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数学教学实效性浅议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2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中学数学教育的功能,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积极探索适合中职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职业中学 数学教学 实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在学生中不受重视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不少中职生认为数学课堂枯燥无趣、数学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不强。其根本原因在于数学课程的知识体系与学生的数学基础和专业学习的需求不相适应,数学教学的方法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现阶段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更新教育观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性是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一切教学活动、措施和方法等都应围绕学生来开展,在职业中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考虑学生实际就进行全面的教材教学,往往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却听不懂,结果形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甚至不学的局面。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降低教材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体现数学知识在职业中的应用功能,使他们掌握必须的数学知识,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条件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着数学学习。实践表明,非智力因素是影响职业中学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条件。
  (一)用关爱和期望帮助学生重新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用爱心为学生点燃自信的火把。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人生负责,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教师要构建对每个学生的期望,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考虑学生的原有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度要求,通过适当的渠道向他们传达这种积极的期望。这一点对于职业中学的学生尤为重要,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被老师“忽视”甚至“放弃”,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有不少在职业中学的数学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鼓励和信任让我们又有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当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当他们有进步时,教师要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期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提高教学质量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但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学生自我努力的进取精神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实践的技能。为此,应建立一种科学的、激励性的评价方法,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然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监督和辅导,这样学生有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他们的学习就不再盲目,从而激励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意志
  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中职生,如果在数学学习中没有较高的自觉性,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很多中职生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和干扰,缺乏恒心和毅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其克服各种困难和干扰的意识和能力。
  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觉性。教师首先应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和价值。就职业中学数学而言,它是学习其他一些课程的工具和基础,也是学好专业课的基础,这正体现了“数学是一切科学得力的助手和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联系实际,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符号、无意义的数字;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如在钳工班教学时,学生的专业制图都需要用到几何知识,学生学习的立体几何对他们帮助很大。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升学与就业,从内心产生数学学习的需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顽强毅志。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没有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用一些名人的故事来激励学生,如华罗庚自幼失学,凭借拼搏进取的意志,最终成为一代数学大师,体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
  三、适合中职生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一)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数学教学的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中应切实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性原则,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比如,有的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师生间的交流;有的以学生自学为主、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生生间的交流合作;有的运用“学生提问,学生解答”等方式,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以自然的方式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知识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针对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平时的单元检测可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学生可以看书,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完成。这种宽松、愉悦的氛围,可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紧张情绪,抑制学习中的不良心理因素,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尊重学生差异,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大部分中职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成功的体验,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学生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参与学习的兴趣后,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其在成功的体验和驱使下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同时学生从成功中可看到自己的能力,进而可进一步强化其学习的动机和信心。
  1.把握教学节奏,逐步弥补知识缺陷。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教学节奏,讲授难点内容时放慢速度或适当降低难度,多设置一些阶梯性问题来减缓问题的难度,让学生能听懂、掌握。对数学基础较差的中职生来说,能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解题方法,甚至能回答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一种成功的表现。
  弥补知识缺陷是提高教学效果、消除学生不良学习心态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补上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如在讲“一元二次不等式”时,首先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讲起,做好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衔接,从学生学过的知识中,提出问题,通过引申、拓展来讲解新知识。
  2.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把传授知识和传授方法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即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克服只重眼前不重未来,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倾向,把提高学生素质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反思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细节决定成败,因而应该及时分析和反思自己教学中的细节。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我们应经常记录和交流教学细节,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共享教学智慧,让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地提高。
  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情境,促进并引导发展。教师要信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关注事情的发展,及时引导、有效调控、把握机会,让学生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文字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在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情感和思维、得到审美享受等方面的功能,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历来被人们尊为“学习之母
通过合理分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有效评价促进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在动力,明确学习任务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同时积极转变角色做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
患者女,52岁,因舌体无痛性肿物影响咀嚼就诊。体格检查:左侧舌体部见一花生米大小并突出舌表面的紫红色肿块,表面不平,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超声检查:于舌体部见一大小为1.8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特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和发展又决定了语言的形式。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语言。语言源于文化,并与文化紧密相联。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们在不断调整、适应社会和自然的同时,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活、思维和做事的方式。如果对目标语的文化背景了解甚少,人们在使用目标语交谈时便容易产生误解,造成不便。那么,中学英语教学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教育?
由于碳纳米管优异的力学性质,人们对其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多,从弹道盔甲到纳米电子器件等。然而,由于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引入的杂质以及不适当的测量手段,这些性质的测量还不能达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