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源”与“流”——变迁后的贵州壮族文化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壮族人民从广西迁入贵州以后,受当地苗侗文化的影响,与其文化源头—广西壮族产生了不少的区别,从而也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贵州壮族风俗风情文化。通过这些具有鲜明地域性的壮族文化来揭示一个民族如何在迁徙的过程中,在经历不同区域、接触不同民族后,文化在表现形式和内涵上的区别,从中探讨文化“源”与“流”的发展与变异,以思考文化的采借问题。 After the Zhuang people moved from Guangxi to Guizhou,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cal Miao and Tong cultures, they made a lot of differences from the cultural source of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thus forming a unique culture of Zhuang ethnic customs and customs. Through these distinctive regional Zhuang cultures, we can revea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orms and connotations of culture in the course of migration and the experience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from one ethnic group to another, “Flow ” development and variation, to think about cultural borrowing issues.
其他文献
王建平是一家建材公司的业务员,今年楼市不景气,好多开发商欠了公司不少建材款,使得公司的运转陷入了困境。老板派王建平出来要账,好不容易熬了两天两夜,终于要到了十万块钱,老板要他赶紧把钱送来,工人们等着发工资呢。王建平立马联系上一辆顺风车,准备回公司,谁知正值下班高峰期,司机被堵在路上。王建平冻得实在受不了了,就钻进了路旁的一家“羊汤馆”,想喝碗羊汤,暖暖身子。走进“羊汤馆”,王建平发现店里只有两个客
替人缝尸清朝光绪年间,北京城有一个皮匠,外号叫“皮筷子”。皮筷子也算半个裁缝,平时靠给别人缝个羊皮袄,做个狗皮褥子,赚个仨瓜俩枣维持生计。这一天,皮筷子肚中的酒虫又开始咬他的痒痒肉。他跑到“春常在”酒楼,屁股刚坐下,还没等沽酒点菜,掌柜的便跑了过来,把脸一沉,向他要酒钱。原来,这皮筷子爱赊账,这半年的光景,已经欠了一屁股酒钱啦,怎样才能还上酒钱呢?皮筷子掐指一算,计上心来:今天菜市口又要“出红差”
山风吹在脸上已经有一点冬天的味道了。昏昏太阳照着掰了玉米还没来得及砍玉米秸的山地,照着地中间的柿子树,以及公路下枯瘦的江水,一摊一摊,淡淡的。四野呈现出衰败的迹象,连空气里都透着一种荒凉。只是这荒凉还保留着秋天的水汽,湿漉漉的,又间杂着斑斓的秋色,呈现出一种凄艳的美。  殷红的柿子树叶和枫树叶挂在高枝上,但它们的美却是向下的,微弱的山风也能吹落片片,飘落在早先的落叶上。看它们飘落的路线、姿态,看它
摘 要:学校的发展,需要一面能够鼓舞自己、感动他人、指引未来的旗帜,这面旗帜就是学校发展的方向。旗帜可以是学校的办学梦想、理念主张,或者行动准则,以这些为方向,精心开展主题建设,将是学校文化发展的一个有效路径。  关键词:主题建设;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3-003-2  我当校长的时间不长,到现在还不足三年。但这两年多的时间却也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进步,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对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浅析,并提出几点将时事政治运用到初中政治课堂上的策略,为初中实施政治教学提供建议。  关键词:时事政治;初中政治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4-001-01  对于初中生而言,正处于青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