题建议,对15道语言运用试题进行分类评析发现,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运用试题在“三类情境设置”上各有侧重,落实“典型任务”的程度各有不同,据此或可对未来高考语文语言运用试题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
  一、基于具体语境,考查学生特定关键能力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1道语言运用试题均依托具体语段,考查压缩语段、表达连贯等考试大纲规定的测试内容,在情境设置与测试能力指向上表现出一致的风格。
  压缩语段指根据要求对相关语言材料进行筛选、整合,考查学生准确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2019年全国三套新课标试卷各有1道试题对此进行了考查。考查学生表达连贯能力的试题要求根据语境为语句排序,或补写相关词句,使语意连贯,合乎逻辑。2019年全国新课标3套试卷各设2题,江苏卷、浙江卷各设1题。这些试题虽没有刻意追求课标提出的“三类情境”,但均以特定文本材料作为试题的“具体情境”,考查学生加工信息、简明连贯表达等能力。在信息化社会,信息超载已经成为现代人无法回避的处境,快速准确处理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优秀人才的必备素养、核心竞争力。这样的社会需求实际上成为这类试题的隐性“情境”,“真实、富有意义”的试题情境也在这种意义上成为可能。如全国新课标卷Ⅱ第21题。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域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答案】
  关键信息:①2019年3月13日;②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③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④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此题要求考生提炼出一则真实新闻的关键信息,并简洁流畅地加以表达。新闻报道增强了试题情境的现实色彩,提炼新闻核心信息并简要转述内容,则是处于信息洪流中的现代人每天都要完成的真实语文实践活动。这类试题传递出清晰的导向:语文教师应重视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组织学生开展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典型任务”,课标指出要“减少针对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简单、碎片化的试题数量,应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性”。据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思考这类试题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江苏卷第2题为例。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其他文献
2007年高考语文将增加探究能力层级的考查。探究是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本文通过对近年各地高考语文试题中有探究性质题目的分析,谈谈今年高考语文探究性试题的基本特点并提一些备考建议。    一、探究题的考查依据和范围    考纲对探究的解释是: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所谓疑点难点,应该是指可以多元解读的地方或有争议的问题,可以由文本向
[摘 要]现在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根植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的课文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无缝链接,即通过定格生活画面——化静为动,替换生活素材——化虚为实,引导生活实践——化整为零的策略,使教材更富张力,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用教材教 链接生活 张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36  
几乎所有的班主任都特别注重对学生高考前的心理调试辅导,对高考严阵以待,极尽自己所能,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盛夏,高考结束了,毕业典礼举行了,学生跨出校园了……一切都“完事”了。实际上,高考过后至跨入大学门槛之前,学生既有离开高中生活的怅然,又有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的希冀和前途未卜的茫然,种种复杂的情感夹杂在一起,决定了这是一段非常特殊的心理转型时期。这时往往因为家长和教师的放松,教育成了“一片真空
每个人都有对美的定义和标准,而东方人多年来一直追求的便是精致的五官和面容,无论是亭亭玉立还是婀娜多姿,都能通过美丽的面部所展现。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也在爱关的路上不断奋进着,她们既想拥有个性,又希望能追求潮流趋势做一位时尚关达人。那么变美从哪里开始做起呢?本期华美为大家介绍——网红眼。  如今,网络红人吸粉无数,一双看起来善良可爱的眼睛引得许多爱关女性的羡慕和跟随。但单纯通过浓重的眼妆和双眼皮贴
“破窗效应”理论,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认为假如某个建筑物的一扇窗子或一块玻璃被人打碎,却得不到及时维修或补上,会造成更多的窗户玻璃被破坏,甚至整个建筑物都将被摧毁。这指出,环境会对我们产生强烈的暗示和诱导作用。同样,在班级管理中,常常会有“破窗效应”,受环境的暗示和诱导后,学生开始滋生、增长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而导致不正之风蔓延到整个班级,对班级建设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作为一名新
[摘要]小学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们在理解课文的前提下,倡导多个角度、富有新意的阅读方式,不断拓宽思维的空间,提升阅读的质量。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牛郎织女》这类民间故事具备了多类型的教育功能。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知识,发挥出阅读教学的最大效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牛郎织女》;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作文心理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从名师课堂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作文评价要讲究艺术,要注重激励性、启发性、即时性和
[摘 要]情境教学运用于语文课堂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教学品质。在《咕咚》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有效情境,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悟,把识字与理解、感悟课文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深度沟通,给课堂注入了不一样的活力与生机。  [关键词]情境教学;对话;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语文教学就应该成为学生学习、使用语言的过程。成为师生一起享受生命成长的过程。但是,如果考察一下语文教学的实际状态,我们就不难发现,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颁发后,许多教师对人文性的解读犹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某些课堂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的感悟”。    案例一    这是一堂三年级的语文课,老师执教的是古诗《山行》,他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秋天的古诗,接着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
[摘 要]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删繁就简,选准侧重点,开展相关的训练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目标,把握重难点;重导轻教,找准侧重点;引入资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延伸拓展,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这样,“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学生的语文素养会逐步获得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略读课文;删繁就简;侧重点;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