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等式与方程”一课中学生初次经历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开始认识方程。首先联系旧知和天平图,引导学生认识“等式”“不等式”和“方程”;其次通过列方程,厘清等量关系;最后要知道不同的等量关系对应不同的方程,因而方程具有多样性,需要合理选择。 [关键词]等式与方程;等量关系;方程本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等式与方程”一课中学生初次经历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开始认识方程。首先联系旧知和天平图,引导学生认识“等式”“不等式”和“方程”;其次通过列方程,厘清等量关系;最后要知道不同的等量关系对应不同的方程,因而方程具有多样性,需要合理选择。
[关键词]等式与方程;等量关系;方程本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7-0068-03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2页,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2.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子与方程的过程,能依据等量关系列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感悟方程思想。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探索乐趣,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能依据具体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感受方程的多样性,学会合理选择。
【教学准备】课件、探究单、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依托情境——认识等式与不等式
1.由天平图列式子
师(出示天平):生活中有这样的测量工具,谁能说说对它的了解?
师:根据①号天平图,你可以列什么式子?
生1:50=50。
师:②号天平图呢?
生2:50 50=100。
师:③号天平图呢?
生3:100 50
其他文献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彰显数学教学的理性。“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目标定位的取舍、教学过程的取舍、练习设计的取舍,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让有效教学的目标高度达成。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练习设计 取舍 分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
[摘 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不但能满足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还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教学为例,为实现“聚焦核心素养,实施多元化评价”,充分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表现,可利用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平台对学生实施多元化评价。 [关键词]评价;计算器;规律
[摘要]現行教材中关于梯形有关概念的编写,一是概念探索活动的设计缺乏从生活中探究、抽象、提炼出概念的过程,致使思维含量很低;二是有的概念表述不严谨或存在科学性错误;三是梯形上下底概念界定不明确导致理解的混乱。分析认为,这与对“淡化概念”教学理解的偏颇,致使教学中“形式”与“实质”全面淡化不无关系。 [关键词]教材编写;梯形;高;上底;下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细胞”,是建立数学理论的基础。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理论的前提。以“四边形”的教学为例,完整呈现了四边形概念从建立表象认识到深入本质的蜕变过程,并提炼出概念教学的基本步骤,为如何开展课例研修活动提供了经验参考,也为概念教学提供了方法指导。 [关键词]概念教学;课例;方法;经验;四边形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
[摘 要]复习课难上,传统的复习教学模式确实使教师、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为改变传统的复习教学模式,教师可设计“四重”环节,即重温、重组、重塑、重开,把以机械做题训练为主的复习过程变换为有多重想象、多样思维、互相呼应的互动场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细心解题、领悟复习内容,其效果较明显、实在。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学模式 复习 四重 潜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要]“升和亳升”这一单元尽管内容较少,但是其意义不小,对教师研读教材、谋划教学的影响也不小。该内容不仅尊重了学生生活实际,更关注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同时,为契合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性,设计了较多的观察、实验等活动,给了学生丰富的体验,助推他们数学素养稳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解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
[摘 要]以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后练习为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策略,有效地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策略意识,并能把各种策略融会贯通,信手拈来,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最佳的解题策略,有效地克敌制胜。 [关键词]解决问题;策略;课后练习 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的苏乞儿从老乞丐那学会了降龙十八掌中的十七掌,一直到生死危急关头才悟出最后一掌——第十
英语大单元主题学习是指基于主题或者问题的学习,在每一个主题单元中,学习内容围绕主题,将主题及其专题作为知识情境脉络进行有意义的组织。学习资源包括了与主题相关的任何学习材料,学习活动构成了主题单元的学习过程。这些学习活动是多样的,并且鼓励学习者主动探究,鼓励学习者通过活动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设计中,主题学习单元在课程组织形式上超越了课堂,也超越了单课时的教学周期,实现了全时空的学习活动组织
[摘 要]切割填补法、容斥原理法、等积转化法、旋转移动法、重新构图法等是将一般图形转化为特殊图形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能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值得教师重视。 [关键词]几何图形;转化;一般;特殊;构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5-0065-02 求稍复杂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小学“图形与几何”
[摘 要]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以“乘法分配律”教学为例,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仔细分析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拿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乘法分配律;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5-0012-02 学生中总有一部分“弱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