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最后一排鼓掌的男孩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看到陈晓时,我的心里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陈晓3岁时母亲就离开了他,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过。让母亲狠下心来离开亲生骨肉的原因特别简单:这个家没有什么希望,住的还是破房子,陈晓的父亲太老实,这年月老实就是窝囊的代名词!更重要的是,陈晓两岁那年发过一次高烧落下了后遗症,智力远远低于同龄人。现在陈晓上七年级了,除了智力跟不上外,其他的倒很正常。这个整天不知道愁为何物的大男孩是由奶奶拉扯大的。我常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奶奶总有一天会老得不能动了,到那时他该怎么办呢?
  和其他不会读书的男孩子相比,陈晓显得太听话了,调皮捣蛋的事情他从来不会沾边,上课时就静静地坐在那里,有时听到同学高声朗读课文时,他也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有时我讲课讲到精彩处,他也和大家一起笑出声来……让我最放心的是班上的卫生,也许是整天坐在后面闷得慌,无论班上哪个同学值日扫地,他都乐呵呵地拿起扫把跟在同学的后面认认真真地扫。
  毕竟他的智力有点障碍,平时说话特别费劲,有时跟别人交流他得费很大的劲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他来说,正常的学习都成了异常艰难的事情。语文还稍微好一点,数学等科目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好在他从来不会去想明天的人生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他总是一脸微笑地迎着周围的目光,即使碰到别人欺负他,他也是一脸的微笑。学生告诉我,那次我到杭州听课,隔壁班的男生将他摁倒在地痛打了一顿,他也没有哭,在一片哄笑声中,他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又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继续看着前排的同学说说笑笑……
  出于同情,我没少将心思花在他身上。我知道,即使我再努力,他的学习成绩也不会有大的提高,我只好在生活上多关心他,让他多参加班集体活动,感受班集体的温暖。无论多忙,只要是我的课,我都会在课前和他聊一会。好在班上的同学都很关爱他,平时有什么好吃的都不会忘记给他一份,课余时间跟他玩各种有趣的游戏……
  2013年元旦联欢晚会,教室里成了欢乐的海洋,孩子们将自己精心准备的节目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我看见陈晓坐在最后,眼睛睁得大大的,看到精彩处便忘情地鼓掌。刹那间,我心里一阵柔软:可怜的孩子!平时总见他在后面默默地为他人鼓掌,何不让他上来表演个节目呢?哪怕唱一句歌也行啊!
  当我点名要陈晓上台表演节目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满脸通红,连连摆手,结结巴巴地说:“我……不……会……”
  “不怕,大家会帮你的!”我的话还没说完,下面几个男同学便扯着嗓子喊:“陈晓,别怕,我们和你一起唱!”
  看到同学们都这么热情,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看着我尴尬地说:“我只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好啊,可以啊,你能唱一句就算一句吧!”掌声再一次响起,陈晓的脸涨得通红,站在台中央,灿烂的笑容是他向外界展示的招牌。也许是太紧张了,他几次张口都没发出声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结结巴巴地说:“忘了……”
  “没事,你尽管唱,我们会和你一起唱下去的!”大家一起鼓励他。
  窗外,零星的雪花还在飘落,不时有几朵雪花从窗户的缝隙中飘进来,不一会就融化了……屋外寒风凛冽,雪花飘舞,屋内却温暖舒适!陈晓涨红了脸,费力地吐着每一个字,同学们轻轻拍着手,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老歌就这样在雪花漫舞的冬夜里被温暖地传唱着。陈晓终于唱起来了!虽然先天的缺陷影响了他说话、唱歌、思考的能力,但他的那份投入却深深地打动了我。孩子们静静地和着节拍,轻轻地哼唱,一股温馨的家庭味道就这样弥漫在冬天的夜晚。掌声再一次响起,他微笑着向大家鞠了一个躬……
  当我默默地替陈晓的明天担忧时,他却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脸上始终保持着天真无邪的微笑。他除了偶尔替同学捡捡地上的纸团和鼓几下掌外,什么都不做。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当英雄路过的时候,需要有人在路边为他鼓掌。这个阳光般的大男孩,整天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用一颗晶莹的心为每一个路过他身边的同伴鼓掌!
其他文献
基于图像传感器技术的专利申请情况,从国家/地区分布、申请人、目标申请国等方面分析该技术领域的总体变化情况,揭示产业发展的机遇与风险.
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从平凡日常中敏锐地捕捉到社会变迁和时代进程,使得作品以纪实内容表现出的深度超越了个体故事,它传递出的精神面貌与文化内涵投射到所有中国人,引
从古至今,从个人到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热衷梦想的民族。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儒家的“大同社会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康有为的“大同梦”……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梦又是什么呢?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那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个“教育梦”。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写道:“少
说谎,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坏的品质。然而,面对小学生的谎言,我却无力、无理去责备。因为,我从谎言背后,读出了童心的无奈,也读出了童心里的“真”与“善”。  我班共有60名学生,通过私下谈心和问卷的形式,向学生了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你对谁撒过谎?在哪些方面撒过谎?为什么要撒谎?撒谎被揭穿的次数多,还是侥幸逃脱的次数多?”  对调查的资料进行统计,全班60个学生没有一个学生没撒过谎的。请看统计
期刊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它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书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认为通过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如今,人们也把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情感、事件以及人物,都称之为“正能量”,并上升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  “正能量”背景下的教育,即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树立正确
2012年的一天,美国人伍德和平常一样驾驶着校车载着16名学生,再过一个弯,就到学校了。然而就在此时,突然发生危险,司机突发心脏病,手已经脱离了方向盘,马上就要冲向教学楼,这时学生杰瑞米马上跳起来冲向驾驶座,紧急把握好方向盘,同时踩下刹车,让车停下,拔掉钥匙。整个过程只用了16秒。千万别小看这16秒,如果没有杰瑞米敏锐地发现司机的异常,准确地判断校车的失控,那么校车极有可能冲向教室,将会产生巨大的
一  在冬天拥抱过风  也拥抱过一朵梅花  刻骨铭心的是梦里拥抱着的红  令人浴火重生  二  在深秋不经意间渐红  撞入记忆中的微寒  曾经嫩绿的身子  在此刻成为我書中的一叶签  三  红狐狸的尾巴  转眼消失在小径间  拖着落在山坳的太阳  瞬间点燃了整片翠绿的山林
期刊
“春到兰芽分外长,不随红叶自低昂。梅花谢后知谁继,付与幽花接续香。”每年春节后不久,我家的那株兰花便开始绽蕊吐芳,绿叶间如缀星星,那花形若橘色小喇叭,妩媚娉婷,翠润似玉,在酥酥春雨中“嘀嘀嗒嗒”吹响了。幽幽清香诱引着家中来客的目光,有文友凝眸而叹:“哇,兰花,难得一见的空谷幽兰,馨香四溢,让人迷,叫人醉!”  每到乍暖还寒的春天,我便有种莫名的怀想,总是忆起那些醉倒在兰花馨香里的辰光。  陈毅有诗