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学习是人生中最基础的学习。这其中的学习不仅要学到基础知识,还将形成一些学习习惯。而这些学习习惯势必要影响儿童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进而影响儿童一生的学习。因此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者责无旁贷的首要任务。否则,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其一生的工作和生活。长期从事低段教育的老师,尤其要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加以重视。
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分为核心的学习习惯和辅助性的学习习惯两大部分。
一、核心学习习惯的培养
核心的学习习惯包括:听讲的习惯,说的习惯,思的习惯,做作业的习惯等。
1、听讲的习惯。上课首先要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是孩子听懂一节课的前提。它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注意观察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孩子只有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才能领会一个手势所表示的意思。老师在教学时要多采用形体语言辅助口语以形象、直观地理解授课内容。例如:教学加法的意义时就可以形象的用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来表示“加”的含义。在教学减法图画应用题时被减数是写算式的难点可以用手势画个大的集合圈表示一定要先找到总数。久而久之,孩子遇到写加减法算式时,就会格外注意减法算式的总数。儿时第一时间的记忆会终生不忘,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先入为主,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人生图画上的第一笔是漂亮的,正确的。
二是学会倾听,倾听也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小孩子往往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课而忽视同伴的发言,别人一说就接话,如果叫他来说的话其实他说得还不如别人。这个习惯的修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扭正的,由于孩子年龄小,考虑不周全,经常会急于表达而忘记“规矩”,往往是屡说屡错,屡教不改。这就要求老师一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用各种方法培养和疏导,让孩子的表达欲望有合适的渠道“出来”,又不影响到课堂的效果和秩序。要培养孩子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要求边听边思考:同学回答得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边听边思考时如果同意别人的观点,可以轻轻点头表示赞同,若需要补充或有不同的看法再举手,经允许大胆站起来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在这里顺便说一下举手发言的意思是:举手经允许方可发言,否则大家手举起来就说,七嘴八舌不就成讨论了吗?出现这种现象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
2、课堂上说的习惯:我们要求孩子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这既可以培养孩子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孩子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要完整,然后是表达流利,还要求声音适度。这是我们的目标,得一步一步地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给孩子表达的平台和时间,组织好学生静静地用鼓励地眼神望着他,认真地倾听。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有了这样的氛围你还能没有说的愿望吗?孩子还会出现到高年级了连完整的话都不会说的情况吗?
3、听课“思”的习惯;在低段学生中能够主动向老师质疑的孩子还不多,这主要是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了教,而不注重学。学生只会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不会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我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思”的习惯。在教学中留意随时生发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结构,给予孩子合理、满意的解答。每节新授课结束前,都应该留下点时间请孩子们说一说本节课讲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让孩子每天都有总结、思考、质疑的时间。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养成看板书总结本节课重难点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学会了听课、养成了思考的习惯,老师也会觉得他们真的会说话听声、锣鼓听音了。
4、做作业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首先要培养做作业时的良好心态,切忌动作慌乱、思维无序。那样肯定导致作业做得脏、乱、错,不堪入目。我们得要求学生紧张有序地,轻轻地拿出作业本、尖铅笔、文具盒。文具盒打开后先不要合上,以备随时取尺子和橡皮。作业开始不要先动笔,先读懂题目叫你解决什么问题,在没有弄懂题目要求之前,一定不要动笔,反复阅读题目,读懂之后再动笔。写算式,答句前一定要把格式和布局先安排好,使作业看上去干净,整齐,正确。关于格式和布局这些都在一年级辅导写作业时就要讲清;其次,各种题型基本见到后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的作业,不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再次,要培养学生会自我检查养成认真学习不粗心的习惯。
二、辅助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辅助性的学习习惯包括:收发作业的习惯,书写作业的习惯等。
1、收发作业的习惯:刚入学的孩子收发作业有些乱,建议这样训练学生。学生做好作业后传到规定同桌的一侧,之后从后桌逐一传到前桌。发作业时再由最前面的同学留下自己的再传的后面。这样可以做到轻而有序。
2、书写作业的习惯:我们要培养孩子掌握常规的作业格式要求。作业书写时要求字迹工整、格式规范、卷面整洁、独立完成、及时订正。低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小,书写时好随心所欲,对于我行我素的学生,坚决要求他按要求做,屡教不改适当处罚。好的学生用A来换红星并且还有甜甜奖励。这样坚持下来孩子自然会养成我们期望的好习惯。
3、各种学习习惯的有机结合:孩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是有必然的联系的。如核心的学习习惯与辅助的学习习惯之间的有机结合,才能说是真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两种缺一都是不完整的。再如听、说、思的习惯,三者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的。只有上课认真听,积极思考才会回答问题。因此只有各种习惯有机的配合,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地倾听。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有了这样的氛围你还能没有说的愿望吗?孩子还会出现到高年级了连完整的话都不会说的情况吗?
4、听课“思”的习惯:在低段学生中能够主动向老师质疑的孩子还不多,这主要是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了教,而不注重学。学生只会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不会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我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思”的习惯。在教学中留意随时生发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结构,给予孩子合理、满意的解答。每节新授课结束前,都应该留下点时间请孩子们说一说本节课讲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让孩子每天都有总结、思考、质疑的时间。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养成看板书总结本节课重难点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学会了听课、养成了思考的习惯,老师也会觉得他们真的会说话听声、锣鼓听音了。
5、做作业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首先要培养做作业时的良好心态,切忌动作慌乱、思维无序。那样肯定导致作业做得脏、乱、错,不堪入目。我们得要求学生紧张有序地,轻轻地拿出作业本、尖铅笔、文具盒。文具盒打开后先不要合上,以备随时取尺子和橡皮。作业开始不要先动笔,先读懂题目叫你解决什么问题,在没有弄懂题目要求之前,一定不要动笔,反复阅读题目,读懂之后再动笔。写算式,答句前一定要把格式和布局先安排好,使作业看上去干净,整齐,正确。关于格式和布局这些都在一年级辅导写作业时就要讲清;其次,各种题型基本见到后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的作业,不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再次,要培养学生会自我检查养成认真学习不粗心的习惯。
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分为核心的学习习惯和辅助性的学习习惯两大部分。
一、核心学习习惯的培养
核心的学习习惯包括:听讲的习惯,说的习惯,思的习惯,做作业的习惯等。
1、听讲的习惯。上课首先要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是孩子听懂一节课的前提。它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注意观察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孩子只有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才能领会一个手势所表示的意思。老师在教学时要多采用形体语言辅助口语以形象、直观地理解授课内容。例如:教学加法的意义时就可以形象的用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来表示“加”的含义。在教学减法图画应用题时被减数是写算式的难点可以用手势画个大的集合圈表示一定要先找到总数。久而久之,孩子遇到写加减法算式时,就会格外注意减法算式的总数。儿时第一时间的记忆会终生不忘,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先入为主,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人生图画上的第一笔是漂亮的,正确的。
二是学会倾听,倾听也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小孩子往往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课而忽视同伴的发言,别人一说就接话,如果叫他来说的话其实他说得还不如别人。这个习惯的修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扭正的,由于孩子年龄小,考虑不周全,经常会急于表达而忘记“规矩”,往往是屡说屡错,屡教不改。这就要求老师一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用各种方法培养和疏导,让孩子的表达欲望有合适的渠道“出来”,又不影响到课堂的效果和秩序。要培养孩子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要求边听边思考:同学回答得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边听边思考时如果同意别人的观点,可以轻轻点头表示赞同,若需要补充或有不同的看法再举手,经允许大胆站起来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在这里顺便说一下举手发言的意思是:举手经允许方可发言,否则大家手举起来就说,七嘴八舌不就成讨论了吗?出现这种现象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
2、课堂上说的习惯:我们要求孩子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这既可以培养孩子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孩子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要完整,然后是表达流利,还要求声音适度。这是我们的目标,得一步一步地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给孩子表达的平台和时间,组织好学生静静地用鼓励地眼神望着他,认真地倾听。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有了这样的氛围你还能没有说的愿望吗?孩子还会出现到高年级了连完整的话都不会说的情况吗?
3、听课“思”的习惯;在低段学生中能够主动向老师质疑的孩子还不多,这主要是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了教,而不注重学。学生只会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不会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我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思”的习惯。在教学中留意随时生发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结构,给予孩子合理、满意的解答。每节新授课结束前,都应该留下点时间请孩子们说一说本节课讲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让孩子每天都有总结、思考、质疑的时间。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养成看板书总结本节课重难点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学会了听课、养成了思考的习惯,老师也会觉得他们真的会说话听声、锣鼓听音了。
4、做作业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首先要培养做作业时的良好心态,切忌动作慌乱、思维无序。那样肯定导致作业做得脏、乱、错,不堪入目。我们得要求学生紧张有序地,轻轻地拿出作业本、尖铅笔、文具盒。文具盒打开后先不要合上,以备随时取尺子和橡皮。作业开始不要先动笔,先读懂题目叫你解决什么问题,在没有弄懂题目要求之前,一定不要动笔,反复阅读题目,读懂之后再动笔。写算式,答句前一定要把格式和布局先安排好,使作业看上去干净,整齐,正确。关于格式和布局这些都在一年级辅导写作业时就要讲清;其次,各种题型基本见到后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的作业,不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再次,要培养学生会自我检查养成认真学习不粗心的习惯。
二、辅助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辅助性的学习习惯包括:收发作业的习惯,书写作业的习惯等。
1、收发作业的习惯:刚入学的孩子收发作业有些乱,建议这样训练学生。学生做好作业后传到规定同桌的一侧,之后从后桌逐一传到前桌。发作业时再由最前面的同学留下自己的再传的后面。这样可以做到轻而有序。
2、书写作业的习惯:我们要培养孩子掌握常规的作业格式要求。作业书写时要求字迹工整、格式规范、卷面整洁、独立完成、及时订正。低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小,书写时好随心所欲,对于我行我素的学生,坚决要求他按要求做,屡教不改适当处罚。好的学生用A来换红星并且还有甜甜奖励。这样坚持下来孩子自然会养成我们期望的好习惯。
3、各种学习习惯的有机结合:孩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是有必然的联系的。如核心的学习习惯与辅助的学习习惯之间的有机结合,才能说是真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两种缺一都是不完整的。再如听、说、思的习惯,三者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的。只有上课认真听,积极思考才会回答问题。因此只有各种习惯有机的配合,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地倾听。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有了这样的氛围你还能没有说的愿望吗?孩子还会出现到高年级了连完整的话都不会说的情况吗?
4、听课“思”的习惯:在低段学生中能够主动向老师质疑的孩子还不多,这主要是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了教,而不注重学。学生只会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不会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我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思”的习惯。在教学中留意随时生发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结构,给予孩子合理、满意的解答。每节新授课结束前,都应该留下点时间请孩子们说一说本节课讲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让孩子每天都有总结、思考、质疑的时间。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养成看板书总结本节课重难点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学会了听课、养成了思考的习惯,老师也会觉得他们真的会说话听声、锣鼓听音了。
5、做作业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首先要培养做作业时的良好心态,切忌动作慌乱、思维无序。那样肯定导致作业做得脏、乱、错,不堪入目。我们得要求学生紧张有序地,轻轻地拿出作业本、尖铅笔、文具盒。文具盒打开后先不要合上,以备随时取尺子和橡皮。作业开始不要先动笔,先读懂题目叫你解决什么问题,在没有弄懂题目要求之前,一定不要动笔,反复阅读题目,读懂之后再动笔。写算式,答句前一定要把格式和布局先安排好,使作业看上去干净,整齐,正确。关于格式和布局这些都在一年级辅导写作业时就要讲清;其次,各种题型基本见到后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的作业,不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再次,要培养学生会自我检查养成认真学习不粗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