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去朋友家玩,看到他家阳台上的花盆里种着一株盛开的菊花,花瓣淡黄,顶端及中间部分呈深黄色,看起来好似鹅毛一样,似乎秋风一吹,这些花瓣就会掉落。朋友说,这株菊花是他爷爷登山时带回来的,他爷爷在一个农家小院的篱笆边上看到了这株菊花,它孤零零地长着,爷爷觉得有些可怜,就把它带回了家。
  我看着那株菊花,一阵微风从窗户吹进来,菊花轻轻点头,我突然想到了陶渊明。陶渊明,出生于东晋,他与普通百姓不同,他是做官的,但只是一名小官。原本他的生活很安逸,可他厌倦了。
  他眼中所谓的工作,就是在上司面前不断地点头、不斷地弯腰、不断地屈膝、不断地谄笑,他觉得自己似一个小丑,必须要让别人满意自己的表演才能保住职位,获得薪酬。即便他不断如此,每月的薪酬也只有五斗米而已,为五斗米折腰,值吗?这时的他,就好像一只火药桶,忍耐的心,就好似一条导火线,有一条火舌正一步步引燃导火线,终于,火药桶“爆炸”了。他一气之下,辞官,隐居,Byebye!
  无官一身轻的他,在南山之下种地。在晨曦微露的早晨,他扛着锄头,大步走到一块地里翻整土地,又将口袋中的种子仔细地播撒在地里。也许他偶然回头时,一下子看到了篱笆边的菊花。那株菊花是白色的,显得那么纯洁,那么干净。菊花的每片花瓣都向外张开,显得那么高贵。他再一抬头,苍翠的山峦矗立在远处,如一位遗世独立的长者。他有感而发,不禁吟出了诗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菊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自傲、不畏寒冷的品性,不就如陶渊明一样吗?
  看菊花的花瓣,一片一片像触须一样,开花时,片片花瓣手牵着手,紧紧护着中间的花蕊。看,它们是多么团结呀!
  菊花,从来不在百花盛开的季节开放,只在那万物凋零的季节,像一名战士,无畏地同这寒冷的季节抗争着。我想,我朋友的爷爷一定是想让我的朋友如菊花一般,做个不畏“寒冷”、有气节的人吧!
  采菊东篱下,篱下,一株菊花正艳!
  教师点评
  由眼前的一株菊花,作者联想到历史人物陶渊明,刻画了一个清正廉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形象。将菊花拟人化的描写,使菊花拥有了象征意义,升华了内涵。文章材料新颖,结构工整,主题鲜明且积极阳光。
  (林丹)
其他文献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美国传记小说作家欧文·斯通的成名作,这部作品被译成八十余种文字出版,感动了亿万读者。作品描写了荷兰画家梵高(也译作凡·高)悲惨而辉煌的人生,他不向世俗妥协,不因穷困潦倒放弃希望,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这部传记诞生八十多年来,一直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向学生推荐这本书时,我其实已经忘了青年时代读过的这部传记的大部分内容,但我仍然记得我多年前读这本书的感觉———激动、痴迷、惊喜
黄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蔬果之一。然而一定有不少人觉得奇怪:通身翠绿的黄瓜为什么不叫“绿瓜”或“青瓜”呢?  其实,黄瓜刚刚传入中原时并不叫黄瓜,而叫“胡瓜”。王昌龄在《出塞》里写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脍炙人口的诗,这个“胡”指的是西域。汉朝张骞在出使西域时带回了黄瓜的种子,“胡人”的马叫“胡马”,“胡人”的“瓜”当然叫作“胡瓜”。  这个叫法代代流传,直到四百多年后,一个名叫“后
“我的家庭真可爱,美丽清洁又安详,父母儿女很和气……”每每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里,是爸爸妈妈的悉心呵护让我一天天长大,是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诚信做人,认真做事”的道理。  记得那年参观西博会,一处展台的工作人员在派发做工精致的飞机模型,我兴冲冲地跑过去排队。领到“赠品”后,我马上拉着爸爸去一处空地试飞起来。一位阿姨领着一个小弟弟从我们身边走过
第一次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时,当我读到“凌晨4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一段,不禁哑然失笑。凌晨4点钟不睡觉,还在看海棠花干吗?那一年,我16岁,还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我不明白,川端康成为什么要写这段话,凌晨4点钟,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那个时间,我还在睡梦中呢。  儿子16岁时的一天,对我说:“爸,凌晨4点钟,我看到海棠花未眠了!”好熟悉的一句话,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红丝线,将我沉
最早了解中秋,源于父亲的一张老照片。  黑白的照片中,父亲正伸手去抓一块月饼,背后是他幼年时的伙伴在奔跑嬉闹,夜空中那皎洁的月亮又大又圆,就像父亲手中的月饼一样,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我常常缠着父亲问他这是什么时候拍的,每每这时,父亲眼中都会浮现出无限的怀念,长叹一声说:“这是那时的中秋呀!”然后会给我讲起那时中秋的故事。在父亲的故事中,我知道了奔月的嫦娥、捣药的玉兔,还有组织学生在操场赏月、一
汪曾祺说:“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鸡头米,何物也?有诗云:“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鸡头米与鸡实则是不相干的。它是一种水生植物,学名芡实,生长在荷塘里,与莲藕比邻。只因整个果实外表毛剌剌的似极了鸡头,故得此名。记得儿时,一立秋,鸡头米上市,芡农们提篮在大街小巷叫卖:“阿要买鸡头米?”母亲总会买上几斤给家人尝尝鲜,彼时,又恰值蟹黄膏肥之际,一大家子人围着八仙桌吃罢蟹宴
金额大写这一发明究竟始于何时 凌光明  日常生活中,凡涉及钱数时,人们都要用大写数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来表示。为什么要用大写数字而不用“一二三……十”呢?原来,这是中国古人的发明,用来防范通过篡改数字进行的经济犯罪。那么,大写数字究竟是谁发明的呢?金额大写始于何时?  明代初年,“郭桓重大贪污案”震惊朝野。郭桓曾担任户部侍郎,任职期间,他利用职权勾结地方官吏,其作案招数就是利用空白账册大做假
老土豆萌芽  在我的印象中,姥爷买过许多植物,可自己亲手种的只有一株土豆。那颗土豆被遗忘在菜箱里好幾个月,外皮皱得像老爷爷的脸,上面生出了无数绿芽。姥爷便把它埋进花盆,期待那一点点绿能焕发新的生机。  那年我上幼儿园,住在姥爷家。我放了学就回家看“奥特曼”动画片,姥爷在一旁照料着他的盆栽。动画片播完了,我拿着塑料剑,边跑边喊:“姥爷!奥特曼来了!”姥爷迎上来,用身体挡住我的剑,和我一起笑闹着。  
蓝天白云不知何时染上了灰色,空气中弥漫着水汽,当身边轰地炸起一记响雷,我便知道,一场暴雨即将来临。  北风渐渐鼓动起来,像恶魔在作恶之前哼哧着鼻子,喘着粗气,只待那一刻抡起板斧,摧毁一切。鸟儿发出惊恐的鸣叫声,它们蜷缩在一起瑟瑟发抖。路上的行人相互告知即将到来的暴雨,到处是匆匆赶路的身影。路边的樱花树一阵颤抖,娇嫩的花瓣洒落一地。  大家都惊恐地望着天,雨就这样来了,以排山倒海之势浇灌着整座城市。
童年是一颗嘴馋的乳牙  它尝了白雪公主的苹果  喝光了熊大熊二的蜂蜜  绑架了快乐,逃離了嘴巴  童年是一颗淘气的乳牙  下面的乳牙钻进地里  上面的乳牙爬上房顶  之后再也没有露面  童年是一颗隐身的乳牙  我在橘子里发现了它  可我已经满口新牙  再也没有位置安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