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个民兵“三八”女炮班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anc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在大连海洋岛上有一个民兵“三八”女炮班,而且是全国第一个,赫赫有名,被称为“海上集体花木兰”“黄海前哨一颗明珠”。
  给叶帅表演打炮弹无虚发
  1965年8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元帅乘船来到辽宁省长海县海洋岛,视察驻岛的陆海空三军。他听说名扬全国的第一个民兵女炮班就在海洋岛上,马上来了兴致,他要亲眼看看这个由孩子妈妈组成的女炮班到底有多么厉害。时值盛夏8月,海上微风习习,元帅点将:“‘三八’女炮班!”
  接到叶帅的命令,“三八”女炮班的第一任班长兼瞄准手张淑英带着炮长王淑琴、开闭手杨金荣、装填手魏传琴、引信手徐福英做好战斗准备。
  她们这次要给元帅演练的是海上实弹射击项目。远处看台上,叶帅拿着望远镜目不转睛地盯着海上的一举一动,他的身边还有副总参谋长杨勇上将、张宗逊上将,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上将。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指挥员向女炮班发出指令,追击海上目标。接到命令的张淑英手持望远镜沉着地观察着,远方波涛滚滚的大海上,一艘炮艇拖着一个靶子快速地行驶着,在大浪中靶子时而被抛向浪峰,时而又坠入浪谷。几秒钟之后,张淑英果断下达命令,直接瞄准目标射击。瞄准手瞄准了时速几十海里的目标,装填手从弹药手手中接过一发沉重的炮弹推进了八五反坦克炮炮膛,随着一声动地山摇的巨响,炮弹呼啸着飞向大海中的目标,首发即命中。接着女炮班又在两分钟之内发射了四发炮弹,弹无虚发,全部命中目标。叶帅大喊了一声:“好!”
  张淑英教叶帅练瞄准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张淑英一提起给叶帅表演打炮的故事,记忆犹新。她告诉我们:“叶帅看过我两次打炮,一次是在陆地上,一次是在海上。还有罗瑞卿将军也看过我打炮。1965年在海上的那次打炮难度最大,但也是打得最好的一次。虽然在那次之前,我们女炮班也给军区领导表演过,可从来没见过那么多元帅和将军一起站在台上看我们表演。我的心里真是紧张极了。表演之前我给全班姐妹们说‘要发挥出我们最好的水平,打出女炮班的威风来’。那一天海上的风浪不太大,信号弹升空后,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炮长计算完炮弹的落点后,告诉我瞄准。要知道能不能拿下这次表演,全靠瞄准手这双眼了。我对好靶心后,果断下令开炮。首发击中,随后四发四中。”
  实弹射击结束后,叶帅走进阵地,和女炮手们亲切地交谈起来,尤其对张淑英,叶帅格外地称赞。张淑英还记得叶帅当时说:“瞄准手是打得准的关键。”随后,叶帅俯下高大的身躯操作起瞄准镜,问怎么瞄准,张淑英就在旁边细心地告诉叶帅瞄准的要领。视察完毕后,叶帅即兴赋诗一首,他挥笔写道:“魏武挥鞭看沧海,岂知东海有长城;汪洋灭敌空潜快,岛岸坚防民与兵。”
  1965年全国民兵比武大会上,叶剑英、罗瑞卿等中央军委领导又一次看了张淑英她们的表演,送给她们一个称号:“女神炮班。”
  “女神炮班”是带着孩子练出来的
  如此精准的技术,就连真正的炮兵想练也不容易,何况这些都已经是孩子妈妈的女民兵们呢!张淑英介绍说,海洋岛“三八”女炮班成立于1960年6月。根据海岛军民联防的需要,长海县海洋岛张家楼村组建起女民兵八五加农炮班,时称“三八”女炮班。初期,炮班由五人组成,至现在,炮班成员换了12茬、70多人次。张淑英是家中的独生女,性格刚强,有些像男孩子。“三八”女炮班成立时,她还是个没结婚的大姑娘。因为她是班里文化程度最高的,所以被大家选为班长。
  海洋岛上的张家楼哨所驻扎着一个炮兵班,由于军民关系密切,炮班被群众称为“第九户人家”。炮长黄殿仁是沈阳军区五好战士标兵,主动担起了女炮班的教练。拖炮、拉炮架、瞄准、开炮,每一个动作都要一遍遍地重复,反复练习。夏季烈日炎炎,她们累得汗流浃背。冬季数九寒天,她们不顾风雪严寒。特别是严冬腊月,如果手弄湿了,一不小心就会沾在炮上,一旦沾上了就会带下一块皮肉。拉大栓、放大炮,上百斤的炮弹抱起来就走。白天练上一天没觉得辛苦,可晚上回家腿都迈不上炕。如果有演习任务,每天还要加班练习。那阵子每个人都变了样,脸被风吹得暴了皮,嘴唇裂开了一道一道的口子,脚也被冻伤了。装填手魏传琴识字很少,但全凭死记和一股子干劲儿练就了一手熟练的炮手动作。
  最苦的要算是孩子了。张淑英回忆说,为了不影响训练,她们天不亮就抱着孩子翻山越岭来到阵地上,在地上铺个小被子,把孩子放在上面,然后就操练起来。那时,大家就是想着要练好武,保卫海岛,保卫祖国。
  就是这样刻苦地练习,张淑英她们不仅掌握了八五加农炮的操作技巧,个个都练就了神枪手的功夫,弹无虚发,指哪儿打哪儿。有一年沈阳军区大比武,张淑英她们也参加了。比武中间,有一只作为靶子的气球怎么打也没打下来,恰巧张淑英看见了,她习惯性地向前跨了一步,身子向后,举起枪,一枪就把气球打了个粉碎。这一枪干净利索,被罗瑞卿上将看到了,封她个“神枪手”称号,还送给她一支冲锋枪。
  从三八神炮手到三八红旗手
  “三八”女炮班在全国出了名,很多地方邀请张淑英她们去做报告,张淑英一时间也成了名人。可谁知,“文革”中却把张淑英打成了“反动”人物。因为她曾与罗瑞卿将军合过影,罗将军还送给她一支枪,她因此受到迫害。直到1968年,张淑英才恢复了名誉。1971年,张淑英离开了海洋岛,来到大连电焊条厂任车间主任。张淑英身上始终有着那么一股劲儿,干什么都不怕苦,干就要干好。1980年,她被评为“大连市三八红旗手”。
  退休后的张淑英由于年轻时打炮的经历,落下了耳鸣的毛病,但她从没有后悔。她常说:“没有年轻时的受苦受累,流汗流泪,哪有现在和平的好生活啊!”
  (摘编《红色档案揭秘》,
  现代出版社2015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当下数字时代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学生的思维发展便是一个主要的点。世界上所一致认同的“4C”中批判性思维是提及的重要能力之一。批判性思维视野下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落实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体现为:基于生活情境、源于实际问题、关注自身经验、强调自主探究。也就是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的认识、分析、判断、推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密审慎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
【摘要】 2017年,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韩国电影《出租车司机》一经播出就受到广泛热议,在韩国本土引起观影热潮。影片不仅讲述了一段历史,而且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真实事件改编;韩国电影;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现今,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经历,它们通过主人公的视角让我们看到那些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这里笔者称其为“真实事件片”。此
【摘要】受改革开放后多种新思潮的影响,国内版画的发展提升了一个较大的台阶,但以其整体发展历程观之,目前还处于一种缓慢的趋势。分析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观念,对版画究竟是该深究技术、继承传统还是改革创新?当代版画在国内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属于绘画范畴,应融合民族传统文化且以当下前沿的审美眼光去描绘人们的情感和思考结果。当下版画的创作需要结合好传统文化元素且赋予画面探索及实验精神,不应盲目模仿、跟风
【摘要】在藏传佛教影响日益扩大的今天,五明佛学院依托于藏汉民族的深入交往,不断发展繁荣,是藏汉文化进行广泛交流的活跃前线,其典型文化交流贡献可概括为传汉入藏、传藏入汉以及提供文化交流平台三个方面。由于寺院发展的新需要和汉族信徒的新需求,五明佛学院日益超脱于单纯的宗教组织,进而成为藏族文化对外宣传、藏汉文化有益交融的典型场所,这一趋势具备深刻的历史和思想基础,也必将在今后长期持续下去。  【关键词】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各行业的科学技术也飞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入黄金时代,尤其是最近几年,中职学校教育得到蓬勃的发展。当今社会,中职教育逐渐成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现如今的中职学生教育现状,对实践能力都不够重视,大部分都是纸上谈兵,所以中职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传授理论知识。目前,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困难也有很多,首先中职学校以职业技术教育
【摘要】《尘埃落定》是阿来以藏族独特的文化为背景,书写的是一部具有宗教情怀的文学作品。其借藏族的文化服饰,宗教庆典,以及土司制度下人们为贪欲而挣扎,去映射人生在世陷入苦海中的三大缘由,即贪,瞋,痴,以此体现作者深切的宗教情怀。对当下生活中人类精神信仰走向边缘化的道路给予一定的纠正与指引。  【关键词】《尘埃落定》;贪欲;瞋恚;宗教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7. 425 【文献标识码】A  绪论 
【摘要】王志信,著名作曲家,其作品善于借鉴原生态民歌的曲调,中国戏曲的板式声腔,并将西洋音乐创作的元素,现代化的配器方式、与中国传统方言式旋律相结合,增加了演唱难度,充分发挥了演唱者的声乐技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对我国当代声乐演唱和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及当代流行文化角度来分析王志信的声乐作品特点。  【关键词】王志信作品;声乐演唱;民族声乐  【中图分类号】
【摘要】线上入户陪伴活动是家庭陪伴师通过持续的线上陪伴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协助家长重新认识自己、缓解焦虑情绪、和谐亲子关系。这种新颖的心理服务形式,能帮助家长从容镇定地安排生活,培养身心健康、性格完善的孩子,促进家庭和谐。  【关键词】线上入户陪伴;家长;家庭教育指导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0—0012—03  【作者简介】1.黄萍
【摘要】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流行音乐,而对家乡的地方戏曲音乐比较冷漠。戏曲现在处于人才较缺乏、市场范围小、观众老年化、传承步履难的现状。自2008年教育部在全国十省市中小学试点开设京剧课以来,“戏曲进课堂”的讨论一直持续至今。建议戏曲以活泼轻松的形式进入校园,建立以戏曲为主题的课外活动,使其成为学生缓解课堂压力的选择,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关键词】
【摘要】进入宋元后中国画绘画艺术逐渐达到高峰,同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艺术形式,题款艺术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逐渐走向成熟。宋人的题款意识经历了至上而下的过程,文人理论和政治倾向在当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以宋代绘画中的题款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以苏轼、宋徽宗、米芾三者的个人思想、主张以及三者之间的人物关联为线索,探究三人对题款艺术的推动。  【关键词】宋代;题款;诗画一律  【中图分类号】J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