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合伙制”,
再婚夫妻明算账
2006年3月,因性格不合,韩悦闽与丈夫离婚,读高中的女儿菲菲由她抚养。两年后,韩悦闽认识了离异男子贺闻凯。贺闻凯是江西省鹰潭市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儿子贺钢正上初三。经过半年多的接触,双方感觉都比较满意,结婚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因与前夫离婚时有财产纠纷,韩悦闽曾跟前夫闹上法庭,后经法官调解才解决争端。因此,即将再婚的韩悦闽有些顾虑,怕将来再因为家庭经济问题闹矛盾,于是她跟贺闻凯提出实行家庭经济合伙制,她说:“现在有人合伙开公司,有人合伙建房、炒股,我们结婚后在家庭经济上也采取‘合伙制’吧!”其实贺闻凯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觉得再婚夫妻难免会有“历史遗留问题”,相互之间的经济账一般都算得比较清楚,为了避免因为经济问题闹矛盾,采取合伙制是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没有多想他就同意了。
达成一致后,两人一起拟了一份“家庭合伙制协议书”,主要有以下条款:(1)日常消费由双方共同出资,每人每月拿出1500元,如当月有剩余,计入下个月,如有不足,由两人平摊补足。(2)大额消费,由双方平摊出资。(3)人情消费,谁的关系谁负责,如花费较大,另一方应适当出资,出资比例双方协商……协议一共7条,拟定后两人当晚就郑重签了字。
第二天,两人开始商量筹办婚事。因各自的住房都不大,再婚后四口之家需要大一些的房子,两人商议后决定合伙买一套二手的三室两厅住房。
经打听,两人很快选定了一套合适的房子,与卖方商定的成交价格是23万元。韩悦闽跟贺闻凯提出:“买房款各出11.5万元。装修费预计5万元,各出2.5万元。合计每人出资14万元。”贺闻凯一听有些犯难:“我只有12万元……”韩悦闽听了一脸狐疑,说:“你是老教师了,手上咋会只有这点钱?”贺闻凯解释:“我拿的是死工资,养孩子也不少花钱,一年存不了几个钱。”韩悦闽摇着头说:“你是教数学的,就没有带学生赚些外快?”贺闻凯实话实说:“当班主任那么辛苦,哪有精力赚那个钱!”韩悦闽问:“咱们是家庭合伙制,总得按协议来办吧?”贺闻凯便说:“我先跟你借点,回头连本带息还你。”韩悦闽表示同意,但要求贺闻凯打借条。就这样,买完房子,贺闻凯给韩悦闽写了一张2万元的借据。
房屋装修过程中,费用超出了预算,又追加了1.5万元,按“合伙协议”,贺闻凯又出了7500元,还是跟韩悦闽借的。
拿着贺闻凯写的第二张借条,韩悦闽不无忧虑地说:“看你以后怎么还我?”
“补课”还债,
丈夫发现妻子斤斤计较
2009年元旦,办理结婚手续后的韩悦闽和贺闻凯,携儿带女搬进了新房,从这天起,四口之家的生活正式开始了。
再婚后的半年里,夫妻俩严格按照婚前的“家庭合伙制协议”,四口之家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的消费支出,无论是剩余还是超额,二一添作五,每一笔账都算得很清楚,谁也不占谁的便宜,四口之家的小日子也过得和和睦睦。
然而好景不长。2009年6月底的一天晚上,贺闻凯对韩悦闽建议:“天越来越热了,我们合伙给俩孩子的房间添两台电风扇吧!”韩悦闽想了想却说:“要不这样,买一台空调一台电风扇。”
贺闻凯问:“空调装哪个房间?”
韩悦闽直截了当地说:“当然是菲菲的房间喽。”
贺闻凯吃惊地问道:“为什么空调装你女儿房间,我儿子却用电风扇?”
“买空调的钱,超出合伙出资的部分,我来补足。你有这个经济实力吗?”韩悦闽一脸自得地说。
贺闻凯仍不同意:“不行,要买就买两台空调。钱不够,我先向你借。”
韩悦闽却不肯通融:“不借!你买房子还欠我一屁股的债没还呢!”
贺闻凯无奈,只好同意给儿子买电风扇。
“电风扇事件”没过几天,钢钢找贺闻凯要钱想买MP4,说菲菲姐刚买了一个。贺闻凯对儿子说:“爸爸没钱给你买,以后再说吧。”钢钢当场叫了起来:“那菲菲姐怎么有钱买?”贺闻凯马上拿眼睛瞟了一旁的韩悦闽,韩悦闽理由很充足地说:“因为我有钱给菲菲买,你爸爸却拿不出钱来。”
韩悦闽的话触动了贺闻凯,他觉得自己应该去赚“外快”了,否则不仅会经常“委屈”儿子,而且还不上妻子的债,自己在她面前也永远别想抬头。当时正值暑假,教数学的他,决定利用两个月假期挣钱,他把目光瞄准了自己的学生。
当贺闻凯把暑假带学生的事对韩悦闽说出后,韩悦闽当场表态:“这是好事呀,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了,我俩可以合伙办‘补习班’。”贺闻凯惊讶而不解地望着韩悦闽说:“你也想插一手?”
韩悦闽说:“别说得那么难听,我是想,你带学生,肯定要租房子、置办桌椅板凳、安装电风扇,如果兼带包吃包住的‘托管’学生,还要专门请一名保姆来做后勤工作,这些都需要投资。我俩合伙做,我可以预先借钱给你。”
贺闻凯万万没想到,这回,韩悦闽会主动提出借钱给他。他心想,她这是觉得有利可图,可真会打如意算盘!可转而又想,她说的也有道理,有她合伙,我才能解决目前的窘境。出于现实的考虑,贺闻凯答应与韩悦闽合伙。
一个星期后,贺闻凯租了一套房子,既可以容纳20多人补课,还可以寄宿五六名学生。有些外出打工的家长,希望孩子全托。
韩悦闽对“合伙办学”表现出了异常的热情,她通过家政公司找到一个能干的钟点保姆,每小时酬金20元。韩悦闽还对贺闻凯保证,每天晚上跟双休日,她都会亲临课堂,为学生们做好后勤工作。
一切准备就绪,2009年7月6日,补习班正式开课了,一共有19名学生,其中4名全托。走读生每人每小时收费40元,托管生按月一次性收费1000元。
从这天起,贺闻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韩悦闽积极配合丈夫做后勤。
8月25日,为期50天的暑期补习班顺利结束。送走学生,韩悦闽跟贺闻凯关起门来结算收支账目,总收入18790元,扣除钟点工工资、水电费及其他开支,净挣15600余元。
算完总账,韩悦闽开始跟贺闻凯算小账,说她作为“合伙人”,应分五成。贺闻凯反对,理由是学生都是他教的,她只是配合,即便考虑到她出资较多,他也只同意分给她四成。韩悦闽一听就急了,说她的投入除了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每天晚上和双休日,她都“陪读”并监督后勤工作。
再婚夫妻明算账
2006年3月,因性格不合,韩悦闽与丈夫离婚,读高中的女儿菲菲由她抚养。两年后,韩悦闽认识了离异男子贺闻凯。贺闻凯是江西省鹰潭市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儿子贺钢正上初三。经过半年多的接触,双方感觉都比较满意,结婚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因与前夫离婚时有财产纠纷,韩悦闽曾跟前夫闹上法庭,后经法官调解才解决争端。因此,即将再婚的韩悦闽有些顾虑,怕将来再因为家庭经济问题闹矛盾,于是她跟贺闻凯提出实行家庭经济合伙制,她说:“现在有人合伙开公司,有人合伙建房、炒股,我们结婚后在家庭经济上也采取‘合伙制’吧!”其实贺闻凯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觉得再婚夫妻难免会有“历史遗留问题”,相互之间的经济账一般都算得比较清楚,为了避免因为经济问题闹矛盾,采取合伙制是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没有多想他就同意了。
达成一致后,两人一起拟了一份“家庭合伙制协议书”,主要有以下条款:(1)日常消费由双方共同出资,每人每月拿出1500元,如当月有剩余,计入下个月,如有不足,由两人平摊补足。(2)大额消费,由双方平摊出资。(3)人情消费,谁的关系谁负责,如花费较大,另一方应适当出资,出资比例双方协商……协议一共7条,拟定后两人当晚就郑重签了字。
第二天,两人开始商量筹办婚事。因各自的住房都不大,再婚后四口之家需要大一些的房子,两人商议后决定合伙买一套二手的三室两厅住房。
经打听,两人很快选定了一套合适的房子,与卖方商定的成交价格是23万元。韩悦闽跟贺闻凯提出:“买房款各出11.5万元。装修费预计5万元,各出2.5万元。合计每人出资14万元。”贺闻凯一听有些犯难:“我只有12万元……”韩悦闽听了一脸狐疑,说:“你是老教师了,手上咋会只有这点钱?”贺闻凯解释:“我拿的是死工资,养孩子也不少花钱,一年存不了几个钱。”韩悦闽摇着头说:“你是教数学的,就没有带学生赚些外快?”贺闻凯实话实说:“当班主任那么辛苦,哪有精力赚那个钱!”韩悦闽问:“咱们是家庭合伙制,总得按协议来办吧?”贺闻凯便说:“我先跟你借点,回头连本带息还你。”韩悦闽表示同意,但要求贺闻凯打借条。就这样,买完房子,贺闻凯给韩悦闽写了一张2万元的借据。
房屋装修过程中,费用超出了预算,又追加了1.5万元,按“合伙协议”,贺闻凯又出了7500元,还是跟韩悦闽借的。
拿着贺闻凯写的第二张借条,韩悦闽不无忧虑地说:“看你以后怎么还我?”
“补课”还债,
丈夫发现妻子斤斤计较
2009年元旦,办理结婚手续后的韩悦闽和贺闻凯,携儿带女搬进了新房,从这天起,四口之家的生活正式开始了。
再婚后的半年里,夫妻俩严格按照婚前的“家庭合伙制协议”,四口之家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的消费支出,无论是剩余还是超额,二一添作五,每一笔账都算得很清楚,谁也不占谁的便宜,四口之家的小日子也过得和和睦睦。
然而好景不长。2009年6月底的一天晚上,贺闻凯对韩悦闽建议:“天越来越热了,我们合伙给俩孩子的房间添两台电风扇吧!”韩悦闽想了想却说:“要不这样,买一台空调一台电风扇。”
贺闻凯问:“空调装哪个房间?”
韩悦闽直截了当地说:“当然是菲菲的房间喽。”
贺闻凯吃惊地问道:“为什么空调装你女儿房间,我儿子却用电风扇?”
“买空调的钱,超出合伙出资的部分,我来补足。你有这个经济实力吗?”韩悦闽一脸自得地说。
贺闻凯仍不同意:“不行,要买就买两台空调。钱不够,我先向你借。”
韩悦闽却不肯通融:“不借!你买房子还欠我一屁股的债没还呢!”
贺闻凯无奈,只好同意给儿子买电风扇。
“电风扇事件”没过几天,钢钢找贺闻凯要钱想买MP4,说菲菲姐刚买了一个。贺闻凯对儿子说:“爸爸没钱给你买,以后再说吧。”钢钢当场叫了起来:“那菲菲姐怎么有钱买?”贺闻凯马上拿眼睛瞟了一旁的韩悦闽,韩悦闽理由很充足地说:“因为我有钱给菲菲买,你爸爸却拿不出钱来。”
韩悦闽的话触动了贺闻凯,他觉得自己应该去赚“外快”了,否则不仅会经常“委屈”儿子,而且还不上妻子的债,自己在她面前也永远别想抬头。当时正值暑假,教数学的他,决定利用两个月假期挣钱,他把目光瞄准了自己的学生。
当贺闻凯把暑假带学生的事对韩悦闽说出后,韩悦闽当场表态:“这是好事呀,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了,我俩可以合伙办‘补习班’。”贺闻凯惊讶而不解地望着韩悦闽说:“你也想插一手?”
韩悦闽说:“别说得那么难听,我是想,你带学生,肯定要租房子、置办桌椅板凳、安装电风扇,如果兼带包吃包住的‘托管’学生,还要专门请一名保姆来做后勤工作,这些都需要投资。我俩合伙做,我可以预先借钱给你。”
贺闻凯万万没想到,这回,韩悦闽会主动提出借钱给他。他心想,她这是觉得有利可图,可真会打如意算盘!可转而又想,她说的也有道理,有她合伙,我才能解决目前的窘境。出于现实的考虑,贺闻凯答应与韩悦闽合伙。
一个星期后,贺闻凯租了一套房子,既可以容纳20多人补课,还可以寄宿五六名学生。有些外出打工的家长,希望孩子全托。
韩悦闽对“合伙办学”表现出了异常的热情,她通过家政公司找到一个能干的钟点保姆,每小时酬金20元。韩悦闽还对贺闻凯保证,每天晚上跟双休日,她都会亲临课堂,为学生们做好后勤工作。
一切准备就绪,2009年7月6日,补习班正式开课了,一共有19名学生,其中4名全托。走读生每人每小时收费40元,托管生按月一次性收费1000元。
从这天起,贺闻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韩悦闽积极配合丈夫做后勤。
8月25日,为期50天的暑期补习班顺利结束。送走学生,韩悦闽跟贺闻凯关起门来结算收支账目,总收入18790元,扣除钟点工工资、水电费及其他开支,净挣15600余元。
算完总账,韩悦闽开始跟贺闻凯算小账,说她作为“合伙人”,应分五成。贺闻凯反对,理由是学生都是他教的,她只是配合,即便考虑到她出资较多,他也只同意分给她四成。韩悦闽一听就急了,说她的投入除了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每天晚上和双休日,她都“陪读”并监督后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