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要双倍首付款,极品母亲一错再错拆散女儿婚姻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2722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合伙制”,
  再婚夫妻明算账
  2006年3月,因性格不合,韩悦闽与丈夫离婚,读高中的女儿菲菲由她抚养。两年后,韩悦闽认识了离异男子贺闻凯。贺闻凯是江西省鹰潭市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儿子贺钢正上初三。经过半年多的接触,双方感觉都比较满意,结婚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因与前夫离婚时有财产纠纷,韩悦闽曾跟前夫闹上法庭,后经法官调解才解决争端。因此,即将再婚的韩悦闽有些顾虑,怕将来再因为家庭经济问题闹矛盾,于是她跟贺闻凯提出实行家庭经济合伙制,她说:“现在有人合伙开公司,有人合伙建房、炒股,我们结婚后在家庭经济上也采取‘合伙制’吧!”其实贺闻凯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觉得再婚夫妻难免会有“历史遗留问题”,相互之间的经济账一般都算得比较清楚,为了避免因为经济问题闹矛盾,采取合伙制是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没有多想他就同意了。
  达成一致后,两人一起拟了一份“家庭合伙制协议书”,主要有以下条款:(1)日常消费由双方共同出资,每人每月拿出1500元,如当月有剩余,计入下个月,如有不足,由两人平摊补足。(2)大额消费,由双方平摊出资。(3)人情消费,谁的关系谁负责,如花费较大,另一方应适当出资,出资比例双方协商……协议一共7条,拟定后两人当晚就郑重签了字。
  第二天,两人开始商量筹办婚事。因各自的住房都不大,再婚后四口之家需要大一些的房子,两人商议后决定合伙买一套二手的三室两厅住房。
  经打听,两人很快选定了一套合适的房子,与卖方商定的成交价格是23万元。韩悦闽跟贺闻凯提出:“买房款各出11.5万元。装修费预计5万元,各出2.5万元。合计每人出资14万元。”贺闻凯一听有些犯难:“我只有12万元……”韩悦闽听了一脸狐疑,说:“你是老教师了,手上咋会只有这点钱?”贺闻凯解释:“我拿的是死工资,养孩子也不少花钱,一年存不了几个钱。”韩悦闽摇着头说:“你是教数学的,就没有带学生赚些外快?”贺闻凯实话实说:“当班主任那么辛苦,哪有精力赚那个钱!”韩悦闽问:“咱们是家庭合伙制,总得按协议来办吧?”贺闻凯便说:“我先跟你借点,回头连本带息还你。”韩悦闽表示同意,但要求贺闻凯打借条。就这样,买完房子,贺闻凯给韩悦闽写了一张2万元的借据。
  房屋装修过程中,费用超出了预算,又追加了1.5万元,按“合伙协议”,贺闻凯又出了7500元,还是跟韩悦闽借的。
  拿着贺闻凯写的第二张借条,韩悦闽不无忧虑地说:“看你以后怎么还我?”
  “补课”还债,
  丈夫发现妻子斤斤计较
  2009年元旦,办理结婚手续后的韩悦闽和贺闻凯,携儿带女搬进了新房,从这天起,四口之家的生活正式开始了。
  再婚后的半年里,夫妻俩严格按照婚前的“家庭合伙制协议”,四口之家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的消费支出,无论是剩余还是超额,二一添作五,每一笔账都算得很清楚,谁也不占谁的便宜,四口之家的小日子也过得和和睦睦。
  然而好景不长。2009年6月底的一天晚上,贺闻凯对韩悦闽建议:“天越来越热了,我们合伙给俩孩子的房间添两台电风扇吧!”韩悦闽想了想却说:“要不这样,买一台空调一台电风扇。”
  贺闻凯问:“空调装哪个房间?”
  韩悦闽直截了当地说:“当然是菲菲的房间喽。”
  贺闻凯吃惊地问道:“为什么空调装你女儿房间,我儿子却用电风扇?”
  “买空调的钱,超出合伙出资的部分,我来补足。你有这个经济实力吗?”韩悦闽一脸自得地说。
  贺闻凯仍不同意:“不行,要买就买两台空调。钱不够,我先向你借。”
  韩悦闽却不肯通融:“不借!你买房子还欠我一屁股的债没还呢!”
  贺闻凯无奈,只好同意给儿子买电风扇。
  “电风扇事件”没过几天,钢钢找贺闻凯要钱想买MP4,说菲菲姐刚买了一个。贺闻凯对儿子说:“爸爸没钱给你买,以后再说吧。”钢钢当场叫了起来:“那菲菲姐怎么有钱买?”贺闻凯马上拿眼睛瞟了一旁的韩悦闽,韩悦闽理由很充足地说:“因为我有钱给菲菲买,你爸爸却拿不出钱来。”
  韩悦闽的话触动了贺闻凯,他觉得自己应该去赚“外快”了,否则不仅会经常“委屈”儿子,而且还不上妻子的债,自己在她面前也永远别想抬头。当时正值暑假,教数学的他,决定利用两个月假期挣钱,他把目光瞄准了自己的学生。
  当贺闻凯把暑假带学生的事对韩悦闽说出后,韩悦闽当场表态:“这是好事呀,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了,我俩可以合伙办‘补习班’。”贺闻凯惊讶而不解地望着韩悦闽说:“你也想插一手?”
  韩悦闽说:“别说得那么难听,我是想,你带学生,肯定要租房子、置办桌椅板凳、安装电风扇,如果兼带包吃包住的‘托管’学生,还要专门请一名保姆来做后勤工作,这些都需要投资。我俩合伙做,我可以预先借钱给你。”
  贺闻凯万万没想到,这回,韩悦闽会主动提出借钱给他。他心想,她这是觉得有利可图,可真会打如意算盘!可转而又想,她说的也有道理,有她合伙,我才能解决目前的窘境。出于现实的考虑,贺闻凯答应与韩悦闽合伙。
  一个星期后,贺闻凯租了一套房子,既可以容纳20多人补课,还可以寄宿五六名学生。有些外出打工的家长,希望孩子全托。
  韩悦闽对“合伙办学”表现出了异常的热情,她通过家政公司找到一个能干的钟点保姆,每小时酬金20元。韩悦闽还对贺闻凯保证,每天晚上跟双休日,她都会亲临课堂,为学生们做好后勤工作。
  一切准备就绪,2009年7月6日,补习班正式开课了,一共有19名学生,其中4名全托。走读生每人每小时收费40元,托管生按月一次性收费1000元。
  从这天起,贺闻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韩悦闽积极配合丈夫做后勤。
  8月25日,为期50天的暑期补习班顺利结束。送走学生,韩悦闽跟贺闻凯关起门来结算收支账目,总收入18790元,扣除钟点工工资、水电费及其他开支,净挣15600余元。
  算完总账,韩悦闽开始跟贺闻凯算小账,说她作为“合伙人”,应分五成。贺闻凯反对,理由是学生都是他教的,她只是配合,即便考虑到她出资较多,他也只同意分给她四成。韩悦闽一听就急了,说她的投入除了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每天晚上和双休日,她都“陪读”并监督后勤工作。
其他文献
父亲的声名曾是我最大的阴影  记者(以下简称记):很多人都羡慕你有个好父亲,你自己觉得幸运吗?  房祖名(以下简称房):也许,在许多人看来,能成为成龙的儿子,是天大的幸福和幸运。但我对此却有着复杂的感受。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老爸送给我一块表,我很喜欢,欢喜雀跃地戴着去学校,但没过多久,老爸觉得一个小孩子戴这么贵的表,太张扬了,就要了回去。我当时问他:“你不是已经送给我了吗?”老爸说:“哪有?我只
期刊
去年年底,在网络部工作了四年的阿荣因为爱情要远走他乡,我开始面试招聘新的网管。  在数十位应聘者里,阿涛的工作经历不是最丰富的,也只有大专文凭,但我还是决定选择他留下来试用。  我决定留下他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他看起来不太机灵,应该是热爱钻研互联网技术的。作为主管经理,我喜欢热爱工作热爱专业的人才。  公司的局域网很简单,30多台电脑,出问题的概率很低,所以,他更多的工作是更新公司的门户网站信
期刊
古都女孩中科院出彩,研究生领导博士生完成重大课题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大学学的是法医专业,毕业后就顺利成为法医了吧?第一次出现场还有印象吗?  邓亚军(以下简称邓):就业时,因为性别原因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我到省公安厅求职,对方说不需要女性。多次碰壁后,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收留了我。我觉得灞桥分局对我有知遇之恩,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正式报到那天,我就出了现场,现在我印象还很深:田埂上躺着
期刊
周末,是亲子时间,我喊儿子:“让爸爸跟你一起玩吧?”儿子问:“玩什么呢?”我说讲个有趣味的故事吧,儿子摇头说不想听;我又提议画一幅画,儿子仍摇头说不想画;做手工、唱歌、搭积木……我一连又提了几个建议,都被儿子摇头否决。  唉,这些“老”游戏我和儿子不知玩过多少遍了,儿子都腻了。  儿子见我没有新花样,懒得理我,去看他的动画片了。  看来陪儿子玩游戏得有点儿创意。玩什么新游戏呢?看着儿子正着迷地看电
期刊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朱顺叶教授表示,造成身材矮小的原因很多,家族性矮小是一个最常见的原因,这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个子都不高,孩子的身高一般来说不会特别高。但遗传不是决定性因素,父母身高和孩子身高的关联性达70%,父母的影响各占一半。  叶教授说:“除基因会影响身高外,其他相关因素也不能忽视。假设基因决定一个人可以长到170厘米,可是他却存在营养不良、运动不足等情况,很可能就长不到这个高度,所以后天
期刊
治美尼尔氏症  泽泻50克,焦白术、茯苓各20克,双钩藤、制半夏、黄芪、党参各15克,白僵蚕12克,生龙骨30克,当归10克,嫩桂枝6克,水煎2次,分3次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治高血脂症  山楂、菊花、丹参各10克。每日1剂,水煎代茶饮,1个月为1疗程。  (英特)
期刊
两个决定分手的恋人,正在谈判中。女孩双眼红肿地冷眼看了看男孩,把刚写好的清单递给了他:  书架——我买的。  相框——我买的。  时钟——我买的。  椅子——我买的。  以上物品我将搬走。  男孩看了一眼,从桌上拿起一支笔,伏在桌前疾书,也给她写了一张字条:  棉被——免费。  衣柜——免费。  热水瓶——免费。  电话——免费。  两百封信——免费。  所有的衣服、花——免费。  以上全部免费赠
期刊
亲家母入住儿子家,  单身老太不甘心  2008年国庆节,尹淑红在北京参加完儿子项晨的婚礼,返回南昌后挨家挨户给邻居发喜糖,邻居纷纷向她表示祝贺。有人问她:“听说你儿子在北京买了大房子,啥时候接你去北京享福啊?”满心欢喜的尹淑红顿时有些失落。  时年54岁的尹淑红,是南昌市一家工厂的退休工人,丈夫早年因病去世,独生子项晨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儿媳胡倩是北京人,胡倩的父亲原是一名医生,已经
期刊
一场悲剧刺痛海归义工  云白天蓝,空气清新,瓜果飘香……2012年8月中旬,当记者来到北京昌平区凤凰岭脚下的特奥爱心农庄时,不由得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走进农庄深处,一阵歌声传来——上百名中外游客,正品尝着农庄自产的水果,欣赏精彩的音乐剧《白雪公主》。演员们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29岁,全是智障孩子,但表演十分精彩。音乐剧结束,一个女孩又动情地演唱了《感恩的心》,令台下观众震撼不已。人群中一位50
期刊
十年痴恋修成正果,  丈夫患病妻子卖艺养家  2003年4月初,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广场的地下通道里,多了一位拉小提琴的中年女子,她衣着普通,虽然手中的那把小提琴有些旧,但丝毫不影响她拉琴的热情。从《梁祝》《爱的礼赞》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圣母颂》等,琴声绵绵不绝,吸引了来往的人们。  拉琴的女子叫陈惠芳,是地道的武汉人。她拉琴是生活所迫,因为家里有患股骨头坏死、行动不便的丈夫,以及正读高中的女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