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学生个性发展的问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o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职高的学生而言,社会普遍认为是成绩不理想而选择的道路,其实我倒觉得这是一个选择了兴趣、爱好、特长、和适合自己的道路,可在这条道路上的同学应该怎么样走才能实现自己的最初愿望和理想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第一个方面:当前学生个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忽视和教育引导的缺乏,以及对个性的否定性评价倾向,扼杀了一些学生的个性,导致个性发展不健全。
  首先体现为缺乏积极的主体进取性,面对问题采取逃避的做法,削弱了成就需要、持久需要等积极的人格倾向,强化了谦卑需要、攻击性需要等消极人格特征,造成个性和人格的缺陷,缺乏探索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热情。正如杨振宁教授所言:“在外国,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不敢做。”
  其次,在一些学生的眼里,个性仅仅被当作或是服饰上的怪异,或是行为中的张狂,或是价值观上对传统的一味反叛,或是对纪律的抵制。他们把个性这一内在稳定的心理特征外化为一种浮躁、虚华和叛逆,以外在的“标新立异”来体现富有个性的“我”,抹杀了个性的内在稳定性。
  第二个方面:教师应想办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当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些方面相互促进,但不能相互替代。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特别是思想品德素质的缺乏,将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成长和成才。作为教育者,应该认真地、细心地去挖掘其中的原因,加强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使教学方式随着学生的成长和知识的增多而不断变化和丰富,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特有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能,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
  2、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通过改变教学观,加强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建设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推行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学生容易接受、喜欢接受的授课方式为标准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3、由于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造成了学生的素质缺陷,走上社会以后,没有个性和独立的思想,只有一点狭窄的专业知识。这种状况引起人们的深思,一是将教育学生做人列为教师的首要职责的传统。二是加强教师个人道德修养,在青年大学生中倡导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主体关系的变化,只有不断加强和提高教师个人道德修养,才能正确对待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第三个方面: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个性发展特别重要
  1、在知识传授关系中师生应平等与民主,师生间相互尊重、信任。教师不以权威自居,更不应该以家长作风及其专横态度强制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在智能发展上,学生应自主和独立,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觉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充分表现自己的创造才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发展,不必强求全体学生一致,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实现自我发展。
  2、从理论上讲,教师都深刻地清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目的的核心应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康个性者即是自我实现者,然而,不少教师却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框定在升学或就业标准的模式里。事实证明:学生试卷上分数的高低,与其日后成就的大小往往是划不上等号的。
  3、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努力使自己全部的教学技能多样化。尤其是职教老师,首当其冲的是教会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知识,多种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把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当作自觉行动,精神饱满地学习、探索和追求。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自觉、自主地手脑并用,多种器官协同活动、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独立性得以充分发挥。
  总之,学生的个性真正得到了发展,学生的身心收到了良好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生和家长的心里就会对所选择的职业教育放心、满意。这样的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才能发挥更好的效益,为国家为社会提供结构层次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
其他文献
《经济法概论》是整个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课程中的主干课程,这门课原本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但是由于传统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和单一的考试方法让本来就不太愿意学习的中职生觉着它理论性太强,枯燥乏味,慢慢地失去了对经济法的学习兴趣。从培养既要精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看,目前中职学校在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上有待进一步改进,本人从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学习过程要循序
一、职校学生的语文写作功底  职校生大部分是中考成绩较低以及对学习产生厌倦感的学生,语文成绩也较差,写作能力则更稍逊一筹。他们大部分人觉得从小学写到初中,又写到职校,写多了,写厌了,甚至对写作缺乏新鲜感,缺乏冲动感。  在职校中语文学科的地位由主变为了次,学生过多的注重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限制了写作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技能固然重要,可是从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来看,不仅需要有技能的人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意在使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持续不断地发展,从而实现代内公平性与代际公平性的统一,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是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实现产业布局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钢铁企业通过联合重组,能够实现资产、资源、资本、设备、技术、产品的
英语是职业学校中的一门基础文化学科,能够大量扩展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选择,而在课堂上重视职业场景的设置,更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这样才能适应职业教育整体的发展趋势。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现在职业学校的英语教育面临严峻考验。首先,生源问题:由于生育政策的影响,近几年适龄就读学生的人数已经大大缩减,各级生源的竞争日渐激烈。职校学生入学分数越来越低,其中英语基础更是薄弱。第二,学习
一、当前高职物理教学现状  (一) 教师的语言也是一门艺术。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敬其师爱其学"的效应。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
一、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  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范畴,在教学上应该与普通的英语区分开来,这种专业特点对承担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从教学的目的性,专业性和应用能力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授单词、语法、课文以及习题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在商务领域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学过程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感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